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提諾拾起了柏拉圖的古老理想,
企圖打造一座哲人之城,這場崇高的實驗是在羅馬皇帝的授意下進行的...
但是,羅馬元老院卻因為忌憚這個理想中的智者聯邦最終可能會取代整個帝國,而從中作梗使其功虧一簣,
不可一世的羅馬就這樣愈走愈遠,
直到帝國迎來滅亡。
• • •
在柏拉圖逝世將近七百年後,世界上最偉大的新柏拉圖主義者普羅提諾(Plotinus)和羅馬皇帝加里恩努斯(Galienus)正一邊下棋、一邊討論著一個重大的國家問題。
這位羅馬皇帝不是什麼博大精深的思想家,但他也的確非泛泛之輩,一直對柏拉圖的思想心懷憧憬的他經常向普羅提諾這位偉大的哲學家與神秘主義者諮詢意見。在友誼的鼓舞下,普羅提諾決定向皇帝吐露自己其實一直想要打造一座哲人之城的夢想。
這實在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他們其中一人對世界的未來抱有最崇高的願景,另一個人則擁有能夠將其付諸實行的權力。
在距離羅馬不遠的坎帕尼亞(Compania)有一座已經渺無人煙的古城,它在人為的破壞與歲月的摧殘下早已化為一片廢墟;普羅提諾希望將這個地方重建成一座歡迎所有賢哲之士的新城,他既公開也私下向人們募集資金,要在這裡重頭開始打造一個高貴的社區,其將遵循柏拉圖在他的著作中闡述的律法來進行管理,同時為了紀念這位偉人,這座城市將被命名為柏拉圖城(Platonopolis)。
據普羅提諾表示,這個計劃不僅將為智者帶來榮譽、賦予皇帝不朽的名聲,更會成為羅馬帝國永遠的驕傲。加里恩努斯立刻被如此崇高的計劃所打動,但是羅馬元老院卻對這個構想感到十分懷疑與震驚。在他們看來,這一切只意味著知識精英即將威脅到財富精英的地位!這座哲學之城最終甚至可能會取代整個帝國。哲學家一直以來都是那些自以為是的人們的眼中釘,而羅馬恰恰是最不可一世的帝國,最後它就這樣一步步邁向了滅亡。
加里恩努斯現在總算意識到,並不是所有事情都由皇帝一人說了算;一些有權勢的貴族私下向他捎了話,告訴他如果堅持一意孤行要推動建立哲人之城的計劃,到時他們恐怕就得另立一位更務實的新君了。最後,普羅提諾與皇帝只能在切磋棋藝之餘,繼續在皇室的私人空間裡透過言談來想像他們夢想中的哲人之城,而羅馬卻在自取滅亡之路上愈走愈遠。
直到近代以前,這是歷史上最後一次有人認真嘗試想要在塵世生活中給予智慧用武之地。智者是天生最適合做統治者的一群人,但他們的聲音卻幾乎不曾被認真聆聽;往往得要等到他們死後,人們才會開始注意到他們生前說過的話。柏拉圖在今天就是如此,他的言語在本世紀甚至比在古雅典還要更加震古爍今。
這些年來的世事變遷正使人們日漸深刻地意識到,戰爭所摧毀的不只是一個國家的經濟與政治結構,而是還包括了決定一個帝國是否真正能夠長久的文化與知識財富。無數偉大的圖書館在現代戰爭的蹂躪下淪為焦黑的廢墟,擁有五千年歷史的藝術珍品因為戰火毀於一旦,同樣致命的還有必然伴隨軍事侵略而來的殘酷掠奪和大肆破壞。這實際上是征服者與被征服者雙輸的局面,因為他們的後代子孫從此永遠失去了最珍貴的遺產。
是時候該改變這種情況了。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在地球上劃出一個遠離一切紛爭與衝突的地方,並使之成為海納一切知識寶藏的偉大寶地。我們可以在一座不會被人當成戰略軍事目標的島嶼上建造一座集藝術館、圖書館、博物館、大學、實驗室和天文台於一身的城市。這些機構彼此又將統合成一個了不起的學府,它將是一所凌駕在其它所有學校之上的學校,這座城市也將會成為一個知識帝國的首都。或許柏拉圖城仍是最適合這座城市的名字,畢竟正是這位偉人提出了有史以來第一個有關於知識聯邦的構想。
每個國家都可以在危急存亡之秋將他們睿智聰慧、最有資格成為世界公民的人們送到這個社區來。這些人在這裡將可以遠離外界的世事紛擾,過上安穩地生活,既有益自己的人生也造福未來的後代子孫,他們不斷開創的知識成就將成為全人類的財富,使所有的種族或民族獲得裨益。
可以想見,這座哲人之城必將成為眾人所趨之若鶩的對象。世界公民——這個被現代戰爭的恐怖所激發出來的明日之夢——將會先從明哲之士的共同體中產生雛形。藝術不分種族;對音樂的喜好人皆有之;生物學和物理學試圖探究大自然最深處的奧秘。一旦我們認識到詩人、學者和智者所放眼的確實是一個更高尚的世界,他們是我們之中最高貴的一群人,屆時我們就會明白,我們尊重他們,實際上就是對我們自己最大的尊重。
這就是我們今天的教育改革所應該遵循的思路。我們不該指望目光狹隘、崇尚競爭與唯物主義的教育方針能夠孕育出高貴的人。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的無知,唯有智慧,才能使他重新找回自己的神聖財產。
現代世界的宗教精神已經逐漸擺脫由神學和各種教條、教理所設下的桎梏。為了滿足人們日益高漲的需要,現在我們必須提出一個新的靈性真理願景。未來的宗教需要兼容並蓄科學、藝術、文學、政治以及社會學的精萃。所謂的靈性並不是指對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的盲信,而是懂得如何去明智地運用已知且可取的事物。擁有信仰的人也是懂得該如何過上美好生活的人。褻瀆神靈的人只會為了私利而背棄眾人的福祉。但過去宗教的抽象說教也只有在維繫道德價值的時候才能派上用場。
哲人之城將會為我們帶來一個重新認識宇宙及其與人類之間的關係的機會。如果人人皆有一顆勇於追求智慧的心,屆時世界和平也就不會再遙不可及了。
如今羅馬元老院已經化為亞壁古道(Appian Way)上的廢墟,不幸的是,當年的元老院抗拒未知事物、獨厚私人利益與否定這個世界的需要時的固執也一直遺留到了今天。出於這個緣故,要想從百廢待舉的現代文明開始重建哲人之城,恐怕就跟過去要在坎帕尼亞古城廢墟上建立柏拉圖城一樣困難。
不過,兩者之間還是有一個區別。經過過去一千八百年來的啟蒙洗禮,我們已經比羅馬元老院要更成熟也更明智了一點。現在的教育和科學機構遠比過去只能挨家挨戶或在鄉野間教書的流浪教師要強得多。每個文明世界的國家都有偉大的知識機構正在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它們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與設備,足以面對新時代的挑戰,一個遠大的理想正在激勵著它們,朝著一個前所未有的知識帝國前進。
當柏拉圖夢想著他的智者之國的時候,他特別想要興建一座獻給永生神的神殿,他設想著要在這座神殿中再次豎起那用珍貴的材料打造的支柱,並在上面刻寫下指導人類生活的不朽律法。明哲之士會紛紛聚集到這座神殿,在這裡宣誓他們從此將和平地生活,公正無私地為其他所有人服務。
這個誓言既是智慧的開端,也是鬥爭的結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