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6日 星期三

5G:致命入侵

https://www.newdawnmagazine.com/articles/5g-the-final-assault


BY JEREMY NAYDLER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在去年11月(2018)正式批准由企業家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營運的Space X發射七千五百一十八顆衛星,藉以完成Space X雄心勃勃的計劃,即締造涵蓋全球每一個角落的衛星寬頻服務。這些衛星將在大約兩百一十英里的高度運行,並以37.5-42吉赫(GHz)的極高頻率輻射地球。這支編隊還會附帶另一群較小的四千四百二十五顆Space X衛星小隊,它們已在去年早些時候獲得FCC批准,它們會在七百五十英里的高度繞地球運行,並讓我們沐浴在12-30吉赫的頻率之下。因此,Spcae X預測總共要發射的衛星總數將不超過一萬兩千顆。


圖1. Space X的數千衛星概念圖,它們將以極高頻(EHF)把5G發送到任何地方,即使是在偏遠的沙漠和熱帶雨林都可以被涵蓋。目前大概有兩千顆功能齊全的衛星正在地球軌道上運行,其中有的負責提供商業GPS(或“SatNav”)、有的是電視、有的是手機服務、還有一些是方便氣象學家和軍方監控製作圖像的來回彈跳雷達。可以說,地球已經全方位地暴露在了來自外太空的輻射之下。但最新的Space X編隊將會大幅增加我們天空中的衛星數量,同時相應地急劇提高輻射程度。然而,這些還只是Space X預計在未來幾年持續發射的衛星編隊的冰山一角,所有這些編隊的目的都是要提供全球寬頻服務。包括波音、One Web、Spire Global等公司也計劃要發射各自的小型編隊——這估計會使新寬頻衛星總數提升到兩萬顆——其中每一顆都會以相近的頻率輻射地球(見圖1)。


為什麼要突然這麼大費周章?這些新衛星正在促使全球共同努力去“升級”包裹地球的電磁環境圈。這種升級通常又被稱為5G或第五代無線網絡。在科技界甚至有人已經習慣把5G的引進看作是一種嶄新的全球“電子生態系統”的誕生。它相當是在進行一次規模前所未有的地球工程,儘管是以提升媒體與娛樂影視串流質量的名義兜售給公眾,但真正驅策它的理由其實是想要營造出一種能讓電子或曰“人工”智慧在我們生活中承擔更多的角色的環境。


5G的引進還會需要在澳洲各大城市中心設置數十萬個新的迷你手機天線(又被叫做“微元件”或“基地台”),其它國家的城市也會有很多新天線,它們發射的輻射頻率與功率都遠遠高過如今。這些新天線要比我們現在可以在高速公路和建築物頂部看到的天線小得多。它們將被小心翼翼地裝設在商店與辦公室的一側,或是固定在路燈上。這兩萬顆衛星是這項陸上作業的必要補充,因為它們將保證既沒有建築物也沒有路燈的農村、湖泊、山脈、森林、海洋、荒野全部被納入新型電子基礎設施,屆時地球上將沒有一英寸可以躲得過輻射。


 圖2. 這些顏色代表的是手機輻射的特定吸收比率(SAR),SAR是以瓦特/千克為單位的組織功率吸收比,圖中的紅色為最高值,藍色為最低值(註2)。


鑒於這個計劃的規模,令人訝異的是很少有人意識到正剛剛開始發生在我們周圍的巨大變化。甚至連那兩萬顆將要把地球變成“智能行星”、不分日夜持續輻射我們的衛星都很少有人聽說過。沒有一家媒體質疑過這種打造嶄新全球電磁環境的地球工程是否明智,更不用說是在倫理上說不說得過去。相反的,人們總是漫不經心地就接受新技術的到來,那些越來越“智能”的機器跟小工具都在每年變得越來越聰明和有能力,這些都被當作是該來的總會來的進步過程。畢竟誰會不喜歡進步呢?幾乎每個人都喜愛他們既時尚又超ㄅㄧㄤˋ的手機、IPad和虛擬助理,並把它們視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


但我們應該捫心自問,我們是否真的希望自然環境,還有包括我們自己在內的所有生物都將日益暴露在愈發強烈的電磁輻射面前。這真的像政府和有關行業宣稱的那樣,不會帶來任何不利的健康後果嗎?如果將我們的智慧型手機連接上網的電磁波可以穿透磚塊、石頭和水泥,那麼當這些相同的波碰到我們的身體的時候又會發生什麼事?請放心,他們決不會從我們身上反彈!他們會直接進入人體。它們的吸收比例可以被用以瓦特/千克生物組織為單位的特定吸收比率來精確測量。當我們讓WiFi持續灌注我們的房子,我們實際上也是在不斷輻射自己的身體。當我們將智慧型手機放到耳邊,電磁波會徑直射入我們的大腦(見圖2)。我們當真會相信這一切都是完全無害的嗎?


圖3. 新的5G主動式相位陣列天線(APAA)會把能量集中成狹窄、易操縱的高功率波束


波與頻率


目前的手機、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WiFi都是在3吉赫的電磁波譜“微波”下運作。要是你能看見並測量它們的波長,你會發現它們的長度差不多是厘米(或幾英寸)。打個比方,以800兆赫(MHz)運作的智慧型手機可以發送並接收37.5厘米(略低於15英寸)的信號。若是在1.9吉赫的情況下,波長就是16厘米(剛好超過6英寸)。WiFi使用的是2.4吉赫的頻段,故波長為12厘米(不超過5英寸)。


5G的引進將會需要比這些更高的頻率,因而就是較短的波長。在30吉赫以上的波長只會有毫米而非厘米。毫米波段(30-300吉赫)被稱作極高頻,它的波長介於10毫米至1毫米之間(註3)。到目前為止,極高頻電磁輻射尚未被大規模應用,它的引入將標誌著自然環境的電磁能量會發生顯著變化(見圖4)。


圖4. 智慧型手機、WiFi和5G的頻率與波長


5G使用毫米的原因在於,極高頻可以提供相比較低頻率更高的頻譜帶,也就是較寬的“寬頻”。更寬的寬頻意味著能夠傳輸更大量的數據,同時傳輸速度也會大為提升。其中之一的影響包括它減少了所謂的“延遲”或系統的遲滯時間,進而改善影視串流的質量。除此之外,它還可以根據需要來使從虛擬世界攫取的數據與我們對現實物體的感知變得更加無縫接軌,例如擴增實境。更高的無縫接軌性更代表我們可以毫不費力地將自然與電子世界看作是無法分割的一體。


使用毫米頻譜的其中一個麻煩是由於攜帶數據的波本身很小,僅有幾毫米長,因而它們無法像較低頻率但更長的波一樣輕易穿透如牆壁和樹木這些路障。這就為什麼得要有更多新的“微元件”或“基地台”。它們在城市裡的間隔需要維持在一百米,因為一旦超過這個距離,彼此之間的信號就會變弱,以至於無法穿透建築物並與裡面的設備連接。除了間隔更近,5G基地台還將釋放出比現有的手機天線更高的功率,以確保信號夠強。


由於波長小上許多,發射與接收它們的天線自然自然也比現在的電話天線跟電子設備小得多。單個5G發射/接收器將具有大量微型天線,它們會組合在一個元件中。一千多個這樣的天線組成的陣列僅為四平方英寸,所以很容易就能裝進路燈上的小型基地台,你口袋裡的智慧型手機也可以容納十六個(見圖5)。


圖5. 用於5G智慧型手機的高通毫米波天線陣列模塊。它配有四個天線,可以準確導向最近的5G基地台。手機本身會配備四個這樣的模塊,亦即十六個天線。


5G衛星和5G陸上基地台天線都將使用“相位陣列”系統。在相位陣列中,這些天線組合會被沿著特定方向與時間協調進行輻射脈衝。這將使得集中的無線電波束得以精確鎖定目標,好發送與接收信號。由於波束被以這種方式集中,這就增強了它的功率,使之更容易穿透建築物。但這也意味著任何擋在這種集中波束眼前的生物都將遭受劑量極大的極高頻電子輻射。


一項在今年早些時候發表的研究表明,出於體型短小,某些昆蟲特別容易受到5G的高頻毫米波影響(見圖6,註5)。其它研究亦指出細菌和植物也難以倖免,還有(完全不出所料)動物的皮膚與眼睛,當然人類也包括在內(註6)。


圖6. 蜜蜂的射頻電磁輻射吸收情形圖示。對於目前應用的2-6吉赫,昆蟲會面對的是相對較大的波長。但如果是在24吉赫,波長就會變得更接近昆蟲的大小,造成輻射進一步滲透(註7)。


除了將能量集中成束,相位陣列技術還有一個更為複雜的地方。在波束的任何一側,各次脈衝彼此的時間間隔都不同於主波束彼此的時間間隔,但它們卻能夠互相重疊產生出極快的電磁場變化。這可能會對有機體產生尤其不利的影響,因為當被吸收到活體組織中的時候,這種輻射不會衰減,而是會在體內再輻射(re-radiated)。流入體內的流動電荷將成為再輻射電磁場的天線,進而將其朝著有機體身中的更深處發送。這些再輻射波又被稱作布里淵前驅物(Brillouin precursors),取自首次在1914年發現它們的法國物理學家萊昂・布里淵(Leon Brillouin)。研究證明,它們或許會對活體細胞造成非常不好的影響(註8)。


政府和業界的不可靠保證


負責就電磁輻射的健康影響提供諮詢的澳洲輻射防護與核能安全局(ARPANSA)向我們保證,沒有確鑿的證據可以證實射頻輻射(無線電、電視、手機、智慧型手機以及5G)會對成人和兒童造成不良影響(註9)。ARPANSA的說法很大程度上是依據自號稱獨立的非電離輻射諮詢小組(Advisory Group on Non-Ionising Radiation,AGNIR)向英國衛生部提出的調查報告(註10)。AGNIR在2012年發表的射頻輻射安全性報告中指出,任何有關不利影響的說法都缺乏“令人信服”且“確鑿無疑”的證據。這就像是給電信業的一張空白支票,於是它們可以在不考慮任何後果的情況下朝著更高的頻率大步前進。


圖7. 偽裝成樹的元件塔


事實證明,AGNIR根本就不是什麼獨立團體,它的很多成員都有明顯的利益牽扯,而且他們的報告也出現了蓄意扭曲或有些證據被忽視的情況,使他們最後反而得到了與他們本應作出的完全相違的結論。在對該報告進行過縝密研讀後,環境健康研究人員莎拉・斯塔基(Sarah Starkey)明確表示,只能說ㄧ定是有科學證據被刻意罔顧,這才能解釋如此的矛盾與失職(註12)。然而,不僅是英國政府,就連澳洲政府也把它奉為政策的圭臬,對5G採取了完全不需要事先進行健康和安全評估的歡迎態度(註13)。健康和安全根本不在政府的考量範圍,即便數以千計的論文已經指出其中的健康隱患,這些論文以每年大概三百五十篇的速度持續增長,幾乎每一天就有一篇(註14)。


之所以堅持忽略這些證據的其中一個原因在於,政府堅信除非我們立刻引進5G電子生態系統,要不然我們就會“落後”,我們的經濟增長和競爭力也會大受影響。所以根本沒有時間去考慮那些健康疑慮。勇於“連接未來”的回報則是數十億美元的利益。最近的一項評估顯示,全球媒體業到2025年時將因為5G獲利增加一兆三千萬美元,特別是因為5G將會“釋放擴增實境(AR)與虛擬實境(VR)的潛力”(註15)。非常諷刺的是,“連接”未來所帶來的令人垂涎三尺的利潤卻是來自於使我們越來越與現實世界脫節的技術。


對發大財的渴望足以解釋為什麼電信業會在過去二十年裡竭盡全力,確保對於無線技術健康影響的研究只能得出否定或不確定的結果。該行業自1993年以來就資助了大量研究,這替政府省下很多錢,同時又保留了一個方便的錯覺,即學界仍然不清楚接觸射頻輻射到底會不會有害健康。


在今年年初,《衛報》發表了一篇報導引用有關研究指出,67%的獨立研究確實發現接觸射頻輻射會造成生物影響,但只有28%受業界資助的研究會得出同樣的結論。產業資助的研究相比獨立研究,發現健康風險的比例足足少了差不多二點五倍(註16)。《衛報》的撰稿者解釋說,電信業不必真的得要打贏有關安全問題的科學爭論,它們所需要做的只是推出無法驗證的研究結果,甚至是與那些發現有害健康的研究相矛盾,就可以讓爭論無限期僵持下去。


編制臃腫、受業界資助的對講機研究(Interphone Study)尤其為人詬病,它竟然設法得出結論宣稱,拿著手機緊貼頭部實際上可以保護使用者免於腦腫瘤!這項充滿矛盾與嚴重缺陷的研究卻是如今最常被引用的權威資料之一,但它實質上早已失去任何信譽(註17)。儘管如此,人們仍舊認為目前還沒有足夠的科學共識,所以就繼續坐以待斃。可以肯定的是,這正遂了政府和業界的意。


徹底侵入的途徑


撇開健康方面,5G的推出還會帶來另一個層面的影響。為了方便說明,我們應該記住,地球的電磁場受到人類製造的電磁頻率干擾的時間其實沒有很久。在19世紀80年代之前,會造成電磁干擾的原因只有兩個,而且都是自然現象:足以引起非常弱且低頻的舒曼共振(Schumann Resonances)的閃電和陽光。閃電和陽光會對特定、極為有限的部分電磁波譜產生影響。在19世紀,“電磁”與“電磁波譜”到底存不存甚至都還沒有定論,而且從前電氣時代的角度來看,這些東西確實不存在於可見的經驗範圍中。除了閃電和陽光,電磁波譜對人類的生活一點影響也沒有,因為它們在那時都還沒有被喚醒(見圖8)。


圖8. 自然界的背景電磁輻射,包括每秒的頻率。


在那個前電氣世界,人們都對閃電和陽光抱持著一定程度的敬畏,因為這兩樣自然現象展現的都是人類所遠遠無法企及的力量。兩者在古代都被與神靈相提並論——閃電是那些和冥府有關的風暴之神,如塞特、巴爾和宙斯;陽光則是像拉、沙馬什和阿波羅這些崇高的太陽神。在後來的猶太-基督教時代,人們普遍認為這些現象有其屬靈成因,閃電被看作是神在表達憤怒,陽光是太初之道(邏各斯)彰顯自身的衣裳。我們在這裡面對的是一種對於自然界的深刻感受,這種情感已被幾個世紀以來的科學革命嚴重腐蝕。閃電和陽光在18-19世紀逐漸被剝奪了它們的精神性質,這為對光的徹底唯物主義解釋以及對電力的完全技術性操控方法鋪平了道路。


人為應用的頻率在早期都還屬於電磁頻譜的下端。到了19世紀90年代,向工廠和住家供應新興電力的電力線路已被標準化成了50或60赫茲。隨著公共無線電廣播興起於20世紀20年代,它們更達到了500千赫的長波頻率。經過一個世紀的發展,新發明與改良的技術又繼續使頻率變得越來越高。在20世紀30-40年代,中波和短波頻率(500-1700千赫)開始進入實用,30-300兆赫的極高頻亦在50年代被投入了無線電與電視廣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誕生了可以產生3-30吉赫的更高頻率的新方法,這就是雷達的基礎。伴隨頻率不斷升高,傳輸無線電波所需要的功率也跟著再上一階。移動電話、智慧型手機和WiFi在部分頻譜下(300兆赫-3吉赫)還需要仰賴超高頻(UHF)進行信號傳輸。傳輸這些頻率需要的可都是甚高頻(VHF)十倍以上的功率。


如今,身處在新時代門檻的極高頻“電子生態系統”設想的頻率將高達70吉赫,可以想見要有效傳輸它的毫米波需要多大的功率(註18)。從此以後,自然環境都將會完全暴露在一片看不見的輻射霧裡(見圖9)。


圖9. 人體感受的電磁輻射


透過這段約略的歷史概覽,我們可以看到愈來愈高的頻率一而再地構成了每項新技術創新的基礎。隨著每項新技術的引入,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也漸漸變得疏離。這種情況並不難理解。從19世紀90年代開始,向住家、學校、醫院和工廠供應的電力掀起了生活品質革命,有了新的光源、溫暖與能源之後,人類終於可以從服膺於自然的晝夜與夏冬循環中解脫。接著20世紀20年代的無線電又使人們實現了遠距離通信,並且讓國王、政治家、歌手和詩人的聲音可以直接傳進我們的起居室,即便他們並不真的在場。


藉著會移動的圖像,電視在20世紀50年代繼續強化了這個既缺席又在場的世界的經驗。孩提時代為電視深深著迷的經驗直到今天依舊歷歷在目:它使人可以抽離自身、遠離周遭一切熟悉的環境並踏入螢幕裡的那個迷人圖像世界。


現在有了智慧型手機,這種成癮的趨勢愈演愈烈,這部分是因為手機螢幕成了網際網絡的便攜式界面,也部分是因為FaceBook、Google及其它公司刻意設計的令人沉迷其中的策略,使人們對他們手上的裝置形成了一種上癮關係(註19)。智慧型手機成癮既使使用者疏遠了內心的寧靜,同時也讓他們與自然環境隔絕了開來。


5G只會進一步加強這種令人們失去自我的趨勢,繼續削弱他們與自然界的聯繫,因為它很有可能會讓人們都沉浸在先進的虛擬實境裡面。雖然VR頭戴式裝置已經步入商用有一段時間,但VR終究還處於起步階段。VR設備的下一階段是要用“觸覺套裝”來彌補頭戴式裝置的不足,使穿戴者能夠享受觸覺體驗——體會發生在虛擬世界裡的壓力、溫度、硬度、柔軟度、濕度與乾燥度。這種對於虛擬實境中的“完全沉浸”最終將會導致我們陷入了哪一個世界才是我們真正屬於其中的混亂:要麼是電子世界,要麼是自然世界。特製頭盔、電子眼鏡或智慧隱形眼鏡將令擴增實境不再遙不可及,它們會把更多虛擬內容疊加入物理世界的體驗,隨著虛擬越來越融入現實世界,疆界混淆的情況只會不減反增(註20)。


人們將會變得愈發適應虛擬世界,因為它會向他們的注意力、情感和思想回以與自然世界幾可亂真的感受。誘惑會帶走他們忠實的情感,等到那時不只是他們與自然的聯繫,甚至是想像力,還有靈魂的內心深處都會遭到腐蝕。3D全息圖的大量應用只是在加劇混亂,這將讓虛擬實體以電子化的方式實際出現在物理環境中。這就是一個被極高頻毫米波所填滿的世界的模樣。這些波本身只是問題的一部分:推著這些波向前進的技術,還有它們對我們內心生活的影響也是我們需要深切關注的問題。


圖10. 沿著一座美國小鎮的街道安裝的5G天線


迎接全球電子腦

 

但是,如果5G已決心要以這些方式改變我們居於其中的這個經驗世界,假使我們不想就這麼任憑宰割,那我們就必須對這一切有所瞭解。與此同時,愈來愈複雜的技術正在不斷將人類從自然世界剝離,一個電子“智能”網絡似乎已在全球範圍內逐漸成型。最初它必定會受到人類的密切監督,但它在穩步成熟的同時遲早也會變得更加自主。且讓我們想想無線電廣播和網際網絡的區別:前者受到嚴格的人為控制,服務於一個非常具體的目的,而後者卻已將自己確立成了一個永久、可持續的電子基礎設施,無論在廣度還是深度上都難以界定。近幾十年來出現了越來越多智慧機器的共同協作成果,它們已經完全可以在無需人工監督的情況下順暢運行。


目前正被努力建立的5G電子生態系統是研發與完善全球人工智慧網絡的必要前提,迅雷不及掩耳的大量信息傳輸將構成這個網絡的基礎。這個全球性的電子“大腦”被無害地取名叫“物聯網”,它已經在漸漸改寫我們的生活。


透過物聯網,好多好多的事物都將被和網際網絡相連接,其也將因為被賦予的自主運作能力而變得愈加“聰明”。在智慧高速公路上,當你穿戴著你的VR頭戴式裝置和觸覺背心在後坐遊玩互動式電腦遊戲時,你的車子會好端端地自動駕駛;然後回到你的智慧住宅,你的冰箱將會利用與供應商的無線連接來自動為你訂購更多雞蛋、牛奶還有奶酪。


但現實情況是,物聯網本身其實就是“思聯網”(Internet of Thinking)的前奏,人類早晚會發現自己究竟已與廣大的全球電子智慧陷入了多麼不可分割的關係。這樣的情形在我們周遭早就隨處可見,哪怕是為了完成最簡單的任務,我們也不得不與之進行互動(註21)。不難看出思聯網會如何描繪出電子超級極權國家的輪廓,其將以前所未聞的方式徹底控制個人生活的任何細枝末節。使這種可能性實現的唯一理由就是那成千上萬的新型迷你手機天線,以及以毫米波照射這顆星球的每一寸土地的衛星。這就是5G所代表的一切:它所要的絕不只是改進電訊系統,而是一種全新的“統籌系統的系統”——這便是構築電子極權主義的基礎設施(註22)。


擋住光的窗簾

 

我們的世界已越來越被由無線電波、微波和毫米波構成的迷霧所吞沒,看起來冥府的眾神似乎已牢牢抓住了人類,吸引我們趨向那虛假之光——那是《西藏度亡經》很久以前就警告過要提防的地獄生物與飢餓鬼魂的虛幻火光。被我們召喚出來、並承諾會提供我們更多力量的電磁能量現在好像已經壓倒我們,正準備要把我們帶往一個充滿幻想且與現實脫節的娛樂與分心地獄——至於自然世界、給自然界注入生氣的靈性秩序,那些與我們一同分享這個世界的萬物,不管是飛在空中游在水中還是走在我們旁邊地上的,則通通都不重要了。


我們得要問問自己:地球真的需要電子生態系統嗎?暴露在毫米波面前真的有那麼多好處嗎?我們到底是不是真的需要5G?面對我們今天面臨的任何緊迫生態、社會和精神問題,5G就是我們要的答案嗎?我們正身處在一個可怕的門檻,但屈服於絕望並不是正確的回應方式。那我們還能做什麼呢?


為此,我們需要對電力的道德意義有清晰的認識,並意識到它在服務的是一群擁有靈性的生命。如此一來我們才能夠打破電力和電子技術施加給我們的咒語,並使我們和它們重新建立起更為和諧的關係。魯道夫・史代納(Rudolf Steiner)對電力最慧眼獨具的見解之一就是他觀察到,它實際上是一種處在墮落、退化狀態的光——它是已落入屬於亞自然世界(sub-natural realm)的光——這就是為何我們必須謹慎提防對它的日益依賴,因為它可能會反過來拖累我們(註24)。


這就道出了我們可以做的第三件事,這可以說是其它幾個辦法的基礎。我們要學會重建我們與光的關係,它總是在每天早晨帶著無私的仁慈與純潔來迎接我們,而不像那些引領我們步入冥府的虛假與幻象電子之光,我們需要別過頭去,朝著真正屬於我們人性的方式啟程。


藉由一天中選定幾個小時和在一年不同季節持續的獻給光的深度冥想,我們可以慢慢培養自己與內在之光的關係,它是世間的所有創造力與善的源泉。基督教傳統更把這個內在之光稱為太初之道。在電磁學的帷幕逐漸侵蝕我們的世界的眼下,我們正肩負著一項神聖的使命,那就是無論發生什麼事,我們都不能忘記光所給予的一切,因為這就是神聖的救贖力量之所在。


____________________

Footnotes

1. One of the best sources for this information is the website of the Global Union Against Radiation Deployment from Space (GUARDS) at www.stopglobalwifi.org, and the related Cellular Phone Task Force website at www.cellphonetaskforce.org. Both organisations are informed and inspired by the tireless research and campaigning of Arthur Firstenberg, to whom this article is greatly indebted.

2. Source: ISEE/ISEA Conference: Environmental Epidemiology and Exposure, Paris, 5/9/2006

3. The rule is, the higher the frequency at which the wave oscillates, the shorter the wavelength will be.

4. Source: Qualcomm, July 2018

5. Arno Thielens et al., “Exposure of Insects to Radio-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s from 2 to 120 GHz”, Nature, 8: 3924 (2018): “The insects show a maximum in absorbed radio frequency power at wavelengths that are comparable to their body size… The studied insects that are smaller than 1cm show a peak in absorption at frequencies (above 6 GHz), which are currently not often used for telecommunication, but are planned to be used in the next generation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6. Cindy Russell, “A 5G Wireless Future,” The Bulletin (January/February, 2017), pp.20-23, reviews the research, and lists a large number of adverse health effects of millimetre wav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cluding arrythmia, antibiotic resistance, cataracts, compromised immune system, etc.

7. Source: Arno Thielens et al., Nature, 8: 3924 (2018), fig.4

8. Kurt Oughstun, interview on “Brillouin Precursors,” Microwave News, 22, 2 (2002), p.10. According to Oughstun, a professor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Vermont, “A single Brillouin precursor can open small channels through the cell membrane because, as it passes through the membrane, it can induce a significant change in electrostatic potential across that membrane.” See also Arthur Firstenberg, “5G – From Blankets to Bullets,” January 17, 2018, at www.cellphonetaskforce.org.

9. For example, in the ARPANSA fact sheet on “Wi-fi and Health” (“There is no established evidence that the low exposure to RF EME from Wi-fi adversely affects the health of children or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nd on “Mobile Phones and Health” (“There is no established evidence that the use of mobile phones causes any health effects”), for which see www.arpansa.gov.au. Given the vast amount of evidence indicating adverse health effects, one wonders what it takes for this evidence to be “established.”

10. ARPANSA TSR-164 Report, Review of Radiofrequency Health Effects Research – Scientific Literature 200-2012 (2014). This report has been critiqued by Victor Leach and Steven Weller of the Oceania Radiofrequency Scientific Advisory Association (ORSAA) in Radio Frequency Exposure Risk Assessment and Communication: Critique of ARPANSA TRS-164 Report: Do We Have a Problem? (2017), available at www.orsaa.org. Leach and Weller point out the derivative nature of the ARPANSA report, as well as serious flaws in its assessment of the evidence, which simply does not support the conclusions reached.

11. Report of the Advisory Group on Non-Ionising Radiation, Health Effects from Radio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s (2012)

12. Sarah J. Starkey, “Inaccurate official assessment of radiofrequency safety by the Advisory Group on Non-ionising Radiation,” Review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31:4 (2016), pp.493-503

13. The Australian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and the Arts, October 2017 strategic report on the roll out of 5G, “5G – Enabling the Future Economy,” does not mention health and safety precautions.

14. One of the best sources for this mountain of research is The BioInitiative Report (2012), which helpfully gathers it into manageable sections, and is regularly updated. It can be accessed online at www.bioinitiative.org.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between 2007 and 2012 approximately 1,800 new studies demonstrated adverse health effects, i.e. on average 350 per year.

15. Ovum, “5G Economics of Entertainment Report” (October, 2018). The report was commissioned by Intel, and a summary is available at www.newsroom.intel.com

16. Mark Hertsgaard and Mark Dowie, “The inconvenient truth about cancer and mobile phones,” The Guardian, 14 July 2018. The blatant funding bias was first exposed in 2006 by Louis Slesin, “‘Radiation Research’ and the Cult of Negative Results,” Microwave News, 26.4 (July, 2006), pp.1-5. A good summary of the problem is given in “Bias and Confounding in EMF Science,” on the Powerwatch website: www.powerwatch.org.uk/science/bias.asp

17. The Interphone Study is devastatingly critiqued in L. Lloyd Morgan et al., Cellphones and Brain Tumors: 15 Reasons for Concern (2009), available online at www.electromagnetichealth.org

18. Ofcom, Enabling 5G in the UK (March, 2018), pp.3-4

19. Jacqui Goddard, “Facebook exploits human weakness, admits former boss Sean Parker,” The Times, 10 November 2017

20. Ovum, “5G Economics of Entertainment Report,” see note 14 above

21. Maynard Williams, “Welcome to the Internet of Thinking,” The Telegraph, 8 May 2018

22. Nokia White Paper, “5G – a System of Systems” (www.Nokia.com)

23. The appeal can be accessed at www.5gspaceappeal.org

24. Rudolf Steiner, Anthroposophical Leading Thoughts, Rudolf Steiner Press, 2007, p.218


傑里米・納德勒(Jeremy Naydler)是一位哲學家、文化史學家兼園丁,他著有幾本探討意識歷史的書,同時他也長期關注電子科技對我們內心生活,還有我們與自然的關係的影響。他最新的著作是《機器的陰影:電腦的前世今生與意識進化》(Shadow of the Machine: The Prehistory of the Computer and the Evolution of Consciousnes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