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WHITNEY WEBB
SEPTEMBER 3, 2020

過去幾個月裡,一群民主黨內部人士、前歐巴馬與柯林頓時代的官員以及“死不投川”的新保守派共和黨人開始針對2020年大選的不同“末日結局”進行了模擬和“兵棋推演”。
根據一些媒體的報導,這個被稱為過渡公正性計畫(Transition Integrity Project,TIP)的組織聲稱他們進行這些模擬,是為了對川普可能會在2020年大選敗選後拒絕離職,導致憲政危機的情況先做好準備。然而,依據TIP自己的文件,在他們的模擬中即使川普取得了“明顯大勝”也一樣會引發憲政危機,因為他們預測拜登的競選團隊可能會為了總統大位而無所不用其極出招,不管選舉的結果究竟如何。
鑒於TIP與歐巴馬政府,而拜登本人就是這屆政府的副總統,還有幾個堅決支持拜登的團體甚至是拜登的競選團隊本身都有很密切的聯繫,我們似乎不應該輕易對這些模擬等閒視之。事實上,這群公開表態支持拜登的華盛頓內部人士和前政府官員對可能的選舉結果及其後果所進行的推演,幾乎全都要不是以拜登當上總統結束,就是以憲政危機告終,這表明在背後影響拜登競選活動的強大力量似乎想要煽動這位副總統即使輸了選舉,也必須拒不承認敗選。
當然,這嚴重打擊了TIP自稱要確保總統選舉過渡期間的“公正性”的說法,相反的,這個組織幾乎已變相承認他們的目的就是要確保川普下台,選舉結果到底怎樣不重要,好避免他們自個兒想像中的憲政危機發生。
2016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歐巴馬的前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之前才聲稱拜登“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讓步”,這顯然只會加劇這種擔憂。“我認為這會拖延一段時間,我相信只要我們始終堅持不讓步,像對手ㄧ樣集中全力且不屈不撓,他最後一定會贏。”柯林頓在一個星期前接受《秀場新聞》(Showtime)採訪時表示。TIP的模擬結果呼應了柯林頓的說法,即如果選舉結果的正式出爐被拖延越久,拜登“最後”的贏面就越大。
統一黨(Uniparty)的“兵棋推演”
TIP的成員在6月舉行了四次“兵棋推演”,針對“從大選日到就職日中間的那艱難的十一個星期”進行模擬,“川普和他的共和黨盟友會試圖動用政府中的每一個單位——郵政局、州議會、司法部、聯邦特務甚至是軍隊——來保住權力,而民主黨人則會訴諸法院並走上街頭來阻止川普。”《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披露的報告內容寫道。然而,其中一次模擬推演的卻是如果“川普明顯大勝”,那從大選日到就職日的這段期間會發生什麼,所以不只是共和黨人可能會動用一切手段來“保住權力”,TIP也模擬了萬一2020年的選情不利,民主黨人同樣有可能做出一樣的事。
雖然有些媒體,大多都是右傾媒體,例如《國家脈動》(The National Pulse)的ㄧ篇報導就注意到了TIP的模擬中也設想過拜登團隊拒不服輸的情形,不過TIP的那份報告實際上非常鉅細靡遺的研究了拜登團隊在川普取得“明顯大勝”後有可能會採取的具體行動。毫不意外,這些行動對美國目前已十分緊張的政治局勢來說無異於火上澆油,但那恰恰卻是TIP當初聲稱他們所為了阻止才成立這個組織的事態,顯然這嚴重違背了他們進行這些模擬的官方理由,甚至是這個組織之所以存在的表面藉口。
在TIP的“川普明顯大勝”設想中(第十七頁),拜登——將會在約翰・波德斯塔(John Podesta)這位希拉里・柯林頓2016年的競選主任以及前總統比爾・柯林頓的幕僚長的勸說下——拒絕在大選之夜認輸,並且立刻開始策動“三個民主黨州長的州——北卡羅萊納、威斯康星和密歇根——要求重新計票。”然後,威斯康星州和密歇根州的州長會“調動選民,對州立法機關展開抗議”,抗議投票使川普贏得勝利的選舉人團,就算不能阻止,也要想盡辦法破壞這場勝利。
接下來,“拜登團隊將鼓勵西部各州,尤其是加州、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也就是俗稱的‘卡斯卡迪亞’(Cascadia)地區脫離聯邦自立,除非共和黨人同意進行一系列結構性改革。”然後,拜登團隊開始公佈“根據(前)總統歐巴馬建議”的具體“改革”訴求:
- 允許華盛頓與波多黎各建州
- 將加州拆分成五個州,“以更準確地在參議院中代表該州的人口”
- 最高法院法官退休年限改為七十歲
- 取消選舉人團制
換句話說,這些“結構性改革”基本上就是重新締造一個由五十六個州所組成的美國,而這些新建的州將會確保民主黨獨攬永久的多數席次,因為被要求建州都是民主黨佔多數的地區(哥倫比亞特區、波多黎各和加州)。值得一提的是,在拜登贏得多數選舉人團的情況下,民主黨就不會主張取消選舉人團制。
同樣值得注意的還有在這個模擬中,TIP將民主黨決定採取上述“挑釁性、史無前例的行動”怪罪於川普,並稱川普的言行舉止無一不是在“創造刺激拜登團隊的條件”,令其下定決心採取行動,比如“在《攔截報》(The Intercept)的一次採訪中,他(川普)曾說如果當初是桑德斯被提名為候選人的話,他大概就不會有勝算”,結果被提名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是拜登。
TIP還聲稱,川普團隊會試圖將這些“挑釁性、史無前例的行動”抹黑成是“民主黨人企圖策劃非法政變”,儘管事實上這些行為說穿了確實是政變沒錯。在其它模擬中如果是川普團隊打算採取這類極端活動的話,TIP的態度就立刻又變得義憤填膺。
然而,拜登團隊的模擬行動並未止步於此,拜登團隊隨後會嘗試“說服眾議院同意將總統職位授予拜登,進而引發(1月6日的)國會聯席會議的分裂”,報告還補充說:“各州親拜登的州長會紛紛表態擁護拜登”。共和黨顯然不會同意,他們會強調是川普正正當當贏得了多數選舉人團。“川普明顯大勝”的模擬最後就不明不白地結束在1月20日,因為TIP認為“目前還無法確定屆時軍方會決定怎麼做”。
當然,TIP的一些成員,包括組織的其中一位創立者羅莎・布魯克斯(Rosa Brooks)——是歐巴馬時代的五角大樓顧問,現在則是“新美國”(New America)智庫的研究員,她似乎一直都對類似“屆時軍方會決定怎麼做”這樣的問題很感興趣。例如,布魯克斯曾在2017年川普宣誓就職不到兩個星期後就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that)上指出:“軍事政變,或者至少是軍事領導人拒絕服從某些命令”會是川普在將來2020年大選到來之前就先被罷免的四種可能性之一。
誰是TIP背後的牛鬼蛇神?
TIP對外以“防範川普政府可能試圖操縱、否認、破壞或擾亂2020年總統大選與交接過渡”的名義成立於2019年,它是由羅莎・布魯克斯與尼爾斯・吉爾曼(Nils Gilman)共同創立,現任負責人則是佐伊・哈德森(Zoe Hudson)。正如前述,布魯克斯是歐巴馬時代的五角大樓與希拉里・柯林頓領導的國務院顧問。她還曾被開放社會研究所(Open Society Institute)的所長聘為法律顧問,該研究所是開放社會基金會(OSF)的一部分,這是一個飽受爭議的組織,受億萬富翁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資助。佐伊・哈德森是TIP的董事,也是OSF過去的高層人士,擔任高級政策分析師與該基金會及美國政府之間的聯絡人長達十一年之久。
出於多種原因,OSF與TIP之間有關係可以說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因為OSF和其它索羅斯資助的組織在煽動“顏色革命”以推翻敵對外國政府這件上可謂戰功彪炳,這種事在歐巴馬政府期間發生得尤其頻繁。OSF曾參與煽動的“革命”包括了2014年的烏蘭克革命、2011年開始的“阿拉伯之春”,還有中東和北非的幾個因為觸犯西方利益而被推翻的政府。
後來曝光的電子郵件揭露了索羅斯與前國務卿希拉里之間不為人知的關係,在其中一封郵件中索羅斯甚至直接指點希拉里該如何處理阿爾巴尼亞的動亂,告訴她“有兩件要緊事需要急辦”,兩件要緊事分別是“讓貝里沙總理(Berisha)成為國際社會千夫所指的焦點”和“指派一位歐洲高級官員擔任調解人”。這兩項“要緊”任務後來都被希拉里忠實執行,或許她的確聽進了索羅斯的指示。
除了歐巴馬政府與OSF的關係,布魯克斯現在還是西點軍校現代戰爭學院(Modern War Institute)的學者,並專注於研究“軍隊與國內警務關係”以及喬治城的新警務計畫之類的問題。她也是有文件為證OSF領導推動的對警察機關進行“資本化”改革、以縮減和/或取消地方警察部門為幌子來建立聯邦警察部隊這件事上的重要參與者。軍隊和警察之間的那條“模糊界線”一直是布魯克斯很感興趣研究的問題,這一點尤其值得注意,因為她過去曾主張川普可能會被軍事政變趕下台,而且TIP如上所述的“兵棋推演”也設想萬一川普阻撓2020年大選順利進行,屆時軍方“可能”將不得不出手介入。
布魯克斯同時還是“新美國”智庫的資深研究員。根據新美國在其使命宣言中指出,該組織專注於“探討快速的技術與社會變革所帶來的挑戰,以及該如何抓住這些變革所創造的機遇”。資助這個智庫的主要是矽谷的億萬富翁,包括比爾・蓋茲(微軟)、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Google)、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LinkedIn)、傑佛瑞・史克爾(Jeffrey Skoll)和皮埃爾・歐米迪亞(Pierre Omidyar,eBay)。此外,它還從美國政府國務院那裡得到了數百萬美元的贊助來進行“數位權利排名”(ranking digital rights)研究。還有,里德・霍夫曼還曾“插手”民主黨黨內初選,愛荷華州黨團會議期間打擊桑德斯,至於埃里克・施密特和皮埃爾・歐米迪亞等人則與柯林頓家族關係密切,甚至還積極投身過希拉里2016年的競選活動。
死不投川派
除了布魯克斯,TIP的另一位創立者尼爾斯・吉爾曼是伯格魯恩研究所(Berggruen Institute)的副總裁,從前他則在賽富時(Salesforce)工作,這是一家大型科技公司和政府承包商。吉爾曼特別關注人工智慧與超人類主義,他最近還告訴《紐約時報》,他在伯格魯恩研究所的工作重點是要“打造一個讓哲學家、技術專家、決策者、藝術家齊聚一堂的跨國網絡,所有人都能在此一同思考人工智慧與基因編輯技術將如何改變人類的未來。”伯格魯恩研究所的名字是取自億萬富翁尼古拉斯・伯格魯恩(Nicholas Berggruen),他和黑石集團(Blackstone)的史蒂芬・施瓦茨曼(Steve Schwarzman)還有埃里克・施密特一樣熱衷於與中國的政治、經濟領袖一起推動人工智慧與“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發展。
他們這夥人可以算是“民族主義派”的批評者和對手,民族主義派並不樂見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反超”,他們希望維持美國的霸權地位,對伯格魯恩、施密特、施瓦茨曼還有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等人所主張的“新秩序”不屑一顧,基辛格也是“合作派”的重要成員。
考慮到川普曾公開提倡“美國優先”並且處處與中國較勁,在這種背景下美國勢必會選擇展開與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競爭,這似乎是“合作派”的人,包括那些在背後資助TIP的人,對川普不滿的一個很重要但卻經常被忽視的原因。相比起來,拜登家族則不避諱投資中國的人工智慧公司,光從這ㄧ點“合作派”對拜登的期待肯定就高於川普。
雖然TIP的創立者及其現任負責人的身份都已經被公開,可是它的完整成員名單卻始終還是深藏不露。然而,TIP的另一個“姐妹”組織-“全國選舉危機工作組”(The National Task Force on Election Crises,NTFEC)倒確實是有一份公開名單,其中有些已被證實也是TIP的人。同時加入這兩個組織的人有前國土安全部長邁克爾・切爾托夫(Michael Chertoff)、前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邁克爾・史蒂爾(Michael Steele),還有勞倫斯・威爾克森(Lawrence Wilkerson),他是前國務卿科林・鮑威爾(Colin Powel)的幕僚長。切爾托夫、史蒂爾和威爾克森雖然都是共和黨,卻是黨內的“死不投川”派,TIP中已知的其他共和黨人也幾乎都屬於這一派別。因此,儘管就黨派來說,TIP內部確實是“兩黨”涇渭分明,但所有我們目前知道的TIP成員——不分黨派——全都是站在反對川普的這一邊。
其他已知的TIP成員還有大衛・弗魯姆(David Frum,《大西洋》雜誌)、威廉・克里斯托(William Kristol,智庫新美國世紀計畫〔Project for a New American Century〕、《堡壘》〔The Bulwark〕雜誌)、馬克斯・波特(Max Boot,《華盛頓郵報》)、唐娜・布拉澤爾(Donna Brazile,前民主黨全國委員會成員)、約翰・波德斯塔(2016年希拉里競選主任)、查克・黑格爾(Chuck Hagel,前國防部長)、里德・格倫(Reed Galen,林肯計畫〔Lincoln Project〕創辦人) 以及諾姆・奧恩斯坦(Norm Ornstein,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勞倫斯・威爾克森是所有這些已知成員中最直言不諱的一個,他幾乎可以被看作是這個組織的“非正式”發言人,針對組織及其“兵棋推演”的大部分媒體採訪都是他在應付。在6月底接受記者保羅・傑伊(Paul Jay)採訪的時候,威爾克森承認TIP確實缺乏透明度,除了他們的“兵棋推演”結果,這個組織的其它活動幾乎都不會對外示人。
他特別提到:
“關於我們同意的內容,我們公開發佈的內容,是誰在負責,還有我們又做了其它什麼,這些都不方便全部公諸於眾。過渡公正性計畫是一個非常、非常謹慎且力求保密的項目。”
在同一次採訪中,威爾克森還聲稱,近期牽涉美國好幾座城市的騷亂、新冠疫情、警察問題、經濟衰退還有2020年的大選堪稱是一連串“導火線”,是奠定美國革命的基礎。他告訴傑伊:
“要我說,這就是1917年的俄羅斯、1979年的德黑蘭以及1789年的法國所面對的局面。事情就是這樣開始一發不可收拾的。所以我們在處理這些問題的時候必須非常謹慎,這正是我擔心的地方,因為我們的白宮最缺的就是一個足夠謹慎的人。”
預先計畫好的混亂——受益的是誰?
當然,如果明顯大勝的是拜登,川普也有可能會拒絕離開白宮或採取其它動作,最終這都會傷害許多美國人對全國選舉制度的信心。然而,即使TIPㄧ邊特別強調這種可能性,ㄧ邊卻又表示組織只是為了“安全地守護”民主而沒有偏袒任何一位候選人,但事實顯然並非如此,因為從他們對川普獲選的模擬結果就可以看見,在他們的認知裡,只要能阻止川普再幹四年,再怎麼極端、“不民主”的行為都是可以諒解的。可是,這種明顯的雙重標準卻也暗示了,“兩黨”中的一群富有影響力的內部人士似乎已磨刀霍霍要在川普勝選後製造一場“憲政危機”,甚至可能不管2020年大選的結果究竟如何,都要引發這場危機。
早在TIP或其它相關聯的團體進行這些預測以前,就已經有其他人做過類似的“兵棋推演”,結果都是美國的大選將會變成一團亂,甚至有爆發前所未有的動亂並且實施戒嚴的可能性。
其中一些預測先前已經介紹過,像美國-以色列公司賽博瑞森(Cybereason)就進行過一項名為“停電行動”(Operation Blackout)的模擬。這家公司與以色列情報單位頗有淵源,而且它最大的投資者是軟銀。順道一提,軟銀曾被埃里克・施密特領導的人工智慧國家安全委員會(NSCAI)形容是全球人工智慧網絡的“骨幹”,構成這個網絡的都是受“合作派”青睞、將與中國的政治與經濟精英一起合作推動“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企業。
除了賽博瑞森,幾家主流媒體、美國情報單位和其它聯邦機構也曾在去年發佈過一些可疑的“預測”,認為2020年的大選不但會亂成一團,甚至美國的民主恐怕將“永遠無法恢復如初”。現在,隨著TIP也提出了他們的預測結果,加之全國各地亂局紛紛湧現,距離2020年大選只剩下兩個月時間,很明顯11月3日那天的選舉不僅將會變成一場災難,而且還是一場早已策劃好的災難。
那麼問題就變成了,究竟是誰能從2020年大選前後的亂局中獲益?正如TIP在他們的數次模擬中所提出的那樣,大選後可能會出現需要軍隊出面維持國內治安的局面,恰好這也是TIP的創立者羅莎・布魯克斯的專業領域,這些模擬結果幾乎都是以軍隊實施戒嚴或軍隊“介入”重整秩序並監督過渡過程來結束。
從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已經奠定了啟動“政府存續計畫”(continuity of government)來實施戒嚴的條件。現在,一群與華盛頓當權派、國內外情報機構關係密切的組織又紛紛預測大選的結果將十分混亂,甚至連該怎麼利用這些結果它們都已經想得清清楚楚。
誰會是美國實施戒嚴最大的受益者?我認為,人們只需要看看華盛頓當權派內部有關於人工智慧的鬥爭即可,現在不管是公共部門、私營部門還是最有名的智庫都同意,人工智慧已經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國安問題。NSCAI和其它機構一直都在思索這個國家未來的人工智慧政策該何去何從,在它們的構想中包含了一系列會引起大多數美國人強烈反彈的政策——從消除個人汽車所有權、去現金化到實施奧威爾式的監控系統,等等。
所有這些議程的推動都可以打著對抗新冠疫情的幌子,但它們也不能永遠都用疫情當擋箭牌。NSCAI這些團體堅持認為,美國人必須學會接受這些人工智慧技術進步,即使這意味著他們將失去工作或公民自由。要不然的話,據這些團體和它們的億萬富翁支持者說,美國就會“錯失”與被“排除”在為人工智慧技術制定新的全球標準的機會之外,到時中國日漸壯大的人工智慧產業將會把美國遠遠甩在後頭,這整個產業也會被中國雙手捧走。
ㄧ邊透過預先策劃好的選舉亂局來勾起美國人對黨派分歧的怒火,ㄧ邊分散他們的注意力,一個“新美國”實際上已經準備好要破蛹而出——無論大選日當天到底會發生什麼,它都ㄧ定會到來。當然,除非美國人能趁早識破這個詭計,才有機會力挽狂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