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6日 星期一

你的每一天都在創造奇蹟——否則你根本不會在這裡

https://www.scienceandnonduality.com/article/you-perform-miracles-every-moment-if-you-didnt-youd-cease-to-exist


by Joseph Selbie(《上帝的物理學》〔The Physics of God〕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為各大宗教最經久不衰的奧秘之一,許多聖人、賢哲和救世主似乎能夠無視物理定律:他們能將水變酒、治癒病人、復活死者、行走於水面上、騰空懸浮或憑空變出任何物體。


然而,按照這些聖賢們的說法,我們其實也擁有與他們同樣的創造奇蹟的能力——只是我們還沒有發現而已。事實上,不管是聖賢還是科學都告訴我們,在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是怎麼做到的,甚至沒有意識到我們正在這麼做的情況下,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創造一個驚人的奇蹟:維持我們的身體存在。


聖賢們告訴我們,他們締造的非凡壯舉實際上只不過是有意識的運用了同樣的能量與思想法則——而我們卻不知道我們每時每刻其實都在這麼做——來顯化我們的身體形態。


我們往往以為我們的身體是一個固定的物理實體,不管我們怎麼做,它永遠都不會改變。我們也許覺得可以透過某種方式來形塑自己的身體,不管好壞,例如飲食、運動甚至是我們的念頭與感覺,但我們都知道自己的身體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注定——沒有任何奇蹟轉圜的餘地。


當然,我們不會看到人們突然憑空出現或消失。在現實中我們的身體總是好像永遠不會變——尤其是在我們努力想減肥的時候——而我們試圖用來改變身體的那些“正常”方法也總要很久很久以後才會見效。


正因如此,如果告訴你世界上有些人——他們既不是聖人也不是賢哲——經常會歷經瞬間的身體變化的時候,你肯定會覺得這怎麼可能。


多重人格障礙患者的瞬間生理變化


你應該也知道,多重人格障礙(MPD)會導致患者產生出許多不同的人格。每個人格都有各自不同的個性、特徵、愛好甚至是記憶。不同的人格對不同的東西往往會有大相徑庭的反應。有的人格具有其他人格沒有的才華,像是演奏樂器。還有的人格會說其他人格根本不懂的外語。


但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不同的人格在進行切換(需要幾秒至幾分鐘不等的時間)的過程中也會發生不同的生理變化——其中有的可以說是相當劇烈。菲利浦・庫恩斯博士(Philip M. Coons)整理了五十多項關於MPD患者的生理變化研究結果,這些研究用現代醫療設備和技術紀錄了他們的瞬間生理變化,包括腦電圖、視覺誘發電位、皮膚電反應、肌電圖、局部腦血檢測、聲音頻譜分析、腦電活動測繪和心電圖(註1)。通過這些儀器進行的測量與系統性觀察結果無不表明,在人格進行切換的同時確實會發生生理變化。換句話說,你接下來將讀到的內容絕不是憑空杜撰。這些都是有據可查且被用精密的科學儀器確認過的現象。


聲音分析可以顯示出一個人獨有的聲音指紋或簡稱聲紋。即便是最出色的模仿者,不管能把知名人士的聲音學得多惟妙惟肖,也不可能騙過聲音分析——因為無論他們怎麼模仿,基本的聲紋都不會變,就像扮演再多角色也無法改變一個演員的指紋。可是,MPD患者的不同人格卻能夠擁有不同的聲紋。


根據傳統的生物化學模型,我們的基因決定了是什麼樣的物理結構來產生每個人獨一無二的聲紋。所以按照同樣的邏輯,MPD患者的不同人格如果要擁有不同的聲紋,這就意味著他們每個人格都要擁有自己獨特的基因——甚至可能每個人格的基因都完全不同。目前已經觀察到不同的人格還會用不同的慣用手來寫字,有的是左撇子、有的是右撇子。哪一隻手會成為慣用手通常被認為是基因決定的。因此現已觀察到的事實表明,MPD患者表現出的生理變化只能用瞬間的基因變化來解釋。


一個人格可能會對蜜蜂螫傷過敏,其他人格卻不會。一個人格可能是糖尿病患者,而這種疾病明明需要多年的累積和胰島素失調才會產生,而且其他人格也沒有。每個人格還可能會有不同的視覺特徵。有眼科醫生仔細測量過MPD患者的屈光度(通過測量屈光度誤差或散光)、視力(通過測量聚焦能力,例如20/20視力)、眼壓(通過眼壓測量)、角膜測量(通過測量角膜曲率)還有色覺(通過測量分辨顏色的準確性)。


在一項特定的研究中,一名MPD患者在不到一小時的時間裡切換了十個人格。眼科醫生在現場為每個人格進行了檢查。檢查結果顯示,每個人格都具有截然不同的視覺特徵。照理說一個人的眼睛不可能會發生這麼多的生理變化——無論過了多久都不會。這就像這些人格的眼睛真的屬於完全不同的身體。在其它研究中,有的人格無法正確辨識藍色和綠色,但一變成其他人格後卻又完全沒有這些問題。還有的人格有散光,其他人格沒有。更有的人格會出現與其它人格都不同的虹膜顏色(註2)。


其中一名MPD患者只有在切換成相信自己是一個癮君子的人格時,他的手臂上才會出現針痕——即使他從來沒有吸過毒。皮疹、瘡疤、疤痕及其它皮膚症狀也經常隨著人格的切換出現又消失。有一個以為自己是小男孩的人格對毒漆藤過敏,包括他的皮膚上會出現濃稠的水泡。但一旦切換成別的人格,這些水泡就會在幾分鐘內消失不見。


在MPD患者身上發現的異常生理現象可謂不勝枚舉。但這些臨床觀察到的所有奇怪與異常現象卻有一個共通點——它們都是按理不可能發生的事情——至少按照傳統的身體生物化學模型來說不可能。這種把身體當作一台生物機器的模型無法解釋這些現象。按照傳統的模型,這些變化都發生得太快又太豐富了,例如不同的聲紋、慣用手、視力、色盲、虹膜顏色等等,這些差異不應該在同一個人的身上出現,因為理論上它們應該分別屬於不同的基因。


信念的力量


那麼,這一切究竟是如何又為什麼會發生呢?


據我們目前所知,MPD患者的不同人格通常都會表現出非常堅定的自我認同——一個人格甚至往往不會察覺到其他人格的存在。很多MPD患者最初都只是以為自己罹患健忘症而求醫後才發現自己的症狀。他們知道自己想不起很多記憶,但卻不知道原來有另一個人格或其他更多人格在他們沒有印象的時候代替他們生活。


你可以說每個人格都有自己的潛意識,其中包含了該人格專屬的記憶、習慣、天賦,以及最重要的是他們對自己的體態與健康的心理信念。每個人格都對自己的外貌、健康和身體能力展現出深信不移的、根深蒂固的信念。於是身體也隨著這些人格的切換而發生改變,好符合這些信念。一旦MPD患者切換人格,每個人格都對他們的身體抱有某種期望——癮君子的人格相信自己的手臂上有針痕,或一個女人的人格相信自己的眼珠是綠色,儘管其他所有共享這個身體的人格的眼睛都是棕色。


由於我們一般人只會有一個人格、一個潛意識、一種對於我們自己的體態、外貌和健康的心理信念,所以我們不會出現像MPD患者那樣迅猛的身體變化——但其實導致MPD患者發生這些瞬間身體變化的機制,也正是我們用來維持我們的日常身體形態的機制。


我們的兩個身體


所以,這個機制到底是什麼?


聖人、賢哲和瀕死體驗經歷者都告訴我們,我們每個人實際上都有一個自己的能量模型或能量體。正是這個能量體顯化出了我們的肉體,並持續維持著它的存在。我們的這個高頻能量體被聖賢們稱為星光體、細微身、靈體,也有時是以太體。


這種模型般的細微身的概念同樣也能得到M理論的支持,其為弦理論目前最被廣泛認可的一個分支。M理論的數學模型主張存在著一個巨大的二維能量領域,它通常被稱作“體宇宙”(bulk),我個人更喜歡稱之為能量宇宙。M理論者假設我們的整個三維物理宇宙都浸泡在能量宇宙中,就像一顆被包含在水中的氣泡,也許用海綿而不是氣泡來形容會更合適,因為他們相信物理宇宙的每一個點都充滿了來自能量宇宙的高頻二維能量(根據M理論,不僅僅我們的物理宇宙源自於能量宇宙:由於M理論所設想的這個能量宇宙是如此龐大,因此它可以包含與維持幾乎無限個其它三維氣泡宇宙)。


我們無法直接用物理儀器來觀測到能量宇宙的高頻能量,但根據M理論,假如沒有來自能量宇宙的能量注入,物理宇宙便不可能存在。另外,M理論還主張我們的三維宇宙本身就是一個全息投影,它的每一絲每一毫都源於能量宇宙中的二維全息圖。


這就讓我們回到了我們擁有兩個身體的概念上:既然整個宇宙只是全息投影,那麼我們的三維身體就應該像宇宙一樣,也只是被從二維全息圖投影出來的結果。所以我們的物質身體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它們只是反覆不斷被更新的全息投影——它們是偽裝成物質的能量,如果沒有了能量宇宙中的二維全息圖,它們也就不復存在。


假如我們的感官能夠察覺到這股振動能量之海,我們就會知道原子其實根本沒有任何固定的、持久的、獨立的屬性。它只是一團可以化成任何形式的能量。M理論者還補充說,賦予我們感官經驗的那些看似獨立存在的物體,實際上只是全息投影出來的高畫質三維影像。


這就好比電視畫面乍看下很立體,但其實只是一連串的二維圖片。同樣的,我們周遭的世界,甚至我們的身體,也都是能量的全息投影——而不是互相分離、獨立存在的三維物體。無論是最渺小的物質還是最巨大的恆星,它們都不是真的獨立存在的物體。所有的物質都是從互相滲透的、非局域性的、二維的能量宇宙被投影出來,並與之維持著相互聯繫與依賴關係。


我們的全息能量體是以物理儀器無法觀測到的頻率振動的能量所組成的。另一方面,我們的身體則是由偽裝成物質的可觀測低頻能量組成;這種較低頻的能量又是被由相互滲透、頻率更高的全息能量體維繫的。


“隱藏在看得見的世界背後的是看不見的能量。”

——海茲・帕格斯(Heinz Pagels),前紐約科學院執行理事(註3)


回到奇蹟


當我們的全息能量體發生變化,我們稱之為身體的那個全息投影也會跟著產生改變。而且我們的全息能量體中的任何變化,都是由我們對身體的形狀、外貌和健康等信念的改變所引起的。


MPD患者的瞬間身體變化——幾乎像奇蹟一樣——就是隨著他們切換人格後對身體有了不同的信念,而引發了全息能量體的反應。


這種發生在MPD患者身上的瞬間變化可以說是揭示了一個我們每個人其實都不斷在創造的奇蹟。我們的身體是我們的思想力量透過能量體造化出來的成果:只要我們能夠改變自己長久以來根深蒂固的思想,就能夠任意改變自己的身體。


這就是聖賢們與我們的區別:他們已經掌握了不只是改變他們對自己的身體的信念、甚至還能改變它的物理形式的能力。


日常生活中的奇蹟


我認為,安慰劑效應是最好讓我們理解這種力量有多驚人的例子。


1968年,研究人員盧帕雷羅(Luparello)和貝萊克(Bleeker)對一群哮喘症患者進行了實驗(註4)。他們向四十名哮喘症患者提供了吸入器,並告知說其中含有刺激性物質。事實上,吸入器裡面只有水蒸氣。儘管如此,在使用吸入器後仍然有將近一半的安慰劑組出現了氣道受阻等哮喘症症狀,並有約30%的人出現完全發作。接著,研究人員又發給每位患者新的吸入器,並解釋說裡面含有可以緩解症狀的特效藥。當然這些吸入器中也同樣只有水蒸氣。結果,所有患者的症狀都好轉了。


英國的一胃癌研究小組在1976年進行了一項胃癌化療藥物實驗。研究結果發表在1983年5月的《世界外科雜誌》(World Journal of Surgery,註5)。共有四百一十一名患者參加了這場實驗。在持續數月的研究過程中,僅被注射了不含任何活性成分的生理食鹽水安慰劑的患者,有30%掉光了所有頭髮。


安慰劑實驗甚至也在外科手術上進行過(註6)。安慰劑組的患者接受了假的手術——進手術室、接受麻醉、切開皮膚、事後縫合、術後護理——所有這些該做的實際上都只是做做樣樣子而已。沒想到,這些接受假手術的患者有很多竟真的因此不藥而癒。


正如這些例子呈現的,接受安慰劑或安慰劑治療的患者——他們依然以為自己正在接受的是新的藥物或新式外科手術——都發生了顯著的生理變化。光是簡單地讓一個人相信自己正在接受可能有效的藥物或手術治療,就能改變這個人對自己的健康狀況的信念。與MPD患者的情形相同,一旦信念發生改變,身體也會隨之改變。安慰劑引起的改變有時會立即發生(例如那個安慰劑吸入器);但它通常不會像MPD患者的瞬間變化那麼快,變化的快慢取決於心理預期,即服用安慰劑者本人的信念。比方說,如果他們一直堅信自己會掉光頭髮,最後他們就真的會禿頭。


最重要的道理


我們也許還無法通過改變自己根深蒂固的念頭來引發身體的瞬間且戲劇性變化——但我們確實可以且一直都在做出改變。身體對我們的思想的反應遠比我們所以為的還要快得多也徹底得多。


任何正面(或負面)的念頭都會改變我們的全息能量體(星光體),並引發相關的生理變化。我們往往對這一點絲毫未覺。這是因為我們對身體與健康的慣性思維一般都十分平庸——我們的正面與負面念頭大多既不多也不少,因此我們的健康通常不會有太大的起伏,無論這是好是壞。


我們可以透過多種方式來有意識地讓我們的思想變得正面——學會肯定自己、選擇正向的書籍和媒體、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等等——但改變我們的思想狀態最有效的方式仍然是冥想。


冥想,按最簡單的定義,就是使我們的意識從物質身體轉移到星光體。通過靜坐,我們對身體的知覺越來越少,並自然而然的開始察覺到我們的細微能量體。隨著我們越來越能注意到這個能量體,我們也會被它與生俱來的寧靜、愛與喜悅給注滿。當我們越來越意識到自己的能量體,我們就會變得不再那麼物質且更有活力;更少的定義,更多的連結;更少的物質,更多的光。


願意相信我們擁有崇高的潛力、相信我們擁有神性是一個很好的起點,但僅僅這種信念尚不足以改變根深蒂固的思想。另一方面,通過冥想練習獲得的直接內在體驗卻能撼動這些根深蒂固的思想,使我們得以親身體驗到隱藏在能量與思想之間的那微妙、互相聯繫且非物質的實相。


聖人和賢哲,就像我們瞭解自己的身體一樣瞭解他們的神性,他們知道他們的全息能量體、知道可以透過思想來塑造它,也知道有另一個獨立於肉身的實相存在。他們抱持的不是信念,而是確知。有了這樣的知識之後,他們便懂得如何運用思想來改變物質形態——創造在大多數人眼裡只能稱之為“奇蹟”的壯舉。


“當(一個人)通過冥想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使他的意識與造物主合而為一,就會領悟宇宙的本質乃是光;這時在他眼中,孕育水的光和孕育土的光已經沒有任何區別。不再有物質性的意識,不再有空間的三個維度與時間的第四個維度...宇宙的本質在他眼裡就是一團未分化的光。一位大師憑藉著對光的神通,可以將無所不在的光子投射成任何可感知的表現形式。被投射出來的實際形式——無論是一棵樹、一帖藥、一個人——都會與(他的)意志力與觀想力相符。”

——帕拉宏撒・尤迦南達(Paramhansa Yogananda),《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Autobiography of a Yogi)作者


可惜,這樣的變化幾乎不可能在一夜間實現。但好消息是,哪怕只是對我們微妙的能量本質、對光與愛的一點點直接體驗,也能深深觸動我們根深蒂固的思想,所以讓我們為自己的健康與幸福注入全新的、更美好的信念,讓我們學會運用這個宛如奇蹟般的全息原理來不斷進行新的創造。


你的每一天都在創造奇蹟:現在,是時候創造你最好的奇蹟!



____________________

References

i Coons, Philip M. n.d. “Psychophysiologic Aspects of 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 A Review. Dissociation.” Ridgeview Institute and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Multiple Personality & Dissociation Vol. 1, No. 1, p. 047-053.

ii Shepard, K.R. & Braun, B.G. 1985. “Visual changes in multiple personality.”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PLE PERSONALITY/DISSOCIATIVE STATES. Chicago, Rush-Presbyterian-St Luke’s Medical Center. 85.

iii Pagels, Heinz R. 1982. The cosmic code: quantum physics as the language of nature.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3.

iv Luparello, T., H. A. Lyons, E. R. Bleecker, et al.,. 1968. “Influences of Suggestion on Airway Reactivity in Asthmatic Subject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vol. 30, no. 6: pp. 819– 829.

v Fielding, J. W. L., S. L. Fagg, B. G. Jones, D. Ellis, M. S. Hockey, A. Minawa, V. S. Brookes, et al. 1983. “An interim report of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of 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operable gastric cancer: British stomach cancer group.” World Journal of Surgery 7 (3): 390-399.

vi Moseley JB, K O’Malley, NJ Petersen, TJ Menke, BA Brody, DH Kuykendall, JC Hollingsworth, CM Ashton, and NP Wray. 2002. “A controlled trial of arthroscopic surgery for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47 (2): 81-8.

vii Yogananda, Paramhansa. 1946. Autobiography of a Yogi. Nevada City: Crystal Clarity. 17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