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articles.mercola.com/sites/articles/archive/2022/01/26/ivermectin-scientific-misconduct.aspx
By Dr. Joseph Mercola
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年2月中旬,利物浦大學的安德魯・希爾博士(Dr. Andrew Hill)發表了對六項隨機對照實驗研究的科學整合分析(meta-analysis),這些實驗旨在觀察在一千兩百五十五名新冠患者身上使用伊維菌素的療效。
這項受WHO和UNITAID資助的整合分析發現,伊維菌素有效提升了病毒的清除率,並將新冠染疫死亡的人數減少了75%。儘管有如此顯而易見的益處,但這篇分析論文最後的結論卻是對此不可置否,並稱還需要更多大型臨床試驗才能確定是否應該鼓勵使用伊維菌素。
希爾被控犯下科學不端行為
2021年4月上旬,希爾和他的論文合撰人被法國公民團體-常識聯盟(Association BonSens)指控犯下了科學不端行為(scientific misconduct),《臨床新聞》(TrialSite News)也在4月5日的一段報導中回顧了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常識聯盟——其由於反對強制口罩令的立場,而被一些人貼上了“有爭議團體”的標籤——指責希爾刻意操縱數據,以淡化伊維菌素的有效性。
根據常識聯盟的說法,希爾的這項分析研究後來便被WHO採用來作為反對伊維菌素的依據,即使這項研究實際上證實了伊維菌素的諸多療效。常識聯盟呼籲希爾應該撤回論文,但據《臨床新聞》報導,希爾至今仍“堅決擁護這項研究”。
《臨床新聞》採訪了幾位“相關當事人”,其中有些人要求保持匿名,他們透露希爾的研究實際上被修改過,而且這些修改與“試驗負責人無關”,而希爾在這件事上根本沒有發言權。
後來,被希爾納入整合分析的六項研究中有一項因為“涉嫌偽造數據”而被迫撤回。在2021年8月9日的公告中(註1),希爾和他的合撰人談及了此事,並表示他們會重新提交“不包含這項研究的修訂版,目前發表的版本也會撤下”。之後的修訂版則是在2021年11月發表(註2)。
這項修訂後的整合分析納入了二十三項隨機臨床試驗、共三千三百四十九名患者的數據。其中具有“高誤差風險”的研究已事先被排除。在新的分析中,希爾的結論是“伊維菌素對存活率或住院率皆無統計學上的顯著影響”,同時“與標準治療方式相比,對住院時長的影響同樣微不足道”。至於對臨床康復時長的影響也是一樣並不顯著。總之,這篇論文強調,目前WHO“建議伊維菌素僅應在臨床試驗中使用。”奇怪的是,它卻又提到“還有一項大型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以利驗證迄今為止的所有結果。”這裡所說的是什麼樣的結果?當然,它們一定是指正面的結果,否則根本沒有必要再做臨床試驗。
正面的伊維菌素研究幾乎不可能發表
2021年12月3日,《臨床新聞》採訪了泰絲・勞里博士(Dr. Tess Laurie),邀請她分享她自己做的以及希爾那項針對伊維菌素的整合分析的看法。她表示,當初她看到希爾發表的初步整合分析成果時,她感到十分不解,因為它的結論與數據明顯並不相符。死亡人數出現了顯著的減少,可是論文的結論卻刻意對此置之不理。
勞里於是主動聯繫希爾,請他對此作出解釋。沒想到,希爾卻向她坦承那篇論文的結論其實並非他本人所下,而是由他背後的贊助人——WHO代為完成。這讓勞里相當震驚,因為這其中有明顯的利益衝突問題。
在那次採訪中,勞里也坦言研究人員若想發表支持伊維菌素的論文往往從一開始就困難重重。她承認就連她自己的團隊都為了讓論文順利發表,而選擇採用極其保守的分析方式,大大淡化了伊維菌素的許多益處。
“如果你堅持實話實說,你的論文是不會被核准的,因為人們會認為你刻意誇大數據。但如果你過度淡化數據,最後又會變成果然還是沒有證據(可以證明伊維菌素有用)。”勞里說。
伊維菌素的有力證據
根據勞里的說法,實際上有非常充足的證據可以證明伊維菌素對新冠病毒的療效。她在先前的一次採訪中回顧了一項包含十三項研究的整合分析,該分析發現死亡人數減少了68%。另一項包含十五項研究的後續分析同樣發現,死亡人數減少了62-72%(註3)。
勞里和她的團隊在2021年7-8月的《美國治療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Therapeutics)上發表的一項整合分析(註4)納入了二十四項隨機對照試驗,共三千四百零六名參與者,結果顯示死亡人數減少了79-91%。
還有一項2021年2月發表的研究也發現,只要每天服用十二毫克的伊維菌素持續五天,即可加快體內病毒清除的速度,與安慰劑對照組相比,受試者的症狀持續時間縮短了整整三天(9.7:12.7,註5)。
據勞里指出,伊維菌素對治療新冠病毒特別有用的原因是,它在病毒初期與後期的炎症階段都能發揮效用,前者需要抗病毒藥物,後者則是隨著病毒量的下降而變成需要抗炎藥物。
印度醫生蘇里亞・康特(Surya Kant)撰寫了一份關於伊維菌素的白皮書(註6),他在其中指出伊維菌素可以將新冠病毒的複製量減少數千倍(註7)。從2020年夏天開始,印度有好幾個省份都是因為康特的這篇論文而開始採用伊維菌素作為預防和治療新冠病毒的手段(註8)。
非洲和日本投入伊維菌素
伊維菌素在日本和非洲也沒有閒著。正如《新聞回顧》(NewsRescue)在2021年8月末所報導,“比爾&梅琳達・蓋茲基金會的聯合負責人梅琳達・蓋茲(Melinda Gates)曾預測發展中國家恐怕將迎來一場大災難,但直到目前為止,至少就非洲來說,她的預測錯得離譜。”(註9)
事實上,儘管擁有將近十四億人口,非洲仍是全世界新冠染疫病例數與死亡率都最低的地方之一,截至2021年5月中旬,非洲僅佔全球死亡率的4%(註10)。雖然媒體假裝對這一結果困惑不已,但伊維菌素很可能正是這一現象背後的解答。
2020年12月末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註11),參與非洲蟠尾絲蟲症控制計劃(APOC)的非洲國家在1995-2015年間曾大量使用伊維菌素,如今與其它未參與APOC的國家相比,這些國家的新冠死亡率少了28%,染疫率也少了8%。
“由於大量使用伊維菌素,這些國家也許歪打正著剛好促成了抵禦新冠病毒的大規模公衛預防效果,這是一個十分值得深究的假設。”該研究的作者表示(註12)。
與此同時,日本亦在採用伊維菌素作為治療手段後出現了病例大幅下降的情形。據《自由西方》(Free West Media)2021年11月3日報導(註13):
“東京醫學會會長在9月的時候曾現身國家電視台呼籲全國的醫生使用伊維菌素,而這些醫生也確實聽取了建議。一個多月後,日本的疫情便開始獲得了控制...
一直以來日本都是盲目的對大型製藥公司的建議照單全收,比如隔離、匡列接觸者、戴口罩、社交距離,但即使日本已經從2021年5月開始積極推動疫苗接種,疫情終究還是一發不可收拾地擴散了開來。
起初的成果看似不錯,但7月中旬後病例數又繼續上升,並在8月6日創下歷史新高,且還沒有停住。
伊維菌素在8月13日獲准作為治療藥物使用,僅僅兩個星期後病例數便開始下滑。事實上,它幾乎從峰值下降了99%...日本的醫生現在可以不受限制地開立這種處方藥,人們也可以合法地從印度購買伊維菌素。”
醫生呼籲使用伊維菌素以挽救生命
在美國,新冠重症前線監護聯盟(FLCCC)打從一開始就一直在呼籲應該使用伊維菌素,作為預防和治療所有階段的新冠症狀的手段(註14,15)。
FLCCC主席皮埃爾・柯瑞醫生(Dr. Pierre Kory)是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市的奧羅發聖路加醫療中心(St. Luke’s Aurora Medical Center)的前醫學教授,他曾在不止一次新冠疫情研討會上為伊維菌素的療效作證,其中包括2020年12月的參議院國土安全委員會與政府事務會議,還有2021年1月6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新冠治療對策研議會(註17)。正如FLCCC所表示(註18):
“數據顯示伊維菌素可以有效預防新冠病毒、防止初期患者的病情惡化與幫助重症患者康復。
柯瑞醫生也作證指出,伊維菌素的確是對抗新冠病毒的‘神藥’,他呼籲醫療當局應該趕緊審查最新的數據,以便為全國的醫生、護士和醫助發佈全新的指南,鼓勵使用伊維菌素來治療新冠病毒(註19)...
...許多臨床研究——包括經過同行評審的隨機對照試驗——皆顯示伊維菌素對預防染疫、早期和晚期治療都有驚人的效果。總而言之...現在已有自世界各地的數十項臨床試驗都可以證實伊維菌素的療效。”(註20)
關於伊維菌素臨床試驗的摘要(註21)可從FLCCC的網站下載。更全面、長達三十一頁的臨床數據回顧(註22)可參閱《藥理學前沿》(Frontiers of Pharmacology)。
在本文撰寫的時候,與伊維菌素有關的臨床試驗已增加至七十一項,其中包括三十一項隨機對照實驗。所有已經完成的實驗以及相關研究都可以從c19ivermectin.com查閱(註23)。
FLCCC推出的新冠病毒治療方案最初被稱為MATH+(註24),經過多次調整與更新後,隨著伊維菌素的加入,這項事前預防與早期治療方案已正式更名為I-MATH+(註25)。
以上這些資訊都可以從FLCCC的網站上下載,上面也提供了多種不同語言的版本(註26,27)。
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上
如果新冠疫情是一場真正的醫學危機,而不是暴政奪權的藉口,那麼醫生理應該被允許,甚至是鼓勵,尋找任何可能的治病良藥。然後,他們的成果會被迅速分享,毫無疑問伊維菌素會成為其中的重要功臣,因為全世界已經有無數的醫生證明了它的用處。
然而,現實的情況卻並非如此,這告訴了我們,政府其實並不是真心想要解決眼前這場所謂的醫學危機。FLCCC的遭遇就是最好的例證,它有的成員“因為試圖在Facebook及其它社交媒體上分享伊維菌素的科學資訊而被封禁,就連FLCCC的頁面也一再遭到關閉。”(註28)
許多像勞里這樣經驗豐富的研究人員無法將他們的研究成果公諸於世,因為他們都發現了伊維菌素(以及其它常見的療法)具有極佳的療效。這一兩年來已經有許許多多的醫生和科學家一再證明,不管又出現了多少新的變種,我們其實一直都擁有遏止疫情的答案。我們本來完全有能力避免絕大多數的患者惡化成重症甚至死亡。
可是,政府、監管機構和衛生機構中的“權威”卻總是拒絕放下身段、始終堅持我們只有一條路可走——接受前所未有的基因注射療法,使我們的細胞製造出一大堆毒素(棘狀蛋白),而這些毒素卻恰恰是我們本來不想染疫上身的理由。隨著疫苗的效力一次又一次被打臉,這些“權威”現在想破頭想出來的辦法卻是,要我們繼續接種永無止盡的補強針!
精神錯亂的定義是一遍又一遍地做相同的事情,卻期待出現不同的結果。好消息是,你其實不是只有一種選擇。現在,你可以選擇相信FLCCC等一線醫學專家的意見,接受他們的建議來保護你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
- Sources and References
1 Open Forum Infectious Diseases August 9, 2021; 8(8): ofab394
2 Open Forum Infectious Diseases November 2021; 8(11): ofab358
3 YouTube Ivermectin Discussion with Dr. Tess Laurie April 7, 2021
4 American Journal of Therapeutics July/August 2021; 28(4): e434-e460
5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February 2021; 103: 214-216
6 Indian Journal of Tuberculosis July 2020; 67(3): 448-451
7 Antiviral Research June 2020; 178: 104787
8 Financial Express April 14, 2021
9, 10 NewsRescue August 31, 2021
11, 12 Colomb Med (Cali) December 30, 2020; 51(4): e2014613
13 Free West Media November 3, 2021
14, 16, 19 FLCCC December 8, 2020
15 Medpage Today January 6, 2021
17 FLCCC January 7, 2021 Press Release (PDF)
18, 28 Newswise December 8, 2020
20 FLCCC January 7, 2020 Press Release (PDF)
21 FLCCC Summary of Clinical Trials Evidence for Ivermectin in COVID-19 (PDF)
22 Frontiers of Pharmacology 2020 DOI: 10.3389/fphar.2021.643369
24, 26 FLCCC Alliance I-MASK+ Protocol
25, 27 FLCCC MATH+ Hospital Protoco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