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8日 星期六

美國的秘密命運(8)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的真實身份


哥倫布時代的許多學者其實早已意識到地球是圓的事實,至於哥倫布本人,根據早期的歷史學家、國家官方檔案還有他兒子的說法,這個人絕不可能只是一個出生卑微、目不識丁的義大利平民,

因為他的真實身份是一位受過良好教育的希臘王子...

令他名垂千古的發現之旅,正是從希臘的港口出發。

與他結伴同行的還有一個神秘的陌生人,這透露了哥倫布其實是秘密哲學家社團的使者...

唯有推翻了腐朽貴族的暴政,民主的理想才得以實現。

要讓新的思想落地生根需要一個新的世界...而它只有在時機成熟的時候才能被發現。


(註:巴塞隆納大學擁有一份在1929年被一名義大利考古學家發現的文獻。這份文獻記錄了西班牙的司庫建議“哥倫”化名克里斯托弗去向西班牙國王尋求資助,文獻還特別強調了這位名叫哥倫的海軍將軍與那個作為多米尼克和蘇珊娜・豐塔納薩羅夫婦的兒子、生活在熱那亞的克里斯托弗・哥倫布不是同一人)


哥倫布的密碼簽名(見上方)通常被認為是“吾乃救主基督、瑪麗亞與約瑟之忠僕,克里斯托弗”的縮寫。利用這種個人密碼來隱藏日期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做法,依照中世紀的記數系統,簽名上的七個字母可以被轉換成數字1420。其中“x”看起來很有可能其實是由“jx”兩個字母拼在一起的合組字;這麼一來轉換出來的數字就應該是1430。這會不會是在暗示這位希臘航海家真正的出生年份呢?


• • •


如前所述,古希臘人毫無疑問早在基督教時代到來以前就已經知道美洲大陸的存在。如果說光是這一事實就已經足夠冷僻,那麼人們對被譽為新世界發現者的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的缺乏了解,恐怕也會遠遠超出過往的想像。哥倫布的出生日期已不可考,甚至有二十多座城市都宣稱它們是哥倫布的出生地。圍繞著這個神秘的人物有太多傳說,以至於事實與幻想變得難以區分。


1937年,一本名為《克里斯托弗・哥倫布是希臘人》(Christopher Columbus Was A Greek)的小書突然出現在了市面上。根據這本書的作者史派羅斯・卡特拉斯(Spyros Cateras)的說法,哥倫布的真實身份其實是來自希臘希俄斯島的尼古拉斯・伊普斯蘭提斯親王(Nikolaos Ypsilantis)。他的論點有許多早期歷史學家的研究以及官方文獻為依據。


這本小書的作者有條不紊地闡述了自己的論點,這應該會讓不少抱持批判精神的讀者感到十分滿意。他先是列舉一些古時候曾經勇渡大西洋的希臘人:海克力士、奧德修斯、哥拉烏斯(Colaeus)、皮西亞斯(Pytheus)、厄拉托西尼(Eratosthenes)。他還指出,生活在美洲的古瑪雅人的語言中有很多可以追溯至荷馬時代的希臘語詞彙,並且根據這本書:“就在幾年前,南美洲的烏拉圭還出土了一批亞歷山大大帝軍隊的文物,包括上面刻著‘偉哉亞歷山大’的刀劍與盾牌!”


關於哥倫布的所有現代研究無不證明了他絕不可能只是一介出生卑微、身無分文且目不識丁的平民,至於什麼伊莎貝拉王后和她的珠寶的故事更只是純粹的街巷野史。如今,哥倫布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已經越來越多是一個富有領導能力、組織才幹且博學多聞的卓異之人。


如同他那個時代的大多數希臘人,哥倫布熟讀柏拉圖及其他古代哲人的著作;自幼深受希臘的傳說與傳統的薰陶,正好給予了他一個特別適合與這些古典智慧產生共鳴的頭腦。許多跡象顯示,柏拉圖對於失落的亞特蘭提斯的記載,以及其它早期的朝向西方的航海紀錄,皆對哥倫布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此外,當時的歐洲並非真的對地理學一無所知,在他那個時代的很多學者其實都知道地球是圓的。


從前,通往亞洲的貿易路線一直是沿著近東展開,因為沿途的阿拉伯人大多是和平友好的民族;可是隨著土耳其帝國的崛起,這些貿易路線現在已不再歡迎異教徒。即使是十字軍也無法打通貿易路線,但人們對於尋找前往東方的新貿易路線的需求卻變得越來越急迫。正因如此,哥倫布才會選擇從希臘的馬翁(Mahon)港而不是義大利或西班牙的港口出發。


要釐清有關於這趟名垂青史的發現之旅,以及克里斯托弗・哥倫布歷史巨人的真相實際上是出乎意料的困難;看來,似乎存在一個企圖掩蓋真相的陰謀。很可能是有人蓄意編造了ㄧ堆虛假不實的故事,因為圍繞著哥倫布的各種矛盾與混淆早在他去世之前就已經出現了。他本人的兒子就十分堅持他是希臘人。有人推測,哥倫布或許是因為宗教或政治壓力才決定改名,當然這些都只是揣測。


筆者本人在浩如煙海的史料中發現,在哥倫布的生命中曾經出現過一個神秘的人物,這個人似乎是以顧問的身份來替這位探險家效勞。目前還沒有任何實質性的線索,但可以確定的是這位神秘人士陪伴哥倫布度過了他的第一次航行,而且他並未被列入船員名冊。後來這個人也沒有返國,而是留在西印度群島;然後就再也沒有他的消息了。


神秘的陌生人,這不禁令人聯想起穆罕默德也曾經受過一位身披黑袍的神秘人士的指引。這些陰影中的人會不會其實是秘密社團的使者?哥倫布有沒有可能其實是一位使者,背負著秘密哲學家社團企圖實現的任務?


我確信哥倫布的確是這樣的一位使者。哥倫布的個人簽名是由不按尋常方式排列的字母,再加上各種奇怪的圖案組成,顯然不是單純要作為私人的簽名所用。


哥倫布的重要性也可以從更宏觀的層面,即他所身處的時代背景來理解。當時的歐洲剛從中世紀的迷霧中走出,正在一邊摸索、一邊踏入現代世界;文藝復興運動就像不斷擴大的漣漪,開始打破本來的一灘死水。隨著印刷術的發明;人們正在逐漸破除無知、迷信與恐懼,進而獲得真正的精神解放。民主的理想,正在慢慢開始戰勝腐朽貴族的暴政。


伴隨精神視野的拓展,現在物質的視野也將跟著擴大。十字軍東征撼動了舊有的封建制度,原有的封地紛紛獨立建國,部落思維在歐洲的政治舞台上已經徹底過時了。既得利益集團對這種進步自然是萬分抗拒,但是沒有什麼可以阻擋人類逐漸認識自己的潛力。


新的思想要落地生根,就需要一個新的世界...而它只有在時機成熟的時候才能被發現。只要人們有足夠的智慧去發現,他們就會驚覺原來自己需要的一切其實就近在呎尺。


今天的我們又再次需要尋找一個新的世界。但如今早已不再有尚未發現的大陸可供我們進行社會實驗,所以這次我們要發現的是另一種世界——也就是屬於思想、屬於內在的世界,它們仍有待大膽無畏的航海家們出發探索。近五十年來,科學正在開始慢慢探索一個全新的宇宙——它就是心靈的宇宙,只有等到我們尚嫌稚嫩的心理學真正變得成熟,我們才能好好探索這個新宇宙,在生命科學的指引下,勇敢地走向新世界。


在哥倫布完成他的航行後的兩個世紀中,我們的地理知識有了突飛猛進的進展,探險家們勇渡七大洋尋找財富,卻也為他們的祖國帶回無窮的知識;這徹底改變了從前人們永遠離不開地中海的視野,同時也顛覆了舊有的神學觀念與生活方式。人們開始萌生出大同思想,他們漸漸意識到儘管地球上存在著許多不同的大陸與海洋,但所有的人其實都是彼此的手足。我們今天常掛在嘴邊的全球思維,最初就是源自於當年那些駕著破木船乘風破浪的勇敢航海家們。


世界大同的理念,至少從地理的意義上來說,依然是我們至今所共有的遺產。四百五十年後的我們毫無疑問已經接受了這個理念,但這更多還是出於一種執念,即我們以為只要讓全世界都實現工業化,彷彿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擺在我們面前的這個世界是如此廣闊,以至於我們仍不知道該如何使用它。我們已經發現了很多東西沒錯,但最偉大的航海之旅其實仍在等待我們揚帆啟航。屆時我們將要航向的是超越所有已知世界的一片更浩瀚的海洋,新的航程將從新的實驗出發,朝著我們迎面而來的洋流則是流淌在這片宇宙以太之海中的宇宙射線。


這是一趟在我們的心靈中進行的漫長發現之旅,我們要在這趟旅程發現的是隱藏在思想與心靈深處的秘境。蘇格拉底曾提出一個極富哲理的比喻,他說人就像是生活在一片未知土地的沿岸邊。這片尚未被探索的土地充滿了五光十色的奇景,還擁有連過去的西班牙征服者都不敢想像的金銀財寶。在這個必須穿越過懷疑之海才能夠抵達的國度上有一片蔭涼的森林,森林裡面生活著一群智者,他們是一群根據古老的傳統守望相助的學者、音樂家、藝術家和詩人——就是他們留下了往後的科學和哲學必須去證明的發現——這些人已經發現了一種更值得嚮往的生活。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乘著他的小船向一片遙遠的大陸出發,那是一個他根據古代哲學家的著作早已有十足把握、確信其存在的地方。在漫長的時間長河裡,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開始自己的航行,去找到一個在哲學意義上更美好的世界——所以,讓我們聽從荷馬的建議,準備好我們的船,張開我們的帆,朝著未知的大海,出發去尋找我們遙遠的故鄉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