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3日 星期二

愛潑斯坦豪宅從未曝光的照片進一步揭露了神秘學精英的墮落

https://vigilantcitizen.com/latestnews/never-seen-pictures-of-epsteins-mansion-further-exposes-the-occult-elite-depravity/ 


By Vigilant Citizen



《紐約時報》最近曝光了一系列傑佛瑞・愛潑斯坦的曼哈頓豪宅內部的照片以及他過去從朋友那裡收到的信件,這是它們第一次被公開。這篇文章的作者引述“匿名消息來源”的話指出,這些“從未被公開的照片和信件”很好地展示了愛潑斯坦的真實生活。


由於那篇文章提到的一些照片和書信並沒有被收錄在內文中,因此這家報社似乎是事先篩選過了哪些照片可以被公開。就像主流媒體在報導愛潑斯坦時的一貫作風,它們發布的資訊總是會先經過過濾,以免那些最駭人聽聞、令人髮指的內容——這肯定會引發公眾對神秘學精英的全面反撲——不會被曝光。


然而,文章中所包含的照片仍十分值得細究,尤其是當一個人已經對神秘學精英的“文化”有所了解的情況下。此外,它們同時還解釋了愛潑斯坦“自殺”的原因:他對自己墮落的生活方式毫不遮掩,甚至喜歡通過各種“藝術”和奢華的派對來公開宣揚他的戀童癖嗜好。正如我們即將看到的,這整棟豪宅都是為了迎合戀童癖精英對他們的性奴的系統性虐待而設計的。


如同過去的文章所解釋的,這些精英並不僅僅是在虐待兒童;他們實際上是圍繞著這些虐待行為建立起了一個完整的系統,甚至還有專門歌頌它的“藝術”。愛潑斯坦對這一切可謂是十分熱衷,以至於其反而在最後成了他不得不死的理由。如今他也的確已經歸西了。現在,就讓我們來好好大開眼界。


神秘學精英的“藝術”


愛潑斯坦豪宅的中庭懸掛著一座緊緊抓著繩索的新娘雕像


這座雕像不管怎麼看都很令人毛骨悚然,特別是考慮到有無數的年輕女孩曾在這棟豪宅裡被性侵和虐待。新娘所穿的白色婚紗象徵著她們的純真與貞潔。這位新娘看起來似乎是正在想要逃離某種可怕的東西...比如某個企圖對她不軌的戀童癖老頭。畢竟,他們一向以取笑受害者為樂。


如同我以前在討論“披薩門”的文章中指出,神秘學精英似乎尤其喜愛這種展示人類痛苦的“藝術”。


托尼・波德斯塔(Tony Podesta)向《華盛頓生活》(Washington Life)雜誌展示他自豪的藝術收藏品。照片中的他正站在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的“歇斯底里之拱”(Arch of Hysteria)旁邊。這個姿勢其實有著悠久而黑暗的歷史——從惡魔附身到傑佛瑞・丹墨(Jeffrey Dahmer)要求他的受害者所擺出的姿勢。


簡單來說,愛潑斯坦懸掛在中庭的這座雕像非常清楚地反映了這棟豪宅最開始的設計初衷。另外,《紐約時報》的文章還聲稱在這座新娘雕像“前面的入口處還有數十顆裝裱好的假眼球”。奇怪的是,這些假眼球卻沒有照片。是不是因為它們看起來太過令人不安?不過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如果你是這個網站的老讀者,你一定知道眼球是神秘學精英最喜歡的象徵。


但還不止如此。


注意那幅畫


來信


伍迪・艾倫為了祝賀愛潑斯坦六十三歲生日而特地寫的一封信


以下是關於伍迪・艾倫的一些背景故事。1992年,女演員米婭・法羅(Mia Farrow,她與艾倫交往了超過十年)指控艾倫猥褻了她的養女迪倫・法羅(Dylan Farrow)。迪倫當時只有七歲。大約在同一時間,米婭還發現艾倫與她的另一個養女宋宜・普列文(Soon-Yi Previn)發生了性關係。艾倫直到今天仍與這位曾經是他的養女的女性保持著親密關係。


儘管如此,艾倫還是帶著宋宜一起參加了愛潑斯坦的奢華晚宴。在上面那封信中,他談到了這些晚宴與它們的氛圍有多麼美妙,更重要的是他還多次將愛潑斯坦比擬為吸血鬼德古拉。他寫道,這些晚宴的侍者“有很多年輕女孩,她們不禁令人想起盧戈西(Lugosi)的德古拉城堡,那裡同樣有三位年輕的女吸血鬼在負責侍奉他。”艾倫繼續寫道:


“再加上傑佛瑞一個人住在那棟大房子裡,就算他真的睡在棺材裡也不會令人感到意外。”


艾倫在這封信的結尾又再次將愛潑斯坦的豪宅稱作“德古拉城堡”,就像是為了強調他不是隨口說說而已。伍迪・艾倫本人是一位多產的作家,他的用字遣詞從來都不會只是突發奇想——它們是精心斟酌過的。


你應該知道,德古拉是以吸食年輕女性的鮮血來維持生命和永葆青春。這個角色的靈感是參考了現實中確實存在的一些人物,例如伊麗莎白・巴托里(Elizabeth Bathory),她就相信定期吸食年輕女性的血液可以讓自己青春永駐。


吸食血液是神秘學精英一直以來所十分熱衷的嗜好,近年來非常流行的那些關於腎上腺素紅(adrenochrome)的理論也是同樣的道理。


伍迪・艾倫將愛潑斯坦比喻為德古拉,這是不是在暗示他除了販運年輕女孩之外,也會吸食她們的血液?這就是為什麼當權者們無論如何一定不能讓愛潑斯坦檔案被公諸於世的原因嗎?


如同艾倫在信中所說,參加愛潑斯坦派對的人們有“政治家、科學家、老師、魔術師、喜劇演員、知識分子和記者”。換句話說,就是那些平時最喜歡高高在上告訴我們該怎麼做的人。如果有一天人們發現了他們的真面目,這整個體制就會在瞬間土崩瓦解。


另外,艾倫提到的“魔術師”也很可能不是指舞台魔術師,而是像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c)那樣的神秘主義者,他們平時總是遊走於各種精英圈子(而她同樣也痴迷於人血)。


我們甚至不必相信艾倫的話;因為愛潑斯坦的豪宅內部本來就已經擺滿了各種證明他的精英人脈的證據。


人類收藏家


儘管當權者們一再堅稱“沒有愛潑斯坦檔案”,但這位億萬富翁卻似乎相當樂於炫耀自己與世界上的一些最有權有勢的人物的合影。


在這張照片中有愛潑斯坦與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米克・傑格、伊隆・馬斯克還有菲德爾・卡斯楚等名人的合影。


我們可以看到愛潑斯坦與川普夫婦的合影,旁邊還有一張疑似是愛潑斯坦島的照片(未成年人會被送去那裡接受戀童癖精英的虐待)。左邊有一張比爾・蓋茲簽名的一美元鈔票,上面寫著“我錯了!”看來他們似乎打了什麼賭。


比爾・蓋茲與愛潑斯坦的交情似乎特別好,甚至有報導稱正是這段友誼導致了前者的婚姻破裂。話雖如此,媒體依舊還是樂於將蓋茲塑造為疫苗和人造肉領域的權威。他應該坐一輩子的牢才對。


勞倫斯・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柯林頓和歐巴馬政府的著名經濟學家)、億萬富翁理查德・布蘭森(Richard Branson),還有愛潑斯坦的好友比爾・柯林頓,後者曾搭乘他的私人飛機−蘿莉塔特快車超過二十五次。


愛潑斯坦還在他的一間書房內擺設了一件奇怪的畫作,畫中的柯林頓穿得就像希拉里。


根據《紐約時報》展出的照片,愛潑斯坦的書桌上放著一本綠色封皮的初版《蘿莉塔》,這部出版於1955年的小說講述了一位知識分子愛上一名十二歲的女孩,並多次侵犯她的故事。在木製的餐具櫃上還有更多裱框照片,其中一張是愛潑斯坦與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的合照。


《紐約時報》還提到愛潑斯坦珍藏著一幅上面有以色列前總理埃胡德・巴拉克簽名的以色列地圖黑板畫。愛潑斯坦甚至有一封巴拉克寫的親筆信,他在信中詭異地稱呼愛潑斯坦為“人類收藏家”。巴拉克繼續說道:


“對很多人來說,你就像一本闔上的書,但你卻對每個人的一切都瞭若指掌。”


這句話出自前以色列總理之口似乎格外有說服力。很多人懷疑愛潑斯坦其實是摩薩德特工,他利用自己的戀童癖圈子來控制與勒索特定的對象。雖然這一說法仍存在爭議,但從他的豪宅裡拍到的證據無疑表明,愛潑斯坦的手上確實擁有長達數千小時的私密錄像。


這些CD和硬碟很可能儲存了“精英”虐待未成年人的錄像畫面


其它照片則更加清楚地呈現了這些錄像可能的拍攝地點。


幾張照片展示了一個只能被稱之為“強姦室”的空間。注意右上角的黑色小玩意。


這是一台攝影機,發生在這裡的一切都會被記錄下來。


這些房間的裝飾風格與愛潑斯坦島上的那座詭異的“神殿”簡直如出一徹,都是藍白相間。這似乎是在暗示那裡就是撒旦教儀式性虐待發生的地方。如今那座神殿已經被拆除,豪宅也被打掉重建。換句話說,所有的證據都被銷毀了。


豪宅裡還有幾間按摩室,它們同樣裝有攝影機。照片中的情色“藝術品”都被塗黑了。


總的來說,愛潑斯坦經常舉辦專門邀請精英人士參加的派對,而它們不免會令人聯想起電影《大開眼戒》。其中一些貴賓還會與愛潑斯坦手下的那些“年輕而漂亮”的侍者們發生性關係,據說她們會在他的豪宅裡四處提供服務。這些行為都在暗地裡被記錄了下來,並儲存在CD和硬碟中,成為用來勒索的絕佳把柄。


結論


我們不需要本文展示的這些照片和信件就能證明愛潑斯坦是一個無恥的王八蛋。但這些證據卻進一步證實了許多人迄今仍沒有意識到的事實:他是一個由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權貴所組成的陰謀集團的一員,而且他們還在私下建立了一個駭人至極的儀式性虐待體系。愛潑斯坦的豪宅就是對這個體系的歌頌。


每個前來參加派對的人都會看見那些假眼球和那個被吊起來的新娘,負責提供性服務的年輕女孩則在屋子裡四處遊蕩,等著被帶去強姦室。


我們過去就經常指出,神秘學精英是一群字面意義上的吸血鬼,但現在就連伍迪・艾倫也將愛潑斯坦比作德古拉。以色列總理(他恰好也是摩薩德的負責人)更形容愛潑斯坦是一個對他的所有客人都“瞭若指掌”的“人類收藏家”。


在這棟豪宅裡,這些犯罪的證據——可能是這些“戀童”精英對未成年人犯下的邪惡行為——都被仔細地保存與分類,它們隨時可以被用來進行勒索。


現在你還需要更多理由來解釋為什麼愛潑斯坦會“自殺”,以及這些檔案又為什麼一定要被死死捂住了嗎?



1 則留言:

  1.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教我們脫離罪惡。(主禱文)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