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gizadeathstar.com/2025/06/artificial-intelligence-causing-psychosis/
June 30, 2025 / Joseph P. Farrell
____________________
當網友M.I分享這個故事時,我就知道必須得寫一篇文章,因為我們正在目睹的是一場發生在這個社會中的緩慢崩潰。我們或許可以將它稱之為“網路精神病”,這是一系列伴隨網路發展而衍生出的怪異行為,如今它們正在全球四處蔓延。例如,在共產中國,許多年輕人才二十出頭就乾脆躺平了;共產主義的美好願景帶給他們的只有無盡的壓迫,隨著經濟不景氣持續,以及生活在這種專制政權中必然會產生的精神空虛,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足不出戶,只知道張嘴吃飯和打電動,完全放棄融入“社會”。在美國,人們在疫情期間居家隔離,人人都與彼此保持六英尺的距離,還戴著根本沒有用的口罩,直到最近又有了一些奇怪的傳言聲稱,假如有一天網路忽然斷線,很多人可能會直接精神崩潰。
因為網路成癮而衍生的精神病行為現在正在朝著全新的方向惡化,而這次似乎是由人工智慧引起的:
https://futurism.com/commitment-jail-chatgpt-psychosis
情況似乎比聽起來的還要更嚴重:
“正如我們本月初所報導的,如今有許多ChatGPT用戶對這個聊天機器人產生了強烈的迷戀,乃至最終陷入嚴重的心理健康危機,包括偏執、妄想與徹底脫離現實。
這可能會造成非常可怕的後果。就像我們有時會從伴侶、朋友、子女和父母那裡聽到的,人們驚恐地發現,所謂的‘ChatGPT精神病’正在導致婚姻破裂、家庭失和、失業,甚至是讓人陷入無家可歸的境地。
這還不是全部。隨著我們深入追蹤,我們聽到了越來越多令人不安的故事,人們的親人因為沉迷於聊天機器人而被強制送進精神病院,甚至因此入獄。”
最有趣的是,在這些聊天機器人精神病中有一個很特殊的案例,是聊天機器人誘發了——或者該說是引導?——救世主妄想:
“她說,她的丈夫過去從未有過躁鬱、妄想症或精神病史。大約十二個星期前,他開始向ChatGPT尋求幫助,為他的永續農業和建築計劃提供建議;不久後,他逐漸沉迷在與這個聊天機器人的哲學交流,最後更陷入了自以為是救世主的妄想,他認為自己創造了一個真正具有感知能力的人工智慧,甚至‘打破’了數學與物理學的界線,而他的使命就是要拯救世界。隨著他越來越沉迷,他逐漸不再是本來性格溫和的自己,反而成為了一個情緒與行為反覆不定的人,後來更因此丟了工作。他陷入失眠,體重也開始迅速下降。
最後,她的丈夫徹底與現實世界決裂了。意識到情況的嚴重性後,他的妻子和朋友趕緊買了足夠的汽油,好開車載他去醫院。但等到他們買完汽油回來時,一條繩子已經纏在他的脖子上了。
他的朋友趕緊打電話求救,急救人員趕來後將他送進急診室。後來,他被強制送進精神病院。”
然後是另一個案例:
“例如,有一位年近三十的女性,她多年來一直在服用抗躁鬱藥,後來她開始使用ChatGPT幫助自己寫電子書。起初她並沒有特別沉迷,但卻還是很快就陷入了這個精神層面的人工智慧兔子洞陷阱,她開始告訴她的朋友們,她其實是一位能夠傳遞來自另一個維度的訊息的先知。據認識她的人說,她現在已經完全停止服藥,經常顯得焦躁不已,她還聲稱自己只需要觸摸他人就可以為他們治病,‘就像基督一樣。’”
所有這些個案都是在開始使用ChatGPT後才產生嚴重的精神問題,該公司也為此發布了一些樣板化的聲明,並一如既往請了精神病學“專家”來提供建議:
“在被問及與本文有關的問題時,OpenAI發表了一份聲明:
‘我們看見有越來越多跡象顯示,人們正在與ChatGPT建立起深刻的情感聯繫或紐帶。隨著人工智慧日漸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們必須謹慎對待這些互動。
我們知道,ChatGPT正變得比過往的聊天機器人都還要更具互動性、更人性化,特別是對弱勢群體而言,這往往也意味著更高的風險。
我們仍在致力於研究與減少ChatGPT可能在無意中強化或放大的負面行為。當用戶討論涉及自殘和自殺的敏感話題時,我們的模型將鼓勵用戶向持有證照的專業人士或親人求助,並在某些情況下主動提供緊急熱線與相關資源連結。
我們正在積極深入研究人工智慧對人類情感的影響。透過與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合作進行的早期研究的基礎,我們正在開發能夠科學地衡量ChatGPT是如何影響人們的情感的方法,並持續關注用戶的體驗。我們這樣做是為了繼續改進我們的模型在敏感對話中的判斷與回應方式,並根據我們所收穫的反饋來進一步調整模型。’
該公司還表示,往後的模型將會注重提醒用戶人建立健康人際關係與尋求專業幫助的重要性。該公司表示,他們一直在諮詢心理健康專家,並聘請了一位全職臨床精神科醫生,以進一步研究其人工智慧產品對用戶心理健康的影響。”
不過,這篇文章最讓我感興趣的地方是結尾的一段話,它重申了人們對人工智慧的擔憂,比如馬斯克早在幾年前就說過,他很擔心人工智慧將來有一天可能會“轉導”(transduce)——或者說召喚——某種惡意的實體、惡意的“超級智慧”來到這個世上。讓我們回憶一下馬斯克先生的警告:
“在那些被這種匆忙推出的技術所傷害的人眼中,這些破壞在某種程度上簡直就像是故意放任的。”
然後,又有一名女士因為聊天機器人而“失去”了她的丈夫:
“‘...它只會不斷地肯定你的幻想,甚至是反過來向你灌輸更多幻想,讓你越來越沉迷其中,’一位女士表示,她的丈夫因爲太過沉迷於ChatGPT,而幾乎已完全與現實脫節。
‘這就像是第一個沉迷於吃角子老虎機的人,’她補充說。她講述了自己在面對丈夫時所感受到的挫折。她說,他本來一直是個溫柔體貼的人,但自從ChatGPT完全掌控了他的生活後,他就徹底變了一個人。
‘我們努力不去抱怨、強顏歡笑,只想讓一切順其自然,’她說。‘結果情況卻變得更糟了,我真的很想念從前的他,我愛他。’”
我們不禁要問,這一切是否從一開始就是設計好的,事實上,從電腦螢幕的掃描頻率、“藍光”現象到大量精心編程的神經語言程式學,也就是俗稱的大語言模型,這些東西似乎是精神控制技術的最新體現,而它們現在已經發展到了能誘導使用者的人格與現實產生“決裂”的程度,甚至是直接讓他們的人格消失,成為某種意義上的偽人。我們簡直就像是在見證一種魔法技術的誕生,甚至可以說它根本就是惡魔附身,這種“精神破壞”技術最早是始於埃文・卡梅倫醫生(Dr. Ewen Cameron)發明的“心靈駕馭”(psychic driving)技巧,其幾乎與酷刑折磨無異,而它現在獲得了史無前例的“升級”,不再需要依靠睡眠剝奪、藥物控制或無限循環的錄音洗腦。現在透過掃描頻率、神經語言程式學,再加上少數被精心篩選過的受害者,就可以實現與當年卡梅倫的洗腦技巧類似的效果了。因此,我們必須再次提出一個問題:我們是否正在見證一種宛如魔法、惡魔附身般的精神破壞技術的史詩級飛躍?
不管答案是什麼,就我個人而言,我會毫不猶豫地說,多年來馬斯克先生所警告的事情現在已然一一應驗。我們正在目睹第一批警訊,顯然人工智慧所創造的世界,還有那些負責編程與設計它的人,都出了問題。我們可以十分有把握地說,這是因為那些正在大肆推廣人工智慧的人其實早已深陷在了幻想中,他們以為這些模型和電路已經產生且將永遠是“智能”的,因為它們是純粹理性的化身,而不需要任何情感、激情、直覺、智慧、慈悲與道德。
剩下的問題就是我們是會聽從這些警告,還是會繼續拋棄一切倫理綱常、擁抱不久前通過的《大而美法案》所頒布的一項聯邦法律,它禁止各州在未來十年內對人工智慧的發展進行任何監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