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1日 星期二

奔向後新冠時代:一位德國經濟學家的警告

https://www.globalresearch.ca/uncovering-the-corona-narrative-was-everything-carefully-planned-analysis-of-ernst-wolff/5766108


By Ernst Wolff(德國經濟學家,著有《掠奪世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歷史與政治》〔Pillaging the World: The History and Politics of the IMF〕)


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羅斯福總統曾說過:“政治中沒有意外。如果出了什麼事,你可以打包票它ㄧ定是策劃好的。”


回顧過去一年半載以來所發生的種種,這段話顯得尤其發人深省。


在仔細研究了眼前的問題十八個月後,我必須老實說,有太多令人信服的跡象與證據全都指向了同一個方向。這也是我今天要談論的內容,以及它將會帶來什麼後果。


如今我們正在歷經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變局。像我們今天這樣整個世界被置於強權統治之下的情形在過去從未有過。更何況是接受這麼多的措施,這些措施有的如此令人費解,有的如此荒謬可笑,甚至在許多情況下是自相矛盾。


這也許是當代人所歷經最嚴重的一次健康危機,但這些措施並沒有改善局面,反而盡幫倒忙。今天沒有一位醫生會否認,大多數人的健康狀況並沒有變得更好。


據說已迫在眉睫的第四波疫情,以及還需要接種第三、第四甚至第五劑的事實均表明,迄今為止我們為了抗疫所採取的措施已完全失敗。但還不只是失敗而已。現在全球生產已經完全陷入混亂。拜封鎖政策之賜,我們面臨了嚴峻的全球經濟危機。全球物流危在旦夕、供應鏈斷鏈、農作物欠收、糧食供應失調,最重要的是,半導體的產能短缺。隨著更嚴格與更多的封鎖措施繼續出現,這些問題非但沒有獲得解決,反而變本加厲、雪上加霜。


最近的一個例子是中國,全世界第三大的港口因為僅僅一名碼頭工人檢測陽性而被迫關閉,還有紐西蘭,上個星期有五百萬人被封鎖了三天,只不過是因為一個五十八歲的老人確診。危機正在進一步延燒至中小企業,長久以來它們提供了全球最多的就業機會,同時也是最大的稅收來源。全世界現在都在經歷飛速惡化的通貨膨脹,對原材料和糧食價格的影響尤甚。然而,我們所採取的任何措施都無法緩解局面,只是適得其反。


印鈔潮仍在持續,而且還會擴大。從疫情開始以來,各國政府與央行已往全球貨幣體系灌注了近二十兆美元,短時間還盼不到盡頭,與此同時世界上最強大的金融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將在下星期一批準高達六千五百億美元的特別提款權(SDR)分配計劃。但作為世界上最強勁經濟體的美國卻有四百萬人因為付不起房租或房貸,而面臨無家可歸的困境。


美國,明明是全世界最富裕的國家,它的國民卻無法依靠自己的收入養活自己。美國默許發生在阿富汗的政權更迭——讓塔利班白白坐收了價值兩百億美元的軍用物資——包括一支擁有十一座機場的完整空軍武裝,這肯定會導致又一場巨大的難民潮。


為什麼放任這種事發生?我們可能會納悶。為什麼要在全世界掀起一場又一場災難,把人們推向痛苦的深淵,而不是拯救他們於水火。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得明白是誰會對這樣的全球議程感興趣,誰能從中獲利?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很明確,如今這場危機最大的獲益者與幕後拉線人便是數位金融複合體(digital-financial complex)。


目前市面上最大的IT公司有蘋果、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亞馬遜、微軟和Facebook。光這五家公司的市值就已經達到令人瞠目結舌的九兆一千億美元。為了方便比較,要知道德國、法國、義大利的GDP加起來也不過八兆六千億美元。除了這些科技巨頭,我們還有大型資產管理公司,比如貝萊德集團(BlackRock)、先鋒集團(Vanguard)、道富集團(State Street)、富達集團(Fidelity)。它們都大量持股這幾家IT公司。除此之外,僅僅這四家公司目前的資產管理總額也已高達三十三兆美元。


同樣為了方便比較,去年歐盟所有二十八個國家的GDP總計是十五兆七千億美元。但是,使數位金融複合體變得如此強大的並不僅僅是它們的巨大金融影響力。讓我們先從IT公司說起。它們不只自己本身就很強大,而且還控制著其它數十萬家公司,因為後者使用的數位系統都是它們的,它們也因此得以掌控數據流。IT業就像是一顆腫瘤,過去幾年裡它已經滲透至其它經濟實體,使它們越來越依賴它,它則完全支配它們。這與那些資產管理公司的手段並無二致。它們入股世界上每一家大型公司,對每一個流行品牌都有發言權。其中實力最為雄厚的貝萊德集團還擁有四十年來久經考驗的數據分析系統。


“阿拉丁數據雲系統”(Aladdin Data Cloud)是世界上最厲害的基金和金融資訊分析系統。手握這套系統的貝萊德集團常向各大央行提供建議,比如美聯儲和EZB(歐洲央行)。鑒於貝萊德集團掌握著如此巨大的信息優勢,在這樣的關係中究竟是誰依賴誰應該很不言而喻。這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龐然大物,或者該說是當雄厚的財團得到可以自由索取的巨大數據池後的必然結果,這就是這些公司穩賺不賠的秘密。


自疫情爆發以來,單單今年的最後一個季度,僅4、5和6月,這些公司就收穫了史上新高的收益。數位金融複合體是驅策著一切的全球權力中心。數位金融複合體不需要看政府的臉色,還可以對全世界每個政府內閣發號施令,而後者只有乖乖聽話的份。


人們一定會疑惑,如今發生的這一切豈不是在自毀這個令其從中獲益的體系。姑且舉幾個例子:如果數位金融複合體摧毀了所有中小企業,按理說它自己也會完蛋。因為中小企業繳了最多的稅,提供最多就業機會,通貨膨脹若被放任,最後也會傷到數位金融複合體自己。如果它繼續激化不平等與破壞社會穩定,那無異於抽掉自己釜底的薪。可是數位金融複合體別無選擇,只能繼續踏上這條不歸路。


我們如今所目睹的是一項早已謀劃好的議程,它的目的是要盡可能集中更多的金錢與權力。這種急病亂投醫的做法堪稱空前絕後,或許是人類史上之最。之所以是急病的原因在於,數位金融複合體賴以為生的這個體系的商業模式早已失靈。它在2007-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期間差一點點就要徹底破滅,要不是國家銀行當時傾注巨額稅金相救,要不是各國央行趕緊無中生有大量印鈔,這個體系本來應該要在那時崩潰,但尹鴆止渴終究不是辦法。十二年來貨幣發行量不斷升高,利率不得不多次調低,結果造成整個體系變得更加不穩。長遠看來,這些做法都是抱薪救火,去年它又碰到了一次差點完蛋的大危機,勉強推遲這次崩盤的無奈辦法是把利率直接調降為零,然後再一次性的注入數十億美元。


然而,這隨之造成了一種全新的狀況。要想繼續推遲崩盤,就只能選擇維持負利率,可是這會摧毀當前銀行系統的根基。銀行不能ㄧ直維持負利率,這意味著過去的鴆酒已不能再飲。目前當然還是可以繼續再印個數十億美元,問題是隨著通膨率持續上升,最終還是會變成惡性通貨膨脹。


數位金融複合體發現自己已經進退維谷,要嘛選擇全面崩盤,要嘛選擇惡性通膨。這意味著把貨幣變成一堆廢紙。所以我們已經步入了這樣一個境地,在現有的框架之內,數位金融複合體只能在兩種不同形式的崩潰之間做選擇。


很顯然,他們現在打算建立一個新的體系。在遠離公眾視線的幕後,他們正在籌備一個新系統,此外他們無疑也不想放過在當前這個體系上撈最後一筆的機會。這正是我們從2020年3月以來所目睹的情況。為了實現數位金融複合體的計畫,各國央行一邊籌備新的體系,一邊與IT公司互相串通,縝密且有預謀的破壞世界經濟。這個計畫的目標是要徹底消除現金與現有形式的銀行,同時引入由央行發行的數位貨幣。


目前看來,它最終的目標似乎是要使我們每個人都只能擁有一個帳戶,然後所有交易也都只能通過這個帳戶進行。這個帳戶並不是設在商業銀行,而是直接在央行開戶。計畫的概要大致如下:由於央行數位貨幣本身具有可編程性,並且央行又可以無中生有印錢,因此這一套在負利率的情況下的確行得通。既不必一切從頭來過,央行數位貨幣還讓政府得以監視每一筆交易、分配不同的稅率並針對個人處以罰款。


政府還可以對我們的部分存款設定到期限制,要求我們必須在特定時間內進行一定量的消費,或是將這些錢設定成只能用在特定的方面、只為特定產品支付特定的金額或只能購買特定地區的產品。最重要的是,政府將有能力取消我們的所有往後只能通過點擊滑鼠來完成的交易。他們可以在財務上凍結我們。央行數位貨幣將是人類歷史上最驚人的徵稅手段——這也意味著全面獨裁統治的到來。


不過,不難預期一定會有公眾抵制,或至少是很大一部分的人不願意接受這種濫權行為。央行數位貨幣的推行勢必會激起巨大的反彈聲浪,數位金融複合體不會沒有考慮過這一點。所以他們不會急著轉向數位貨幣,以免引起無法收拾的反彈。他們會反其道而行。他們打算使社會陷入混亂,以便將央行數位貨幣以無條件基本收入(UBI)的形式包裝成一切問題的解決方案。


過去十八個月來,我們一直在歷經著以抗疫為名的對健康、經濟和財政的全面毀滅性且無法彌補的破壞,這麼做所造成的後果才剛開始浮現。但與此同時,有人卻在繼續加劇這些傷害,使社會中的裂痕繼續惡化至無以復加的地步。透過不斷在人與人之間煽動對立,所有這一切都是想要將我們引向一個方向——從社會動盪慢慢朝往內戰發展,而且全世界皆然。這是精英們所期望看到的。我們今天正在經歷空前的社會混亂,然後等危機來到最高點,他們就會適時地推出無條件基本收入——從而一舉將最糟的亂局變成最徹底的控制。


必須推動無條件基本收入的第二個原因是即將到來的第四次工業革命——隨著引進人工智慧,數以百萬的工作崗位將不保。這意味著上百萬的消費者會消失。於是對消費品的需求也跟著一蹶不振,並且由於當前的經濟體系主要受消費驅動,如果所有消費者都沒了飯碗,最壞的情況就會發生。過去十八個月以來,以及現在仍在發生的事情顯然都是遵循著一個精心設計好的計畫——為了精英的利益而有意肢解這個經濟體系。


製造史無前例的經濟與社會混亂,接著再以人道精神為幌子建立新的體系。克勞斯・施瓦布(Klaus Schwab)早在《第四次工業革命》(4th Industrial Revolution)和《新冠疫情:大重置》(Covid-19: The Great Reset)兩本書中就闡述過這幅藍圖,他的世界經濟論壇(WEF)在整個議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作用。WEF在過去五十年裡已成為數位金融複合體最倚仗的控制中樞。


首先,它把商界領袖聚集在一起,然後是政界人士,再來是扮演發聲角色的媒體創作人和其他知名人士,他們全都被聚集在一條船上。這些人從90年代開始接受了有計劃的培訓。自1992年的“明日全球領袖”(Global Leaders of Tomorrow)和2005年的“青年全球領袖”(Young Global Leaders)以來,已經有無數人接受過WEF有系統的培訓。現在在檯面上握有政治權力與身居高位的正是這些人,比如IT領域的比爾・蓋茲、傑夫・貝佐斯或傑克・馬爾(Jack Marr),還有貝萊德集團的CEO拉里・芬克(Larry Fink)、IMF主席克里斯塔蒂娜・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lina Georgieva)、前英格蘭銀行行長馬克・卡尼(Mark Carney)這些來自金融部門的人,抑或是出身政界的如馬克宏、塞巴斯蒂安・庫爾茲、梅克爾。所有這些人都要嘛接受過WEF培訓,要嘛出任過其領導委員會,這個精英教師集團緊緊匯聚了一千三百名成員,自2012年以降一直在對全世界發號施令。


除此之外,還有一萬名三十歲以下的所謂“全球傑出青年”(global shaper)也加入了這個俱樂部,聽從WEF的教導來對世界進程施展影響。這一切都只需要看看克勞斯・施瓦布的書就行了,我們正在歷經的這一切都是按著一個計畫進行。他的書在2020年6月20日出版,當時距離全球陷入封鎖狀態還有四個月的時間,那本書就該如何利用疫情摧毀世界並以一個新的世界取而代之給出了明確的構想。


這不禁令人想起那段最黑暗的國家社會主義(納粹主義)肆虐的日子。的確,這一切不僅有計劃,而且論其惡質與欺騙本性也是無人能出其右。誰能想到,嘴上說的都是要保護人們不被疾病威脅,實際上心裡想的卻是要使世界經濟徹底崩潰?更不用說還有剝奪人們的旅行、集會和言論自由。人們失去了直抒己見的權利,而且還有超過一億人正在陷入饑荒。


所有這一切都是打著要保護人們的幌子進行,誰能想到一個名叫克勞斯・施瓦布的冷血優生學家不但可以公開向全世界推廣他想要將人類與智慧機器(AI)融合的願景,而且還有一萬名志願者正在幫助他實現這個夢想。我們不得不忍受這些破壞性的發展,這是任何還有理性、有感情、有同情心的人都無法想像的。


但事情並非沒有轉機。一切尚有轉圜餘地,這對我們來說不失為是一個巨大的鼓舞,鼓舞我們繼續為了未來而戰。精英的如意算盤——克勞斯・施瓦布的願景注定會失敗,這有幾個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從長遠來看,這個致命病毒正在威脅人類生存的故事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我們已經看夠了謊言,以及許許多多越來越荒謬的論點、斷言是如何被搬上檯面,尤其是這些日子以來媒體所表現出的歇斯底里其實已經道出了它們有多麼力不從心。就像所謂疫情只會在未接種疫苗者之間傳播、健康的人被宣布是全民公敵、僅僅根據對單一一種疾病或“病例”測試就要把整個國家拖進封鎖的種種這些荒誕行徑。它們之所以要堅持這些謬論是因為它們已無計可施,只能在絕望中胡說八道。


亞伯拉罕・林肯說過:


“你騙得了人們一時,但騙不了人們一世。”


真相最後一定會水落石出,這對我們具有巨大的意義。因為,十分諷刺的是,它的確為我們打開了一扇克勞斯・施瓦布所說的“獨一無二的機會之窗”。然而,這個故事的確正在一天天走向崩潰,正因如此,一扇獨特的機會之窗已為我們打開,使我們有機會迎來一場全面而廣泛的啟蒙運動,使人們幡然醒悟。


我們已經瞭解了這場疫情大流行的真正背景,誰是這個世界真正的支配者,還有我們正在面對的威脅究竟是什麼。他們的謊言越來越令人難以置信,要引入新的貨幣體系就只能透過全面的壓迫體制。隨之而來的是新的價格控制,持續輸入壓力造成永久的通貨膨脹,反過來這又會導致持續不墜的人口貧困化,以及國家與政府之間的不斷衝突。


我們需要明白的是:我們毫無疑問身處在一個動盪而危險的時代,精英不是出於理性,而是出於貪婪和對權力的渴求而行動,結果他們讓自己陷入了越來越深的泥淖。


我們正應該利用這個弱點,仔細盯緊總是要想攫取更多的錢、更多的產業、更多的武器的精英。他們之所以有力量不是因為他們有多少錢,也不是他們有多少產業或武器,而純粹是因為一個因素——烏合之眾的無知,也就是說,大多數人並不瞭解精英正在跟他們玩什麼樣的邪惡遊戲。


過去十八個月裡,數位金融複合體和它的幫手把已經把局面越搞越糟,它已經無法回頭,而且由於絕望,它現在也只能硬著頭皮繼續跨過更多紅線。我們必須保持和平,繼續揭露所有謊言,好讓人們認清他們究竟是如何又是被誰欺騙。當我們這麼做時,我們也會重新認識到我們具有何等的力量,我們不但可以破解如今的危機,甚至也可以實現更大的目標,那就是利用這場人類歷史上數一數二的危機來扭轉歷史的進程。所以,讓我們一起打開大門,迎向一個更新、更美好的時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