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1日 星期六

鬼魅的迷魂曲:揭開通靈術與指導靈的黑暗真相-序言

https://www.amazon.com/Siren-Call-Hungry-Ghosts-Investigation/dp/1931044023


The Siren Call

of 

Hungry Ghosts

A Riveting Investigation into Channeling and Spirit Guides

《鬼魅的迷魂曲》

揭開通靈術與指導靈的黑暗真相


Joe Fisher

喬・費雪



謹以此書獻給我摯愛的母親莫妮卡(Monica),她始終堅信惡魔的存在。





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


即使還沒讀到本書的一半,我仍敢說《鬼魅的迷魂曲》絕對足以載入超自然現象研究的永恆經典之一,就像泰瑞爾(Tyrrell)的《幻影》(Apparitions)和邁爾斯(Myers)的《人格與死後餘生》(Human Personality and Its Survival of Bodily Death)一樣。同樣在我最終讀完這本書之前,我也意識到它肯定是有史以來最令人不安的關於鬼魂的書籍之一。


要理解《鬼魅的迷魂曲》為什麼如此重要,就有必要先來簡單地介紹一下通靈術的研究史。


直到19中葉之前,相信鬼魂存在的人基本上已經寥寥無幾。大多數受過教育的人都會覺得鬼魂無非是過時的迷信,畢竟伽利略和牛頓等偉大的科學家掀起的革命早已證明了這一點。英國在17世紀和18世紀曾發生過兩起非常著名的鬧鬼事件:“泰德沃斯幽靈鼓手”(Phantom Drummer of Tedworth)——這是一個會製造惱人鼓聲和四處亂丟東西的幽靈——還有“庫克巷的幽靈”(Cock Lane Ghost),這倒是一個只會亂敲門的幽靈。兩起案件最後都被認定是惡作劇——僅管第一手資料明明白白顯示它們是真實的——住在庫克巷的那棟鬼屋裡的倒楣房客還因此被判入獄。看來理性時代相當篤定鬼魂不可能存在。


這一切都在時間進入19世紀中葉後——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在1843年3月13日紐約海德斯維爾(Hydesville)的一位名叫福克斯的農夫家裡發生了怪事之後,開始出現了變化。福克斯一家一連好幾夜都被震耳欲聾的敲擊聲吵得睡不著覺,他們本來以為那是百葉窗因為風吹而碰撞的聲音,但當詹姆斯・福克斯(James Fox)用手拉動百葉窗好確定它們已經關緊時,他的女兒們卻聽見那個敲擊聲似乎像回音一樣在回應他的動作。所以,當半夜怪聲再次響起時,十二歲的凱蒂(Kate)索性喃喃自語說:“快腳先生(Mr. Splitfoot),請你跟我這樣做。”她彈了個響指,敲擊聲立刻就開始模仿她響了起來。


福克斯夫人於是主動開口,對那個看不見的敲擊者說,如果它真的是一個鬼魂,就敲兩下;然後傳來了兩聲宛如雷鳴般的巨響。福克斯一家連忙叫來左鄰右舍作為見證人,其中有一個傢伙膽子特別大,他向這個“鬼魂”提議用敲擊聲來回答問題。這個鬼魂開始娓娓道來,原來他生前是一個小販,卻不幸遭到這棟屋子的前任房客謀殺,他的屍骨至今仍被埋在地窖裡。人們搜遍了整個地窖,但一無所獲。直到時隔半個多世紀後的1902年,那座地窖中的一堵牆意外倒塌後竟露出了裡面的牆中牆,而在兩堵牆之間還真的挖出了一具遺骨和商販用的鐵盒。


1894年夏天,福克斯一家陰魂不散的敲擊聲很快就變成了典型的騷靈現象——家裡的東西莫名被扔到空中,還有一雙看不見的手在對他們又摸又抓。就算把兩個女兒送去其他人家裡避難,怪事卻還是會跟著過去。回到家後,福克斯夫人的頭被飛來的梳子擊中,福克斯先生則一夜就白了頭髮。


這個“鬼魂”最終下達了一項命令,要求那些相信他們存在的人去建立一個唯靈論教會。“你們要向全世界宣告這個真理。”1849年11月14日,紐約羅徹斯特(Rochester)舉行了第一次招魂術儀式,這一新宗教迅速風靡了全美。這些聚會的一個典型特徵是要有一名“靈媒”負責進入催眠狀態來與“另一個世界”聯絡,有時會有看不見的手在演奏樂器,有時會有“死者”顯靈讓人們看見甚至觸摸他們。


理所當然地,科學家們對中世紀迷信的捲土重來感到怒不可遏,這一切在他們眼前簡直跟過去的巫術狂熱一樣荒謬。然而,許多被說服進行調查的科學家最後卻開始相信這些現象是真實的。1882年,一群德高望重的知識分子、科學家、作家和政治家在倫敦成立了心靈研究學會(Society for Psychical Research);該學會的目標是要仔細查明所有這些關於死後生命的傳聞究竟是否只是無稽之談——如果不是,那它們又到底是什麼。這群人堅信他們將在上個世紀結束之前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畢竟這可是一個科學在大至天體、小至原子的領域都取得巨大進展的時代。但他們苦尋的證據卻始終沒有出現。顯然,這些現象都並非憑空捏造,可是它們就是拒絕透露自己的秘密。總是有足夠的證據能夠說服願意相信者,但這些證據卻又總是不夠充分到能說服其他懷疑者。


年輕的G.K・卻斯特頓(G K. Chesterton)找來了一群朋友來實驗“通靈板”,上面架著一支可以用來進行“自動書寫”的鉛筆。在眾人問起在場其中一人的某位遠親叫什麼名字時,通靈板寫出了“曼寧”。他們立刻告訴那個正在寫字的靈體,根本沒有這個人。“結過兩次婚,”通靈板繼續寫道,但是跟誰結婚?“紅衣主教曼寧”,那個靈體寫說。卻斯特頓事後表示,他毫不懷疑這其中真的涉及了某種神秘而未知的力量,但有一個問題:它會說謊。


從那時起,這便一直是最令調查人員頭疼的問題之一。


有無可辯駁的證據顯示不可思議的事情確實發生過,但它們卻始終說不通。或許此時我應該說:“現在請開始進入正文”,但這樣又太唐突了。我只想說,雖然喬・費雪的經歷和其他許多調查人員的經歷一樣令人費解,但卻比絕大多數人的故事都要精彩得多(精彩到我在自己的三本書裡都要重說一遍),同時他也提出了一些令人擔憂的問題。


喬・費雪是一位出生在英國——他現居加拿大——的作家兼記者,他在1984年出版了一本非常引人入勝的書《真實的輪迴轉世》(The Case For Reincarnation),其無疑是該領域迄今為止最出色的研究之一。達賴喇嘛之所以同意為其寫序,也是因為他十分認可這本書的價值。在編輯問我是否願意為原名《餓鬼》的本書寫書評之前,我就已經讀完了它,所以我當然想都不想就答應了。


這本書不僅像我預期的一樣好,甚至完全超出我的預期;它是如此令人驚嘆又扣人心弦,我只用三個小時就把它一口氣讀完了。幾年後,當費雪先生和他母親來康沃爾郡拜訪我時,我發現自己正在用一種難以置信的目光打量著眼前這個迷人又英俊的男人,簡直不敢相信他竟有過如此非凡的經歷。但經過長時間的對談後,我確信他稚嫩率直的外表下隱藏著一顆才華洋溢的調查記者的心。


現在請讓我用幾句話來快速說明一下本書的主題。


簡單來說,由於聽聞他將有機會親眼見識真實的“通靈交流”,費雪先生參加了一場在多倫多舉行的降神會。結果事情的發展完全超出他的預料,他在降神會上得知自己的“指導靈”是一位年輕的希臘女孩,並且還是他前世的情人。她提供的所有細節都非常精準且具說服力。還有自稱是前皇家空軍飛行員的歐內斯特・斯科特(Ernest Scott)和幽默風趣的一戰倫敦老兵哈利・馬多克斯(Harry Maddox)也是。我必須承認,如果是我在那種情況下恐怕也會對他們深信不移。但我可能不會像費雪先生那樣堅持不懈地要找到證據。


當他回到英國並決定核實歐內斯特・斯科特的戰爭回憶後,他幻滅了。事實證明,斯科特說過的機場是真的,其它許多地理和歷史資訊也都是真的。但所有檔案紀錄裡面都沒有這個叫斯科特的人。然後費雪先生轉而去調查約克郡哈羅蓋特(Harrogate)附近的一座農場,另一個名叫羅素(Russell)的靈體自稱在19世紀時住過那裡,結果羅素也在說謊。還有那個迷人的倫敦佬哈利・馬多克斯也是一丘之貉。


如果把這麼精彩又刺激的故事直接說出來,那就太可惜了。我只想說,從心靈研究的角度來看,這本書提出了非常令人不安的問題。潛伏在這個領域的陷阱從未被以如此清晰的方式呈現出來。當科學家想要調查一些謎團——比方說,1908年發生在西伯利亞通古斯地區的大爆炸——他們至少可以實際走訪事發地點,並從現場留下的痕跡中推斷出答案。這就是費雪在他的《真實的輪迴轉世》中採取的方法。但要是有一半的資訊最後都被證明是胡說八道時——且不是靈媒,而是“靈體”自己在弄虛作假——哪怕是最強硬的調查人員也不得不束手無策。


喬・費雪在這本書中提出的結論——即很多“靈體”實際上根本就是以玩弄人心為樂的惡鬼——在我看來是非常合理的。但我必須承認,當我在心靈研究學會和心靈研究學院(College of Psychic Studies)的研討會上談論《鬼魅的迷魂曲》時,它確實震驚了許多人。顯然,費雪先生的觀點為這方面的研究帶來了巨大的麻煩,同時也向那些相信靈媒與死者世界之間有著簡單而直接的連結的信徒們提出了很多棘手的問題。


不過,從另一種意義上來說,這位作者卻也為相信者與不相信者提供了同樣充分的彈藥。這些靈體顯然是假的,因為他們並不真的是自己聲稱的對象。但同樣明顯的是,他們的確是貨真價實的靈體,甚至是隱藏在靈媒本人的潛意識心靈中的某種搗蛋鬼,而這也會引發同樣多的問題。


無論這個奇怪問題的最終答案是什麼,不可否認的是喬・費雪先生用如此清晰且明確的方式來探討這個問題,為心靈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毫無疑問為自己贏得了名垂青史的資格——他和丹尼爾・道格拉斯・霍姆(Daniel Dunglas Home)、柯南・道爾(Conan Doyle)或奧利佛・洛奇(Oliver Lodge)一樣偉大。此外,他的這本書——與某些超自然現象研究經典不同——更是精彩到讓人忍不住一頁接著一頁一口氣讀完。


——科林・威爾森(Colin Wilson)

寫於英國康沃爾郡


                                         


序言

____________________


夢遊者必須為他們自己的行為負責。


當我終於有幸結識我的指導靈時,我在形上學領域早已不算是個生手。我採訪過許多卓越的神秘學實踐者,並撰寫了大量有關於預言和輪迴轉世的文章。況且,我做過多年的調查記者,在辨別真假這方面可以說是經驗老道。然而,當我初次接觸到通靈術,尤其是我的指導靈時,我必須承認自己大意了——我陷入了某種宛如著魔般的迷戀——使我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落入了本書即將娓娓道來的奧德賽之旅。從某種角度來說,我就跟那些自願進入無意識狀態的靈媒一樣都在夢遊。


1984年7月20日,當我第一次參加降神會時,對於通靈術我還有很多要學的地方,在那之前我只讀過一點賽斯(Seth)的教義,其是由已故的珍・羅伯玆(Jane Roberts)撰寫的著名靈性教誨,還有其它關於通靈術的簡略歷史介紹。我還記得自己第一次聽見那些不可思議的聲音時的心情是多麼激動。就像其他許多相信非物質事物存在的靈性追求者,我也渴望能與愛、智慧和知性的無形源泉坐下來好好聊聊。我無比渴望跨越分隔塵世與靈界的虛空,去探究另一個世界的奧秘。


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踏上了一趟旅程,它不只將徹底顛覆我過去的觀念,而且還幾乎把我逼向了崩潰邊緣。我漫步在就連天使也不敢涉足的地方,而在我終於意識到自己過往作為調查記者的坎坷經歷其實就像穿著泳衣上月球一樣無用的時候,深陷在通靈術漩渦中的我早已無法回頭了。


如今我已無路可退。隨著北美地區對通靈術的迷戀正在變得越來越高漲,我感到有必要得去瞭解那些靈體。最重要的是,我想知道他們究竟是誰又在做什麼,我就這樣一步步闖入了一片心靈禁地。


本書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如何在這個新紀元世界幾經闖蕩又最終臣服的警世故事。


——喬・費雪

寫於阿道夫斯河畔(Adolphus Reach)

1989年4月25日



−−−


艾薇瓦・紐曼(Aviva Neumann)和露易絲・奧爾森(Louise Oleson)都是為了保護當事人的身份而採用的化名。同樣的,其他艾薇瓦團體中的成員使用的都是化名,第十章登場的格雷厄姆家族的真實姓名也已被修改。書中出現的其他靈媒均是使用真實姓名,所有通靈對話也都是摘自我錄下的錄音帶和逐字稿。


本書最初是在加拿大和英國出版,書名為《餓鬼》。現在您手中的這本書是美國發行的第一版,它包括了科林・威爾森撰寫的前言並增補了一篇後記,其中敘述了自從十年前拙作出版至今我的心路歷程。


2000年8月29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