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0日 星期六

我們的太陽有意識嗎?

https://www.newdawnmagazine.com/articles/is-our-sun-conscious?v=3a1ed7090bfa


BY ROBERT SCHOCH



我已經研究我們的太陽有好些年了,其中我最側重的便是太陽的不穩定活動(這種不穩定是從人類的角度來說)對人類的發展與文明帶來的影響。經過一番研究,我確信上一次冰河時期在大約公元前9700年的突然結束其實與一次(或一連串)重大的太陽噴發活動息息相關。太陽的活動與地球上的氣候變化擁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係,地球上的生命反過來也會受到氣候變化的深遠影響,人類當然也不例外。


結束了上一次冰河時期的太陽攪動和干擾活動可能一直持續了幾千年,不過太陽在過去八千年裡一直表現得相對穩定,可以說是處於靜止期(註1)。舉例來說,在歷史上有一段所謂的蒙德極小期(Maunder Minimum,1645-1715)期間,太陽幾乎就像是被“關閉”或者說進入休眠狀態(這些都反映在了太陽黑子的數量急劇減少上),於是地球就跟著陷入了“小冰河期”(1500-1860)。


隨著“小冰河期”總算在1859年步入尾聲,這時太陽也“噴發”出了兩次日冕物質拋射(CME),地球也直接受到了隨之而來的太陽耀斑及其它太陽活動的衝擊。這起事件又被稱為卡靈頓事件(得名於觀測到事件發生前的太陽耀斑變化的英國天文學家理查德・卡靈頓〔Richard Carrington〕)。當時由於太陽的活動,全世界都可以看見反常的極光,同時19世紀的那些還十分簡陋的電報系統也因為大量帶電粒子以及地磁風暴的襲來而超載短路了。


從總體上來說,1859年的太陽噴發活動僅僅造成了微不足道的損壞,只是為那些正要使用電報的人們增加了一點不便而已。但如果今天又發生一次卡靈頓級別的太陽噴發活動,那麼結果可完全不能同日而語!區區一次卡靈頓級別的太陽噴發活動就足以破壞全世界的的現代電子產品,讓電腦、電網、網路、通訊裝置、衛星等各種設備通通變得毫無用武之地(註2)。


自從20世紀中葉以來,太陽已經表現出了越來越多躁動、多變且不穩定,就像是陷入“情緒起伏”的行為跡象,這樣的事情自上一次冰河時期結束以來還是頭一遭。在公元前9700年左右爆發並且持續幾千年的那次太陽噴發活動在規模上比1859年的卡靈頓事件要大上了幾個數量級。在比公元前9700年更早以前,其實已經有不少發達的文化——甚至是文明——都正在欣欣向榮(土耳其東南部知名的哥貝力克巨石陣就是一個代表)。公元前9700年的太陽噴發運動,還有隨後由太陽引起持續千年的黑暗時代(或簡稱SIDA,這是內人凱瑟琳・烏莉希〔Catherine Ulissey〕提出的縮寫)直接摧毀了這個早期的文明週期,直到公元前4000-前3000年,文明才在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等地重新萌芽。


倘若我們有幸目睹結束上一次冰河時期的太陽噴發活動再次發生,毫無疑問,這將會是我們的現代科技文明的滅頂之災。我們恐怕將因此重新回到“石器時代”,甚至更糟。為什麼我說更糟呢?因為今天的我們在全球擁有數百座核電廠,一旦卡靈頓級別的災害降臨,就算它的威力不及結束冰河時期的那次太陽噴發活動,那些電力系統也會徹底失靈,冷卻系統和其它核電廠裡的組件也都無法倖免於難,屆時我們要面對的是一場可能比福島核災更慘烈的世界級放射性污染災難,當然還有其它種種現代電子與電氣系統癱瘓後會引發的麻煩(註3)。


在可預見的將來,還有沒有可能再次發生卡靈頓級別,甚至是公元前9700年級別的太陽噴發活動呢?我懷疑是很有可能!我不是在杞人憂天或危言聳聽,因為有證據顯示我們的太陽正在逐漸進入一段起伏不定的不穩定時期(註4)。有些研究人員認為,儘管太陽在過去幾十年來一直十分活躍,可是在近幾年來它已經進入了靜止期。有人甚至聲稱我們可能正邁向另一個“冰河時期”(無論是小冰河期還是大冰河期,註5)。但我個人認為,僅憑我們手上有限的數據,並不足以支持這樣的結論。


有意識的太陽?


在過去幾年裡,內人凱瑟琳・烏莉希一直都在定期追蹤太陽的變化——幾乎到了沒日沒夜的程度。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都可能會從太陽黑子中噴發出來,因此太陽黑子和它們的活躍情形可以成為即時的徵兆,讓我們瞭解是否即將發生大規模的太陽噴發活動,如果這種噴發活動直撲地球而來,這對我們的現代科技社會勢必將是一場大浩劫,要是2012年7月的那次太陽噴發活動真的對著我們來了,前述的悲劇在今天恐怕早已成真。


凱瑟琳經常告訴我,本來應該非常活躍的太陽黑子居然反常地減輕了自己的活動強度,使得產生的耀斑也相應變小,甚至是在它們本應朝著地球撲來的時候出現短暫的休眠、停機現象。然後,當它們移動到太陽的側面和背面的時候(就像地球繞太陽旋轉;太陽自己也繞著一個軸心旋轉,所以地球自然也是在繞其旋轉),同一批太陽黑子卻又會重新開始活躍,大大增加活動的強度。這就好像是太陽知道地球的存在,並且一直在設法要避免將重大的太陽噴發活動(不管是太陽閃焰、CME還是其它噴發物)直接噴向我們。


凱瑟琳並不是唯一注意到這種奇怪現象的人(註9);還有其他人也曾各自獨立地觀察到相同的結果,有人甚至曾打趣說,我們的太陽一直有意在保護我們免受重大的太陽噴發活動傷害。打個比方,這就好比有個人想打噴嚏,於是他趕快用力先將噴嚏摀住,好轉身過去以免對著別人打出來。


僅憑這一點就說我們的太陽是有意識的未免也太過武斷,不過還有其它證據。太陽是一顆相當典型的恆星,可是它卻表現出了很多難以套用標準物理學解釋的異常星體行為。


正如物理學家格雷戈里・馬特洛夫(Gregory Matloff,紐約科技大學)所指出(註10),很多星體其實都沒有以符合基於牛頓重力公式的標準理論的方式運動。星體通常圍繞它們所在星系的中心移動,標準理論認為越是靠近星系中心的星體,在轉速上就應該比更遠離的星體要快(好比水星繞行太陽旋轉的速度比土星更快)。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總之,離星系中心較遠的星體反而移動得比較近的星體要快;這簡直就像是所有的星體都被安裝在一個巨大的轉輪上。另一個標準理論無法解釋的難題是,(根據我們最好的觀測結果)星系團的質量實際上並不足夠在重力的牽引下彼此聚集在一起。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暗物質”這個概念就被引入了。簡單來說,按照這個理論的支持者的說法,暗物質構成了這個宇宙的絕大部分,而它除了對可見物質與輻射產生的重力作用之外,基本上是無法觀測到的。所以,暗物質被認為是可以解釋星體與星系團的異常現象的解答。


星星擁有自己的意志嗎?


其實還有另一種解釋也可以解答星體的異常行為,而且這種解釋無需訴諸那根本無法偵測的暗物質:星星其實也擁有自己的意識。格雷戈里・馬特洛夫曾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定義“一個擁有自主性的東西就是有意識的實體——它必須擁有足夠的自我意識,可以決定是否要採取(或不採取)特定的行動。”所以,“一顆有意識的星體可以決定要不要改變自己的運動,加入圍繞其星系中心的浩瀚群星之舞。這樣的星體並不需要人類這種程度或像神一般的意識,它們只需要簡單的羊群本能就夠了(註11,類似於一起悠游的魚群或ㄧ同翱翔的鳥群),用這種方式來解釋它們的異常行為,難道不是比訴諸暗物質要簡潔得多嗎?


馬特洛夫還討論了幾種可能的機制,星體或許就是透過這些機制來展現自己的意志並有意識的改變運動軌跡。其中最合理的機制便是恆星自身發出的物質射流。年輕的恆星會發出強烈的物質射流,一般是雙極但不一定是對稱的。年輕的恆星可以利用自己發射出的不對稱射流來改變和調整運動軌跡,至於像我們的太陽這種成熟的恆星則是會噴發由帶電粒子構成的“太陽風”。太陽風在不同方向上的強度變化都有可能改變恆星自身的移動路徑。有一點必須注意的是,如同馬特洛夫所言,這種軌跡改變對於一顆擁有數百萬甚至數十億漫長壽命的恆星(我們的太陽據估已有五十億歲了)而言十分“意義重大”,但對我們來說卻只是微不足道、幾乎察覺不到的小小變化而已。這種主張太陽可能在利用射流和太陽風來展現自己的意志與自主的想法,也同時牽涉到了另一個臆測,那就是我們的太陽或許一直在有意避免把自己的噴發活動徑直噴向地球——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太陽想必也可以決定是否要在某個時間點對地球發出強烈的噴射。上一次冰河時期在公元前9700年的結束會不會就是這樣的結果?還是說,當時的太陽噴發活動僅僅只是一樁“意外事故”?


馬特洛夫還提出另外兩種可能被我們的太陽或其它任何恆星用來改變運動軌跡的機制:(1)通過電磁輻射的壓力變化,包括恆星發出的可見光(2)通過精神力量。電磁輻射壓力看起來似乎是比較有可能的一個,雖然目前還未有任何研究模擬過要改變一顆恆星的運動軌跡需要動輒多大的變化。電磁輻射的變化也可能被恆星運用於其它目的,譬如互相交流。心靈力量(也稱念力或強物意識〔mind-over-matter〕)已經被證明確實存在於例如人類這樣的有機生命身上(註12)。星體是否也能夠擁有心靈力量在目前尚不得而知——儘管我個人認為沒有任何理論上的理由可以否定它們有能力如此。


可是,太陽跟其它星體畢竟稱不上是生物,至少不是像我們這種碳基生命,這樣它們怎麼可能擁有意識呢?認為意識與意志(至少在自然界裡)只為碳基生命所獨有是一個不盡然正確的常識(有很多常識或“常理”其實根本都站不住腳),更有許多人只將意識侷限在所謂“發達”的生命身上,像是脊椎動物、哺乳動物,甚至有人堅持唯有人類擁有意識。即使如此,依然有不少研究人員主張意識可能存在於量子層面,而且它並不是像我們自己這種令人熟悉的有機生命才獨有的權利。


舉例來說,英國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牛津大學)和麻醉學家斯圖爾特・哈默洛夫(Stuart Hameroff,亞利桑那大學醫學中心)一起提出了一套有條有理的客觀化約論想要解釋意識的產生。簡而言之,他們主張是一連串精密的量子活動(波函數坍塌)造就了意識、選擇或決策的能力以連貫且有序的方式誕生(註13)。根據這樣的條件,那些星體的確也有可能孕育意識。確實,在更為基本的層面上,意識可能根本是內在於物質並且彌漫在整個宇宙中——雖然大部分這些有意識的存在採取的是“生物體”以外的其它存在形式,所以作為碳基生命的我們當然就很難察覺到存在於其它物質形式身上的意識。物理學家馬斯克・泰格馬克(Max Tegmark,麻省理工學院)曾暗示意識或許其實是一種“物質狀態”(他稱之為“感知器”〔perceptronium〕)——也許這就是我們的太陽,甚至是更普遍的其它星體所具有的物質狀態。


太陽的“無心之過”


還有另一項可能與有意識的太陽這個概念有關的發現是,太陽的活動模式似乎與地球上的地震也有關係(註15)。此外,地震與諸如氣旋活動等重大的大氣干擾也呈現出了相關性(註16)。假如我們的太陽擁有意識,它是否也會有意識地影響我們星球上的風暴活動、天氣模式與地震活動?還是說,這些看似與太陽有關的現象,對太陽來說只不過是一種“無心之過”?太陽有時是否會忘記自己對地球的影響,就好像我們在無意間消滅細菌或踩壞蟻窩一樣?


回顧起那些古老的傳統和信仰,我們可以發現很多過去的文化都將太陽與星星視為有意識的實體——這幾乎也是占星學的基礎。眾神被認為與星辰相連(包括現在被我們歸類為行星的天體),古埃及人(這僅是其中一個例子)更渴望能在死後升天與太陽及星辰合一。柏拉圖也在《蒂邁歐篇》(Timaeus,前360)中寫道:“當祂(造物主)把一切都造好後,他讓靈魂與星星的數量相等,並為每顆星星分配了一個靈魂...”(註17)


依據這些想法,內人凱瑟琳推測也許當人類死亡時,被釋放出的氫(氫可以攜帶信息,許多人懷疑氫或許是意識的基本要素)至少會有一小部分逃逸到太空,然後它們就在那裡聚積成雲,並在重力的牽引下坍塌、壓縮,最終形成恆星——而這些恆星仍然可能保留著逝去的生命釋放出的氫中保有的意識信息。這麼說起來,或許我們每個人(可能還包括所有生物)都有可能會重生成為恆星。當然,這是一個高度臆測性的理論(註18),但如果我們可以證明我們的太陽和其它星體的確有意識,這確實會讓(也許在歷經地球上的多次投胎以後)我們的意識終將與太陽及其它星體合而為一的想法顯得不是全無道理。


說到這裡,有人可能會覺得我已經從“科學”一頭栽進“科幻小說”裡去了,但說實在話,我自己更喜歡的說法是“理論科學”。所以,我們可以從這一切得出什麼結論呢?我們的太陽真的擁有意識嗎?儘管目前尚未有證據能明確證明我們的太陽及其它星體擁有意識,但我還是認為我們不應該輕易否決這種可能性。事實上,若太陽和星星真的有意識,這反而可以解決許多按照過去的標準理論難以自圓其說的“異常現象”。


____________________

Footnotes

1. S. K. Solanki, I. G. Usoskin, B. Kromer, M. Schüssler, and J. Beer, 2004, “Unusual activity of the Sun during recent decades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11,000 years”, Nature vol. 431, 1084-1087; G. Usoskin, S. K. Solanki, and G. A. Kovaltsov, 2007, “Grand minima and maxima of solar activity: new observational constraints”,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vol. 471, 301-309.

2. For more detailed discussion of the topics in this paragraph, see: Robert M. Schoch, Forgotten Civilization: The Role of Solar Outbursts in Our Past and Future, Inner Traditions, 2012.

3. See Note 2.

4. See Notes 1 and 2.

5. Anonymous, 2015, “Diminishing solar activity may bring new Ice Age by 2030”, available at astronomynow.com/2015/07/17/diminishing-solar-activity-may-bring-new-ice-age-by-2030/, article dated 17July 2015, accessed 29 October 2016; Zoë Schlanger, 2015, “An atmospheric scientist explains why that ‘mini ice age’ is bogus”, available at www.newsweek.com/mini-ice-age-bogus-global-cooling-climate-change-354632, article dated 17 July 2015, accessed 29 October 2016; Michael J. I. Brown, 2015, “The ‘mini ice age’ hoopla is a giant failure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available at phys.org/news/2015-07-mini-ice-age-hoopla-giant.html, article dated 24 July 2015, accessed 29 October 2016.

6. See Notes 1 and 2.

7. NASA, 2014, “Near Miss: The Solar Superstorm of July 2012”, available at science.nasa.gov/science-news/science-at-nasa/2014/23jul_superstorm, article dated 23 July 2014, accessed 29 October 2016; Jason Samenow, 2014, “How a solar storm two years ago nearly caused a catastrophe on Earth”, available at www.washingtonpost.com/news/capital-weather-gang/wp/2014/07/23/how-a-solar-storm-nearly-destroyed-life-as-we-know-it-two-years-ago/, article dated 23 July 2014, accessed 29 October 2016.

8. Solar Cycle 24, which began in 2008; this is the twenty-fourth cycle of magnetic polarity changes and minima to maxima to minima in sunspots since astronomers began systematically recording and numbering such cycles, starting in 1755. The average solar cycle is about eleven years in duration.

9. This apparent phenomenon is also noted in Ben Davidson, Observing the Frontier: Eyes Open, No Fear, 2015, Space Weather News, LLC, 68-71.

10. Greg Matloff, 2012, “Stars That Wander, Are You Bright: Are Stars Conscious?”, available at www.baen.com/starsconscious, article dated 2012, accessed 29 October 2016; see also, Gregory L. Matloff, 2012, “Star Consciousness: An Alternative to Dark Matter”, available at www.centauri-dreams.org/?p=23203, posted 13 June 2012 by Paul Gilster, accessed 29 October 2016; Greg Matloff (introduced by Paul Gilster), 2015, “Greg Matloff: Conscious Stars Revisited”, available at www.centauri-dreams.org/?p=33995, dated 18 September 2015, accessed 29 October 2016.

11. Matloff quotations from www.baen.com/starsconscious, accessed 29 October 2016; italics in the original.

12. See discussion, articles, and references in: Robert M. Schoch and Logan Yonavjak, The Parapsychology Revolution: A Concise Anthology of Paranormal and Psychical Research, Tarcher/Penguin, 2008.

13. See my discussion of their work in: Robert M. Schoch, 2014, “Life, Death, and Raymond: Exploring the Nature of Death and Consciousness”, Darklore, vol. 8, 189-212.

14. Max Tegmark, 2015, “Consciousness as a State of Matter”, available at arxiv.org/abs/1401.1219 and arxiv.org/pdf/1401.1219v3.pdf, accessed 29 October 2016 (original paper dated 6 January 2014, revised version of 18 March 2015 consulted).

15. See, for instance, the following works and also references cited therein: John F. Simpson, 1967, “Solar activity as a triggering mechanism for earthquakes”,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vol. 3, 417-425; A. Zátopek and L. Krivsky, 1974,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eteorological microseisms and solar activity”, Astronomical Institutes of Czechoslovakia, Bulletin, vol. 25, no. 5, 257-262; A. L. Morozova, M. I. Pudovkin, and T. V. Barliaeva, 2000, “Variations of the Cosmic Ray Fluxes as a Possible Earthquake Precursor”,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 vol. 25, 321–324; S. Odintsov, K. Boyarchuk, K. Georgieva, B. Kirov, and D. Atanasov, 2006, “Long-period trends in global seismic and geomagnetic activity and their relation to solar activity”,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 vol. 31, 88–93; Jean-Paul Poirier, Jean-Louis Le Mouël, and Vincent Courtillot, 2009, “Microseismicity, meteorology and the solar cycle”, Académie des Sciences, Comptes Rendus Geoscience, vol. 341, 977–981; Jeffrey J. Love and Jeremy N. Thomas, 2013, “Insignificant solar-terrestrial triggering of earthquakes”,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vol. 40, pp. 1165-1170; Mikhail Kovalyov and Selena Kovalyov, 2015,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smic rays, solar activity and powerful earthquakes”, available from arxiv.org/abs/1403.5728 and arxiv.org/pdf/1403.5728v2.pdf, accessed 29 October 2016 (original paper dated 23 March 2014, revised version of 10 February 2015 consulted); Ben Davidson, Kongpop U-yen, and Christopher Holloman, 2015, “Relationship between M8+ Earthquake Occurrences and the Solar Magnetic Fields”, New Concepts in Global Tectonics Journal, vol. 3, no. 3, 310-322. Interestingly, various seismic events on our Moon (moonquakes) are apparently correlated with, or triggered by, some phenomenon or phenomena outside of our Solar System; see Cliff Frohlich and Yosio Nakamura, 2006, “Possible extra-Solar-System cause for certain lunar seismic events”, Icarus, vol. 185, 21–28. If this is true, it suggests the possibility that in at least some cases phenomena on our Sun and earthquake activity on Earth (as well as moonquakes) may be correlated with each other because both the Sun and Earth (or Earth-Moon system) are responding to common phenomena outside of our Solar System, or perhaps the Sun is responding to something from outside the Solar System and then causing effects on Earth (and presumably on other planets and bodies in our Solar System as well). Such studies are still in their infancy.

16. See discussion in: B. Davidson, Observing the Frontier [see Note 9].

17. R. D. Archer-Hind, The Timaeus of Plato, edited with Introduction and Notes, London and New York: Macmillan and Co., 1888, 141 and 143.

18. Discussed further in: Forgotten Civilization [see Note 2], 255-259.


羅伯特・舒赫博士(Dr. Robert Schoch)擁有耶魯大學的地質學與地球物理學學位,並自1984年以來一直擔任波士頓大學的全職教授。舒赫博士曾在20世紀90年代初針對獅身人面像進行地質分析,結果表明它的建造年代比傳統認為的公元前2500年還要早上數千年,他本人也因為這項研究聲名大噪。更多資訊可以參見他的個人網站:www.robertschoch.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