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與業力法則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實現最崇高的目標-涅槃的手段。所有的生命最終都要邁向生命的頂峰,也就是精神實體自己。隨著肉身的循環已盡,並且人格也已實現了各自的命運之後,生命的循環便可以說是終於走到了盡頭。
里斯・戴維斯教授(Rhys-Davids)對涅槃的定義是人格三火的熄滅。這三火分別是貪慾火、執著火與依戀火。北傳佛教徒耐心地等待自己最後可以從物質存在中解脫,他樂於解開剪不斷理還亂的生命纏結,希冀能夠達到無我,他以ㄧ無所是來渴望無所不是。
篤信神與個人意識永恆的西方人很難從這種東方思想找到慰藉和寧靜。在西方人眼裡,佛教教義顯得十分消極,但是東方其實在征服、掠奪以及掌控權力這方面有著更為淵源流長的歷史。東方已經發自內心體認到世俗的權勢是多麼虛妄又無常,東方的和尚已經看破紅塵,全神專注在真實不虛的法則,並從中找到生命的安寧真諦。
涅槃在普羅大眾的心中並不是什麼十分緊迫的事。它是得要經過漫長發展以後才能取得的成就,其遠遠超乎了普通人的能力所及。羅漢以打坐的姿態享受涅槃,不過“施主”念茲在茲的只有該如何過上好日子,而不是去遐想什麼最終極的境界。
一本探討輪迴與業力的書之所以得要討論涅槃的理由很簡單,因為要想過上有智慧的生活,那首先肯定得要有對生活真正意義的理智認識。只要我們仍舊相信天堂與地獄,那就永不可能順行法則而為。只要我們還以為死後會跨過珠光寶氣的大門進入黃金之城,那便永遠無法全面地去思考生命,或是真正認識自己。我們必須抉擇,好確定自己有足夠的智慧去放棄天堂的妄想、堅持涅槃的真理。涅槃意味著一切變化的終結;這是崇高的哲學知識最終必然引向的結果。這實際上才是精神實體真正的模樣,也就是一塵不染又無比純粹。這是一種純然的自然,是已經完全徹悟存在意義與使命後的終局。
除非能夠對人最終將要走向何方作出合理的說明,不然輪迴與業力學說根本毫無意義。根據藏人的觀念,人格在肉身死亡後會進入西方極樂世界,這是一片屬於五方佛的風光明媚之地。受福蔭的死者可以無憂無慮地在極樂世界的花園裡悠哉漫步。
這其實與早期基督教會的天堂觀相去不遠。神學家希望我們相信,善良的靈魂可以在一片美麗而富足的神秘之地安享天年。埃及人相信的亞盧花園(Aaru)也是這麼一回事,後來的希臘人同樣相信所謂的至福樂土。類似的還有瓦爾哈拉(Valhalla),北歐的英雄都在這裡把酒言歡;紅種人的天堂獵場(Happy Hunting Grounds)則是印第安勇士可以在天堂裡築起圓錐形帳篷並且網羅圍捕幻影的地方。
其實這些都只不過是生命陷入沉睡或死亡後的過渡狀態,絕不應該被以為是最終的境界。它只是由善業所形構的世界,是善念造就了這個幸福的安寧之地、蒙福之島。
世上的任何宗教體系都無法對涅槃作出準確的描述。可以說它是對天父的回歸,是超脫幻象的偉大酋長們(sachems)的落葉歸根之處,或者也可以說它是一個有去無回的地方。涅槃完全不是什麼轟立在星光璀璨的太空中的金圓頂因陀羅宮殿,埃及的密室之神往往一邊站得直挺一邊用一根手指貼著自己的嘴唇,這是非常恰如其分的對偉大奧祕的象徵。人也許會從天再次返回塵世,但是涅槃卻絕對沒有回頭路。
說精神實體進入了涅槃也不對。實現涅槃意味著人格回歸實體本身無所侷限的意識。涅槃也不該被等同於進化的終結,因為成長仍然會持續下去。屆時精神實體的確不會再造化人格,但隨著下一次偉大的生命之輪再次到來,精神實體便會再進行另一種類型的造化,並通過不同的方式繼續實現成長。所以,涅槃代表的是精神實體的人格造化之旅的結束。
在藏人的宇宙論中,隨著世界之輪來到尾末,一切人格終將緩緩步向消逝。到那時世間只會剩下成就者(siddhas),這可說是對涅槃的象徵性描述。聖人的成就是超凡的美德,它們會通過重生的過程被轉移給精神實體,並依此獲得永存。但到了最後,即使是成就者也必須進入長眠,乘著他們的神秘之舟飄洋往深淵,那也是人格的缺席之地。真正恆常不滅的只有本初佛(Adi-Buddha),也就是位在深淵之上、時刻沉思的精神實體。在那裡不再有任何軀體,有的只剩下靜默與自我。本初佛是一切凡軀的崇高之主,他擁有無比的內省;其力量與潛能都蘊含在主體自身之中,他並以冥思牽引著自己的內心。透過這樣的冥思,一切逐漸消逝。自我於是變得非我,接著剩下的就只有寧靜。
隨著下一次進化循環的開始,自我的眼睛會再次張開,同時涅槃也要宣告結束。原本不斷流逝的時間在進入涅槃後變成了永恆,現在永恆又要再次變成時間。身為經驗之主的本初佛將撥動新的轉輪,啟動下一次的生命之輪。舊有的世界、舊有的人格、舊有的歡樂和悲傷都要遠去,新的規律與新的法則也開始主宰新的化身。在這嶄新的劫(manvantara,世界之輪)中,本初佛的新面孔將會引領虛空的新生世界開始進化。原來的人類已經一去不返,只有永恆的心靈仍然存留著這份記憶。我們恐怕沒有機會替將來嶄新的造物命名,但它們就像人一樣也會有開始與結束,而且唯有精神實體可以在所有這些變動中依舊恆常不變。因此,印度人以金線來稱呼精神實體,因為正是它把命運與靈魂、世界與眾生像串珠一樣全部串連在一起。
大部分的東方主義者都沒有真正認識涅槃。他們以為這只是一種遠遁,是要逃離存在、逃向虛無。只有那些真正開悟的人,比如佛陀,才明白這其實是一個秩序的結束。他們非常明白唯有在已知之物皆以消逝的情況下,才有開顯餘下的未知之物的餘地。
享有長生不老的不是人,得已綿延不絕的也不是人格。擁有如此殊榮的僅有精神實體,它從不斷造化的人格中替自己汲取經驗。只有精神實體才是永垂不朽;也只有實體能夠忍受在無限時空中反覆發生的一切變化。作為經驗的點滴,人格終究只是實體的一部分,而不可能獨挑大樑。人格純粹是經驗的單元,使實體得已在天長地久的冥思過程中逐漸豐富自己。
輪迴與業力都是偉大的法則、無可辯駁的真理。一旦徹悟了這些法則,人便能克服其天生的自我執著,並認識到這一切都是為了精神實體而非自己而活。數以百計的人格紛紛貢獻了他們的一份力,實體在這般滋潤下最終將造化出一個集諸般前世的美德於一身的人格,這便是最崇高無上的化身,也是世界的導師。待實現了這崇高的化身後,實體就可以將這個人格還返給自己,人類的進化至此也終於告一段落。
我們全部都是這個計劃的一份子。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的每個人格皆為不斷進行造化的精神實體的有形代表,它高高在上,一直在靜靜地等待時機成熟。我們每一個人格都在了畢上一個人格的期許,也正是後者造就了現在的我們。反過來說,我們其實也是在構築自己在下一世的生命與經驗,這就是輪迴與業力哲學的真諦;在我們的最後一個人格終於悟道的那一刻,便是生死之輪停止轉動之時。
【全書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