現在要來簡要地討論一下月球上的發光現象,我們會發現自己正在面對的其實是一個,簡單來說,十分可笑的問題。為了理解這一點,我們在上一章提到了威廉・科利斯的《月球與行星》。這本書中有一章就是在介紹“月球發光現象”,它包含了一篇簡短的導言。科利斯在文中指出,儘管月球長久以來一直被認為是一片“死寂之地”,但它卻經常發生“多種令人驚訝的發光現象”。
他接著快速回顧了科學家一直以來所堅持的“死寂的月球”理論,並指出“科學文獻很少談論(月球)發光現象”,這是因為按照科學的觀點,“它們從一開始就是不可能的”。
科利斯繼續指出:
“太空時代的到來使月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無論是專業或業餘的天文學家紛紛報告他們看見了閃光、瞬間變色之類的現象...”
在開始進入本章的正題之前,有一件事要先明白:月球發光現象本身並不稀罕。它已經被記錄過成百上千次,其中甚至不乏耀眼到能直接用肉眼看見的例子。
照理說,太空時代的到來、軌道太空船及其後續的阿波羅載人登月任務應該要讓人們得以更多地了解月球發光現象才對——尤其是其中有些光點還被清楚觀察到會以特定的方式移動。然而,自從1968年直到今天,官方對這一問題卻始終沉默不語。
1968年似乎是與我們至今為止所討論的各種問題息息相關的一年。不過,它們之間的關係很難用三言兩語說清楚。但在這方面,仍有一些重要的故事是可以證明的。
對月球發光現象的觀測史其實相當悠久,自古以來就一直有相關的記載。只是這些記載卻被後來的科學所忽略了。即使如此,直到太空時代來臨之前,人們還是時不時就能注意到這些發光現象。
現在,假如有人打算殖民月球,它經常被宣傳是太空時代的首要目標,那麼人們肯定會想更多地了解月球上的不明亮光,即便主流科學仍在以“死寂的月球”為由而堅持無視它們。這個因素確實需要特別強調,因為一直以來它都被忽視了。
如果你打算將載人太空船送上月球,並在上面建造月球基地,這時若有成百上千份關於不可思議的月球發光現象的報告,難道你不想在把人送上去之前先了解這是怎麼一回事嗎?至少,也可以拿一台超大的望遠鏡去看看吧。如果真的沒有人事先做過什麼的話,那也未免太愚蠢了。
NASA的態度明確表明了,太空時代的決策者從很早的時候就已經注意到了這些現象。早在1968年,就已經出現了一份題為《月球事件紀錄年表》(Chronological Catalog of Reported Lunar Events,NASA技術報告R-277.J)的報告。
這份編目記錄了1540−1967年間發生的579起月球異常事件,其中約有75%屬於“發光現象”。剩下的25%則是由包括月霾、薄霧、霧霾和雲霧等原因所造成的,它們會阻礙望遠鏡的視線,除非發光物恰巧移動到雲霧的遮蔽之外。
編目的作者是四位研究人員,他們分別來自亞利桑那大學、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阿馬天文台以及史密森尼天體物理學觀測台。需要注意的是,“事件”的意思是有事情正在發生——即有某種活動——而死寂的月球恰恰是不應該發生“事件”的地方。
正如編目在其簡介中說道:
“本編目的目的是要整理從古至今的目擊紀錄,這些紀錄將有助於調查月球上可能存在的活動。”
它在幾段話後補充說:“本編目包含了截至1967年10月前我們所能取得的各種資料。”
雖然這四位作者可能確實只收集到了這麼多資料,但它們肯定仍只是冰山一角。哪怕刪去數百份已經可以確認是誤認的報告,我們也依然有充分地理由將超過2600起事件納入編目,而不是只有579起。
比方說,英國皇家天文學會在19世紀下半葉就利用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十三寸望遠鏡,在短短兩年內記錄了1600起月球異常事件。
因此,NASA的編目並沒有包含全部的可用資訊,而只是挑選了特定類型的事件。從這個意義上來說,NASA的這份編目實際上是省略了大量的資料。所以目錄中也有一章就叫作《本編目未予採用的紀錄》。
編目第一段的開頭就是這句話:
“我們試圖從這份編目中剔除所有可疑的報告。”
這似乎說明作者們確實查閱過非常大量的紀錄。然而,第一段的結尾卻是“其中只有一個案例可以被歸類為誤認。”(這個案例來自愛荷華州的“約翰・哈姆斯和他的朋友們”,他們自稱在1878年11月12日看見了月球上的“火山”)
如果說這兩句被放在同一段落的話看起來似乎互相矛盾的話,那是因為它們確實是矛盾的。人們不禁要問,既然如此為什麼NASA的編目卻還是只收錄了579起事件。考慮到這一點,我們或許會更好奇它究竟遺漏了哪些報告。
鑒於NASA的編目並未包含大量可以肯定是真實的報告,而它們本來應該要被納入的,這就讓編纂這份報告的目的顯得尤為可疑了。總之,至少可以說編目中包含的579起事件仍遠遠無法反映出月球的真相。
這就讓我們又回到了望遠鏡的話題。有興趣且有閒錢的普通人可以在市面上購買到非常好的六寸至十六寸望遠鏡。只要地球的大氣層狀況良好,再加上不要有其它夜間因素干擾,這樣的望遠鏡其實就可以提供很好的視野。如果我們將這一點與NASA在1968年的編目中列出的579起月球事件進行比較,就會發現它們實際上全都不過是通過最少八寸、最多十六寸的望遠鏡就可以觀察到的現象。
NASA的編目並沒有特別說明這一點。因此,這份編目似乎其實隱含著一個頗為奇怪的目的,那就是它只處理可以用較小的望遠鏡從地球一側看見的月球異常現象。
無論如何,NASA在1968年發布的月球異常事件編目很容易就會讓人以為,在發射軌道太空船與完成載人登月任務之後,很快就會有後續的報告來對月球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
月球上的某些隕石坑就因為發光及其它異常現象而十分引人注目。如同這份NASA編目所指出,發生發光現象的隕石坑主要有柏拉圖隕石坑、阿里斯塔克隕石坑和蒂莫查理斯隕石坑,而且還不止這些。柏拉圖隕石坑的異光十分有名。它寬約六十英里,陸地經常變色。它的坑壁相當高聳,但有時會被籠罩在上面的霧氣遮蔽。
那裡有許多會自體發光且移動的“物體”,還有的會形成幾何圖案,例如圓形、正方形和三角形。有時,人們會看見亮光從較小或附近的隕石坑中出現,並逐漸移動到柏拉圖隕石坑,再沿著坑壁下降。1966年,柏拉圖隕石坑曾出現無數紅色的光點。當時人們還觀察到了光束和長距離的光線。礙於篇幅,這裡就不再進一步贅述,有興趣的讀者不妨自行去翻閱相關書籍。
還有一件事要注意,它就是月球上最亮光頻傳的地方與後來阿波羅載人登月任務的降落地點。如果讓我來決定,我可能會選擇讓阿波羅太空船降落在柏拉圖隕石坑正中央。畢竟,它有足足六十英里寬,而且裡頭似乎很熱鬧。結果,不管是美國或蘇聯派往月球的太空船最後都沒有在那些特殊的月球地點降落。
相反地,所有的太空船都選擇在月球赤道附近著陸,它們都是從未傳出過任何異常現象的地點。
當然,上述的觀察只適用於有公開登上月球的太空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