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
・1895-“地質學家認為世界可能會再次陷入冰河時期。”——《紐約時報》
・1902-“消失的冰川...持續不斷的惡化,這意味著這一切最後都要完蛋...這是斬釘截鐵的科學事實。”——《洛杉磯時報》
・1912-“施密特教授警告我們,冰河時期正在朝著我們迎面而來。”——《紐約時報》
・1923-“科學家聲稱北極冰層最終會吞噬加拿大”-泛太平洋科學大會美國代表,耶魯大學的格雷戈里教授如是說——《芝加哥論壇報》
・1923-“近年發現的太陽熱度變化與冰川南移引起了人們對新冰河時期可能即將到來的猜測。”——《華盛頓郵報》
・1924-“麥克米蘭教授發表了關於新冰河時期的報告。”——《紐約時報》
・1929-“大多數地質學家都認為世界正在變暖,而且這個情況還會繼續下去。”——《洛杉磯時報》
・1932-“如果這些都是真的,那麼十分可信的是,我們正身處在冰河時期的邊緣。”——《大西洋》雜誌
・1933-“美國遭遇了自1776年以來的最高溫度;溫度線記錄了二十五年來的上升趨勢。”——《紐約時報》
・1933-“...廣泛且持續的偏暖氣候趨勢...我們的氣候是否正在發生變化?”——聯邦氣象局《每月氣象回顧》
・1938-因為人類排放二氧化碳使得地球變熱而造成的全球暖化,“除了能夠提供更多熱能與電力之外,還可以多種方式對人類有所裨益。”——《皇家氣象學會季刊》
・1938-“專家們對二十年來的溫度上升趨勢感到困惑不解...芝加哥更是在全球上千座城市中首當其衝,這些城市都將受到氣候變暖這一神秘趨勢影響。”——《芝加哥論壇報》
・1939-“那些聲稱冬天變得比他們還是男孩時更熱的老人是對的...氣象專家表示,至少目前可以確定,世界正在變暖。”——《華盛頓郵報》
・1952-“...我們瞭解到,在過去半個世紀中,世界正在逐漸暖化。”——《紐約時報》
・1954-“...冬天變得越來越暖活,夏天越來越乾燥。冰川在消融,沙漠日益擴大。”——《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
・1954-“溫熱的氣候將來有一天可能會消失。”——《財富》雜誌
・1959-“北極的新發現尤其能夠支持全球暖化理論。”——《紐約時報》
・1969-“...北極冰層正在變薄,北極冰洋恐怕會在十年或二十年之內變成一片公海。”——《紐約時報》
・1969-“假如我是賭徒,那我一定會押注英國到了2000年時將不復存在。”——保羅・埃利希〔Paul Ehrlich,美國生物學家,以1968年的《人口爆炸》〔Population Bomb〕一書積極宣揚人口控制而聞名——譯注〕
・1970-“...穿好你們的長褲,所有嫉冷如仇的傢伙-最壞的時刻正在慢慢逼近,目前還看不到任何轉圜餘地。”——《華盛頓郵報》
・1974-“過去四十年來的全球氣溫不斷在下降。”——《時代》雜誌
・1974-氣候變遷的卡珊卓們〔古希臘女先知——譯注〕現在越來越擔憂,因為他們研究的氣候畸變可能是另一次冰河時期的預兆。”——《華盛頓郵報》
・1974-“就目前的降溫趨勢來看,許多氣候學家都同意這的確是一個壞消息。”——《財富》雜誌
・1974-“即使是最樂觀的專家也認為,眼下的氣候變遷將會導致主要作物歉收...大規模飢荒,或許還有無政府狀態以及暴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紐約時報》
・1975-“科學家思考全球氣候變遷的原因;重大降溫恐怕已無可避免。”——《紐約時報》
・1975-“新冰河時期的威脅現在足以與核戰爭並列,它們都可能是造成人類大量死傷與痛苦的禍首。”——《國際野生動物》雜誌
・1976-“即使是美國的農場也可能受到降溫趨勢影響。”——《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
・1981-全球暖化“幾乎是史無前例。”——《紐約時報》
・1988-“我想得出三個主要結論。第一,從儀器測量可知,1988年的地球比以往任何時刻都還要更加溫暖。第二,全球暖化現在已十分明顯,我們可以肯定地將其歸咎於溫室效應。第三,我們的電腦氣候模擬同樣表明,溫室效應已足已開始影響夏季熱浪等極端事件的概率。”——詹姆斯・漢森(Jim Hansen)
・1989-“一方面,我們身為科學家在道德上受科學方法束縛,這意味著我們必須說出真相,全部的真相——包括所有的疑問、警告和假設。另一方面,我們除了是科學家之外也是人類。與大多數人一樣,我們希望看到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因此我們才為避免潛在的災難性氣候變遷發生而持續努力。為此,我們勢必要獲得世人的支持,我們得吸引公眾的想像力。這當然得依靠媒體的勤奮報導,所以我們必須提供嚇人的場景,作出簡明扼要地陳述,並且不要就我們自己可能會抱有的任何疑問來長篇大論。我們經常發現自己深陷在沒有任何公式能夠解決的‘雙重道德束縛’,我們每個人都得要在成效與誠實之間找到平衡點,我個人自然希望兩者兼顧。”——史蒂芬・施奈德(Stephen Schneider)
・1990-“我們必須解決全球暖化問題。即使全球暖化的理論有誤,我們所做的事仍然是正確的——不管是就經濟還是環境政策而言。”——參議員蒂莫西・沃思(Timothy Wirth)
・1993-“許多科學家擔心,全球氣候變遷可能會造成氣溫與降雨方式的改變,進而為農業帶來充滿不確定性的後果。”——《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
・1998-“無論(全球暖化)是不是謊言連篇...氣候變遷(提供了)為這個世界實現正義與平等的絕佳機會。”加拿大環境部長克莉絲汀・斯圖爾特(Christine Stewart),《卡爾加里先驅報》
・2001-“科學家們已不再懷疑全球暖化是否正在發生,也幾乎沒有人會質疑人類至少得為此負一定的責任這一事實。”——《時代》雜誌
・2003-“在公眾和決策者都還沒有意識到全球暖化問題,還想要考慮‘合成燃料’、頁岩油跟瀝青砂的時候,著重強調極端的情況想必是適當的。”——詹姆斯・漢森
・2006-“我認為過分誇大事實的危險性很合情合理,這樣公眾才會願意聆聽解決之道,以及明瞭我們多麼有希望能直面這場危機。”——阿爾・高爾
・2006-“對於地球在過去一個世紀中是否在變暖根本無需爭論。地球總是在變暖或變冷,至少是十分之一度...”——MIT氣候教授理查德・林岑(Richard S. Lindzen)
・2006-“我們從根本上忘記的是簡單的小學科學。氣候一直都在變化。溫暖或涼爽...永遠不會穩定。如果氣候真的穩定下來,那麼這可是很有趣的科學現象,因為這會是四十億年來頭一遭。”——倫敦大學生物地理學名譽教授菲利普・斯托特(Philip Stott)
・2006-自1895年以來媒體一直在四個不同的、有時甚至是重疊的時期內此一時彼一時地宣揚全球暖化和寒化的危言聳聽。從1895年到20世紀30年代,媒體總是在嚷嚷冰河時期已經為期不遠。從20世紀20年代到60年代,他們又開始警告全球暖化。接著從20世紀50年代繼續到70年代,他們又繼續宣稱我們將迎來冰河時期。所以如今的全球暖化論調又來到了第四階段,這一切都可以追溯自從過去百年來開始的氣候變遷恐慌。”——參議員詹姆斯・英霍夫(James Inhofe)
・2007-“最近我(以全球暖化謬論為題)發表了一次演講,有三名加拿大政府官員,也就是環境部的人也到場出席,他們跟我說:‘我們都同意你的高見,但基於工作上的理由,我們實在不宜公開談論這些問題。’所以現在才會產生這麼一個龐大的產業,牽涉了數十億美元的政府資金還有無數仰賴它生活的人們。”——蒂姆・鮑爾博士(Dr. Tim Ball)
・2008-“儘管他違反了NASA對於氣候預測的官方立場(即,目前我們對氣候變遷及人類對其的影響的瞭解都還十分有限),但他卻從來沒有被封口。因此,當漢森在1988年出席國會宣揚全球暖化的時候,他實際上使得NASA感到相當尷尬。”——NASA的退休氣候研究計劃成員約翰・席恩博士(Dr. John S. Theon)
・2009-“氣候變遷:冰層融化將會引發自然災害狂潮。在下週的倫敦舉辦的會議上,科學家準備要警告世人注意地震、雪崩和火山爆發,因為大氣變熱且地質條件也發生了變化。甚至連英國也可能遭遇海嘯打擊——‘不但海洋和大氣將反撲我們,帶來烘烤般的溫度、更強大的暴風雨與洪水,就連我們腳底下的地殼似乎也在蠢蠢欲動,’倫敦大學危害研究中心教授比爾・麥奎爾(Bill McGuire)表示說。”——《衛報》
・2010-“全球暖化會令包含莫斯科在內的東歐地區溫度上升五度,東亞地區同樣將更為炎熱。雖然不及歐亞大陸,美國東部也會異常溫熱。”——詹姆斯・漢森
・2011-“在華盛頓,‘氣候變遷’已經變成一個避雷針,簡直就像是一個四字魔咒,”——密歇根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安德魯・霍夫曼(Andrew J. Hoffman)
・2012-“科學家相信全球暖化已不可逆轉。‘這是關鍵的十年。如果我們無法在這十年間讓曲線發生改變,那我們可就無法回頭了。’澳洲國立大學氣候變遷研究所執行董事威爾・斯特芬(Will Steffen)說道。”——《路透社》
・2013-“全球暖化的‘證據’正在消失。2013年的颱風季才剛剛結束,這是1960年以來最風平浪靜的五個年份之一。話雖如此,千萬別指望那些在去年大聲疾呼颱風‘證明’了全球暖化的人道歉;暖化主義者從不幹那種事。”——《紐約郵報》
・2014,“氣候變遷:一切比我們想像得還糟。五年前,政府的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發表報告概述了我們這顆星球的悲慘未來。隨著氣候科學家將在2014年呈現新報告的證據,現在邁克爾・佩奇(Michael Le Page)又給出了事情將會雪上加霜的七個原因。”——《新科學家》
to be continue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