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Ozgur Baris Etli
可以推測,位於太陽月亮符號下方的“H”符號應該是在象徵男性與女性的和睦共處,或者說是男神和女神的春之婚禮。考古學家克勞斯・施密特(Klaus Schmidt)堅持這個符號是在表示男性和女性。如前所言,柱子呈現的站姿同時也意味著“新生”或“重生”。
伊南娜是蘇美爾的生育與愛之女神,既主宰天空也支配大地。她賜予人類與自然界復興和繁衍的力量,詩人為她所寫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無疑是她和牧羊人杜穆茲或塔穆茲的神聖婚姻。
在蘇美爾,食糧溫飽全都有賴於土壤是否肥沃。依照蘇美爾人的理解,這是陽性力量所司掌的範圍,這種力量又被蘇美爾人稱為“心之水”。對於哥貝力克的居民而言,收穫莊稼與土壤的肥沃都是同等重要的大事。人類在那時才剛剛開始,或者很快之後就會開始採納農業的生活方式。
塔穆茲與他的妻子的性交被認為會給大地帶來生機。隨著這場魚水之歡行將結束,所有的植物都會成熟開花、動物會交配生嗣,因而生機的綻現十分明顯。因此,這場交歡亦被認為是新一年的開端。
蘇美爾人後來重新將這種神聖的交合確立為皇家儀式與國家盛典,由國王和出身神殿的高貴女士的聯姻來完成。他們每年都會舉辦各種慶典,高貴女士與國王會分別在這些儀式中被當作是女神跟男神。
根據蘇美爾學家穆澤茲・伊米耶・席格(Muazzez İlmiye Çığ),這樣的儀式就是今日土耳其會在春分時舉行的hıdrellez(春季慶典)的起源。土耳其語中的7月-Temmuz亦是來自塔穆茲這個名字。彼此相擁並躺下的伊南娜和塔穆茲也是蘇美爾人常見的藝術題材。
在安納托利亞,這種生育崇拜是以庫柏勒為形象。庫柏勒既被尊為母神,也被認為是月亮女神。人們相信只要庫柏勒高興,大地就能夠重獲豐饒,這就需要她和她丈夫的聯姻——這位丈夫就是男神阿提斯。阿提斯一般被認為是在秋天去世,然後他會像塔穆茲一樣在春天重生。
土壤的產量多寡與肥沃與否都是取決於庫柏勒的心情。據說春天是庫柏勒分娩的時候,她的生育能力也令土壤保持持續豐盈。出於這個緣故,人們時不時就要向庫柏勒獻祭,試圖透過自我犧牲來確保土壤的肥沃。據哈里卡納斯・巴里克西(Halikarnas Balıkçısı)指出,對這位女神的崇拜是一項非常古老的實踐,是一直傳承自久遠的史前。他認為這些母神崇拜在安納托利亞和新月沃土都很普遍。
考古研究在安納托利亞挖掘出了很多分屬不同時期的雙頭雕像。這些雕像又被稱為雙頭女神。根據學者兼科學家瑟瓦・薩基爾(Cevat Şakir),這些雕像是在象徵女神和她的丈夫。
這麼看來,大地母親似乎是自文明誕生以來就一直深受愛戴。土壤的肥沃對維持生命溫飽非常重要,就此而言,死亡、出生、重生應該都是我們人類文明自初始以來即有的重要概念。正因如此,我們可以猜想蘇美爾人的聖婚儀式應該也曾在哥貝力克神殿裡上演過,其乃是我們人類文明的起點。按照克勞斯・施密特的觀點,哥貝力克文化可能曾經影響了蘇美爾和埃及文明。如果是這麼一回事的話,那麼藉由將時鐘倒轉,我們理應可以從哥貝力克新石器時代文化中找到業已成熟的蘇美爾文化元素。
我們可以推測在神殿D的柱子上雕刻的太陽月亮符號,或是太陽月亮的神聖結合其實是在暗示春分與春天的到來嗎?有許多發現與證據皆可證明這種想法並非空穴來風。
Kün-ay(太陽月亮)符號也許是在標誌著大地在春天的重獲生機與大自然的復甦。由於伊南娜和塔穆茲的神聖婚姻在蘇美爾象徵著重生,那麼柱子的太陽月亮符號上方的男性與女性銘刻也應該是代表了男然-女人或男神-女神的結合。這就是說,它可能是在隱喻伊南娜與塔穆茲。神殿D的圓環結構也很可能是在效仿生命的死亡與新生週期。
在神殿D的中心我們可以看見前面提過的兩根柱子。這些柱子可以被看作是生育的象徵,因為它們呈現出了與伊南娜相同的姿勢。兩手相擁在肚臍的雕刻在上面一看即瞭,或許它們還透露了庫柏勒崇拜的起源。這對柱子應該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男神與女神樣本,又或許它們描繪的是雙頭女神。此外,正如施密特指出,沒有太陽月亮符號的第二根柱子倒是多了一對牛角符號。公牛或金牛座的符號自人類文明誕生以來就一直是生育與生殖力的象徵。這個符號似乎也代表了大地母親的子宮,這依然是生育與生殖之意。
再將所有這些證據拼揍在一起後,就很難再以巧合來繼續敷衍了。很明顯,安納托利亞與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生育崇拜都可以在哥貝力克文化中找到端倪。
考慮到男女符號分別代表塔穆茲和伊南娜、太陽月亮符號代表春天降臨與大自然甦醒、柱子上的雙手又代表了出生與重生,很顯然正是哥貝力克巨石陣首先孕育了慶祝宇宙分點跟神聖婚禮的儀式。
或許這就是哥貝力克巨石陣之謎的解答,也是古代世界想要讓我們知道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
References
[1] Burns, C., “The Hidden Secrets Of The Eastern Star”, 1994.
[2] Çığ, M. İ., “İnanna'nın Aşkı: Sumer'de İnanç ve Kutsal Evlenme”, 9th ed., Istanbul, 2014.
[3] Esin, E., “Türk Kozmolojisi'ne Giriş”, Istanbul, 2001.
[4] Etli, Ö. B., “Dünyanın İlk Gözlemevi: Göbeklitepe Tapınağı”, Popüler Bilim Journal, Vol: 229, 2014.
[5] Halikarnas Balıkçısı, “Altıncı Kıta Akdeniz”, 5th ed., Ankara, 2007.
[6] Halikarnas Balıkçısı, “Anadolu Tanrıları”, 10th ed., Ankara, 2010.
[7] Plegge, J., “Turkish Stonehenge: Göbeklitepe”, 2012.
[8] Schmidt, K., “Göbekli Tepe: En Eski Tapınağı Yapanlar”, Istanbul, 200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