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Jesse Smith
全球舞台正在經歷著巨大的變革。歷史上從來不乏因為重大的政治、經濟、技術和社會動盪因素而與過去徹底決裂的例子。
古往今來有許多利慾薰心的個人和團體卻自認為是統治者、金融家、慈善家與思想領袖,他們總是試圖引領變革,以實現符合自已理想的結果。從古埃及的法老到18世紀末的雅各賓派和拿破崙領導的法國大革命,一種政府體制取代了另一種政府體制,社會變革的腳步從未停歇。
現在我們又一次步入了歷史的轉捩點。隨著超級富豪與平頭百姓之間的鴻溝正在飛速擴大,全世界都在盼望著一場徹底的政治與經濟改革。
近年來民粹主義興起,其主張民眾應該拒絕“精英”統治、開闢全新的道路。然而,仔細了解後就會發現,這場運動及其核心人物很可能其實與他們試圖推翻的權威一樣危險。事實上,我們正在見證的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民粹主義,而是技術民粹主義(techno-populism)或稱專家統治(technocracy),這是其自從1920年被提出以來所最常使用的名字。
“專家統治這個概念起源於1918−1919年的冬天,當時霍華德・斯科特(Howard Scott)召集了一群科學家、工程師和經濟學家,並在1920年成立了一個名為技術聯盟(Technical Alliance)的研究組織。1933年,技術聯盟正式在紐約註冊成為一個非營利、非政治、無黨派的會員制組織。”
——《專家統治》(The Technocrat),1964年12月
什麼是專家統治?
從歷史上來看,專家統治似乎並不是一個十分受歡迎的想法。事實上,許多真正理解了其目標的人都意識到,它將會成為對民主制度與上世紀由央行主導的債務經濟秩序的巨大威脅。專家統治主義者們曾猛烈地抨擊這種“價格體系”(Price System),認為正是它導致了社會的不平等與低效率。他們的觀點其實有一定的道理。
“在理想的價格體系中,不管是在哪一個領域,最好的技術永遠也無法佔據主導地位。換句話說,貧窮、浪費、犯罪、公共衛生管理不佳、生活條件惡劣、人造稀缺和低效率都是價格體系所造成的直接且必然的結果...我們試圖證明的是,問題的根源在於價格體系,而不是人們本身。”
——《專家統治思想課》(Technocracy Study Course,1933),p.176
專家統治可以被簡單地理解為一種非人化、科學化的社會管理方法。它主要關注的是能源的生產與使用方式。但它的目標並不止於此。在這方面最好的說明之一可以在1937年9月的《專家統治》雜誌上找到:
“專家統治是一門關於社會工程的科學,其旨在弄清社會運作背後的科學機制,以讓大片大陸上的每個人都能從商品與服務的生產和分配中受惠。在人類歷史上,這是第一次有人試圖以科學、技術、工程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未來的世界將再無政治或政治家、金融或金融家、權術或權術家的立足之地。”
專家統治的夢想在範圍上可以說是革命性的,其試圖對工業、政府以及法律與社會秩序進行徹底的改革。專家統治主義者們欣然承認,他們的目標是要透過社會工程來改造社會,接管所有商品和服務的生產與分配控制權,並且讓世界從此擺脫政客和(傳統的)金融控制者的統治。
美國憲法也被認為是過時的產物,無論是作為治理還是人權的基礎皆已不再合適。
“另一個長久以來一直被忽視的問題是我們的政府機構,從村級一直到國會無不如此。這個問題已經無法再被擱置,因為開國元勳們在將近兩個世紀之前制定的憲法已經不再適合這個國家。憲法已經變得過時落伍、不切實際,就像要求太空人穿上朝聖者的裝束。”
——伊迪絲・張伯倫(Edith Chamberlain)《專家統治》,1964年12月
專家統治完全不打算隱瞞自己無意捍衛代議制政府的事實,無論它是共和制(美國建國時的體制)還是民主制(美國現在的體制)。專家統治的目標是要建立一種科學專制,來規劃並掌控一切社會職能。專家統治主義者往往不屑與法西斯主義者、共產主義者、社會主義者和其它政治運動分子為伍,甚至對這些人有不少批判,但他們卻毫不避諱承認專家統治實際上就是一種極權主義的統治方式。
“專家統治認為,只有透過對整個大陸實施技術控制、職能治理與專家統治,才能讓所有的公民都從大量物質財富的生產與分配中受惠。”
——《專家統治思想課》
《專家統治思想課》中的圖22.1清楚說明了上述的觀點,顯示出專家統治只是另一種自上而下的統治形式,其中大陸總監(Continental Director)擁有對所有社會職能的絕對管轄權。
1964年12月的《專家統治》雜誌則更進一步解釋說:
“專家統治主張,所有涉及社會職能運作的決策——商品和服務的生產、分配、研究與治理——都應該要交由技術人員來完成。這並不是說技術人員應該離開他們的崗位,進入政治、法律、商業、公關和道德哲學的領域。相反地,科學家、技術人員、工程師和技師要繼續他們原本的工作,並且社會的決策權應該交由他們從事的領域來制定。”
現代專家統治的中心−矽谷與華盛頓
不管人們對專家統治的目標有什麼看法,如今一場針對政府、經濟和社會的巨大重塑已正在發生,可是它卻不是經過民選代表、憲法、信仰或人民的意願所同意的。今天的權力被集中在少數的科學家、技術專家、工程師和技師手中——其中有許多人恰好還是市值數十億美元的大企業的擁有者。
“我們知道科技正在使人們變得疏離,甚至是模糊隱私的界線,至於它的後果則尚未完全顯明。我們看見科技巨頭與政府的關係日趨緊密,最終我們將會見證一個成熟的專家統治體制的誕生。”
——約瑟夫・佩爾頓(Joseph Pendleton)《加州化:美國專家統治的崛起》(Californication: The Rise of the American Technocracy),p.20
矽谷是現代專家統治的中心。“科技巨頭”實際上只是人們對現狀的委婉說法。世界經濟論壇則用“公私合作夥伴關係”(PPP)來稱呼這種動態的合作關係。
伊隆・馬斯克、彼得・蒂爾(Peter Thiel)和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on)是當今最廣為人知的技術民粹主義者。很多人以為他們是代表今天世界上的正義聯盟的英雄,全世界(或至少是美國)會在他們的帶領下迎向新的自由。他們都是唐納・川普2024年競選總統的主要金主。副總統J.D・范斯本人與彼得・蒂爾有深厚的交情,這一點足以說明這群技術專家與國家決策圈的關係有多麼密切。
The Justice League MAGA Edition pic.twitter.com/HgnaaJoXx3
— Ed Stojancevich (@EdStojo) November 15, 2024
傑夫・貝佐斯、蒂姆・庫克和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也是眾多迅速表態支持新當選的的川普政府的技術專家之一。他們的支持顯示出這些技術專家非常滿足於利用政客和政治制度,來悄悄地將政府由內而外地改造成一個專家統治機構,反之亦然。
“在現代生活的各個職能領域中,只有掌握技術資訊的人才能夠做出真正的決策。他是唯一知道需要做什麼以及如何去做的人。政客和金融操縱者假裝自己擁有決策權,可是一旦沒有技術專家,他們就什麼也做不了。”
——《專家統治》
技術專家們正確批評的另一件事是投票和選舉的虛假性。或許這就是他們在過去選擇藏身在幕後的原因,因為他們知道人民還沒有準備好接受事實。
“在美國,人們有一種迷思是人民投票選出了他們想要的政府,但這並不全然是事實。從技術上而言,他們甚至沒有直接投票選出總統;他們是投票給選舉人,再由選舉人投票給總統候選人,具體的規則取決於各州。此外,人民對於總統候選人的選擇幾乎沒有決定權;最後幾乎無一例外,人民只能在兩個人之間做出選擇,而他們是被各自所屬的政黨‘機器’推派出來的。至於總統的政策,人民的插手餘地就又更少了。一旦當選後,總統其實就沒有義務一定要去聆聽人民的聲音,並經常因此做出違背其競選承諾的行為。”
——《專家統治》
假如沒有前面那些技術專家的幫助,川普還能“重回白宮”嗎?現在他再次當上總統,猜猜他是更感謝人民,還是來自矽谷的大金主們?
為什麼專家統治現在變得炙手可熱?
專家統治長久以來一直十分受到傳統勢力的忌憚,並且其最初傳播的範圍也僅限於北美大陸。今天,專家統治卻像是浴火重生的鳳凰一般,成為了一股不可忽視的全球力量。我認為這背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即將到來的經濟崩潰。
現行的債務貨幣體系實際上已經病入膏肓,各國央行無不急著想要尋找新的方法來繼續維持它們對貨幣體系的控制。於是它們決定加入技術專家的行列,這些專家早已預測這套系統將會崩潰(儘管由於人為的干預,系統至今仍未走到最後一步)。
“假如這片大陸上的人們想要在價格體系崩潰後繼續生存下來的話,他們就必須實施專家統治。”
——《簡明專家統治手冊》(Technocracy in Plain Terms,1939)
採用專家統治後,銀行精英不僅可以維持他們對貨幣體系的控制,甚至連其它所有產業、自然資源、政府、機構和對人民的統治也都將落入他們手中。
沒有技術進步,專家統治就無法實現
科技巨頭的產品如今已變得無所不在,甚至在我們這個超現代、未來導向(future-oriented)的世界中被認為是不可或缺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和物聯網(IoT)更是被吹捧為能替所有人帶來輕鬆且繁榮的未來的催化劑。
這些連同其它許多技術正在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又稱工業4.0的一部分,數位科技將取代過去的商業運作、交流與治理方式,但它也隱含著一個巨大的風險:這些技術甚至有可能會讓人類本身變得落伍,使人淪為“可被駭客入侵的動物”(hackable animals)和“無用的米蟲”。現在,請來看看一些當今世上最傑出的思想領袖們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
“今日的新興科技很快就會改寫明天乃至未來的面貌——其將為整個經濟與社會帶來的影響是無法估計的。我們正在邁入第四次工業革命,當前最重要的就是要確保這些技術創新能夠繼續服務於人類,好讓我們的未來得以繼續繁榮昌盛。”
——瑪麗埃特・迪克里斯蒂娜(Mariette DiChristina),《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前主編兼新興技術指導委員會(Emerging Technologies Steering Committee)主席
“我們必須達成一個全面的、全球一致的共識,以了解科技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並重塑我們的經濟、社會、文化和環。從未有一個時代擁有如此令人值得期待的希望,也從未有一個時代面臨著如此前所未有的危險。”
——克勞斯・施瓦布(Klaus Schwab),世界經濟論壇創辦人兼執行董事
“現在,快進到21世紀,我們已不再需要絕大多數的人口,大多數人在今天都無法再創造出任何有意義的貢獻,除了他們提供的數據以及人們至今仍在做的一些比較有用的事情之外,這些科技將漸漸使大多數人變得多餘,甚至是被取代。”
——尤瓦爾・哈拉瑞(Yuval Noah Harrari),作家、歷史學家、哲學家
“我們每個人很可能都會丟掉飯碗。”
——伊隆・馬斯克(談論人工智慧的影響)
矛盾的是,專家統治號稱能為所有人帶來繁榮,但它同時卻也讓人類變得可有可無、沒有用處且無足輕重。為什麼會這樣?其實在昔日的技術專家眼中,人、狗、豬和汽車之間本來就沒有什麼區別。
人類是萬物之靈、按照上帝的形象所造,這是一個經常受到嘲笑與質疑的信念。在題為〈人類動物〉的一章中,《專家統治思想課》進一步闡述了其對人類的基本看法:
“自1900年以來,生理學、生物化學和生物物理學領域的進步終於讓我們學會了務實。人們現在已經開始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從化學的角度來說,人體的構成其實與一塊石頭沒有什麼不同。狗、馬和豬同樣也是如此。在上一課,我們在討論‘人體引擎’的時候曾指出,人體遵循著與蒸汽機完全相同的能量轉換定律。狗、馬和豬同樣也是如此。這些事實很難不讓人開始懷疑,人類是否真的像他們過去所認為得那樣是一種半超自然的存在...
當我們觀察一個人的時候,我們看見的只不過是一個能做出各種動作、發出各種聲音的物體。然而,當我們觀察一隻狗或一輛福特汽車時,一切其實沒有任何區別。”
現代的技術專家也將人類視為可以依據需要而操控的生物材料,如同WEF創辦人兼主席克勞斯・施瓦布所說:
“然而,第四次工業革命有著根本的不同。它的特色是一系列新技術與物理、數位和生物世界的融合,這將會影響所有的學科、經濟體與產業,甚至是撼動人之為人的意義。”
當代的專家統治已經與超人類主義結合,形成了一個異常危險的組合,正如作家帕特里克・伍德(Patrick Wood)指出:
“專家統治主義者將科技視為改善與控制社會的答案;超人類主義者則認為科技是改善與控制人類的答案。”
——《邪惡雙胞胎:專家統治與超人類主義》(The Evil Twins of Technocracy and Transhumanism),p.19
為什麼你應該關注專家統治的崛起
通過將所有的脈絡串連起來,我希望你能開始認識到這一切將會走向何處。專家統治的崛起是全人類的威脅。技術專家承諾了一種烏托邦式的未來,在那樣的世界中,富足是常態,工作即使不是完全不需要,也是可有可無的。
這些自我加冕的領導人自認為他們最了解如何管理世界的資源和人民。為了實現這些崇高的目標,社會結構必須接受大刀闊斧的變革,其中包括重新定義工作和薪水的意義。以下摘自《專家統治思想課》的這段話非常詳細地說明了這一點。
“如果要讓生產不受波動並持續維持在較高的水平,以提升生活水平,那麼消費就必須與生產維持均衡,因而需要設計一個能夠允許這麼做的分配系統。這個分配系統需要確保下面幾點:
- 全天候的紀錄能源的總淨轉換量,這將決定(a)大陸上的工廠建設和維護需要使用的能源量(b)可供總人口消費的商品與服務的物質財富總量。
- 通過紀錄轉換和消耗的能源總量,以實現負載平衡。
- 確保有足夠的資源庫存能夠提供全天候的生產與消費。
- 對所有商品和服務的類型、種類、產地與使用方式進行註冊。
- 記錄每個個體的消費情形,每個人的個人資料也要註冊。
- 允許公民在消費其有資格取得的物質財富時享有最廣泛的選擇權。
- 將商品和服務合理地分配給所有公民。”
簡而言之,專家統治的目標是要透過無孔不入的監控來對你的一切行為、生產與消費進行微觀管理。從技術的層面來看,這當然是早期的技術專家提出的粗糙方法所無法實現的。然而,隨著生物辨識、大數據、地理空間情報(geospatial intelligence)、數位貨幣、人工智慧和5G等數位技術的橫空出世,這一目標現在已不再遙不可及。
在專家統治中,不存在自由市場經濟,普通人將無法通過創業或選擇更好的職業來開創輝煌人生。相反地,技術專家聲稱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能源憑證(Energy Certificates)來分享社會生產出來的總體財富。
“在實施技術管理的情況下,只有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採用能源憑證制度...這些憑證是包含了特定資料的證書。它們將被分發給全國的每個成年人。憑證同時具有銀行支票與旅行支票的用途。它們就像銀行支票一樣,沒有面額。只有在使用的時候才會產生面額。它們就像旅行支票一樣,具有一些可以作為身份辨識的特徵,例如簽名、照片或其它東西,但與此同時,如果不是本人就絕對無法使用。”
——《專家統治思想課》,p.230
今天,能源憑證將可以被代換成以央行數位貨幣(CDBC)或其它形式的數位貨幣發行的無條件基本收入。企業之間的交易則可以通過碳權(carbon credits)來進行。
不管這些金融轉移機制的具體內容為何,未來每個人都將變得十分依賴於這個專家統治體制,人們需要的一切都得與數位身分綁定。
實現階級飛躍對於如今的美國人來說已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專家統治則是要來給予它最後一擊。取而代之的是,是否遵守規則以及能源消耗量將會決定你的富裕程度。財產權這個概念也會逐漸被淘汰,因為將來所有的房屋都會被改造成節能房屋,這樣的房屋不會再有五花八門的類型,也不會再需要那麼多開發商。
一場毀滅性的經濟危機可以輕易奪走所有人的財富,然後再加上最適合專家統治時代的大規模3D列印房屋技術,這一切隨時都有可能成真。
不用多說,專家統治絕不比共產主義、法西斯主義或社會主義要好到哪裡去。這只是那些自以為高人一等的傢伙們為了掌控權力而發明的美夢,而他們所承諾的烏托邦其實永遠也不會實現。
這些預測在目前看起來似乎很牽強,但本系列接下來的其它部分將詳細說明技術專家的幻想究竟距離現實還有多遠。
世界各地的人們必須趕緊意識到正在發生的事情,不要被披著羊皮的狼騙了,他們開口閉口都是人類的新黃金時代即將到來。
問題是,這是屬於誰的黃金時代?誰將從中受益?








Lena Sofia 的能源分配卡很有趣味性。DOB 是 241.2021 (估計是英式日月.年?)可是 ISSUE DATE 是 220.2045和 VALID UNTIL 是220.2050(估計是美式月日.年?)🤪 好似中共玩一国兩制。
回覆刪除你的眼睛真利...不過只是一張想像圖,不用那麼認真啦!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