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9日 星期日

特斯拉vs愛因斯坦:以太&新物理學的誕生

https://www.newdawnmagazine.com/articles/tesla-vs-einstein-the-ether-the-birth-of-the-new-physics


BY MARC SEIFER 



尼古拉・特斯拉(1856-1943)是一位電器發明家和愛迪生一輩子最廣為人知的競爭對手。愛迪生發明了燈泡、電話中的麥克風還有留聲機,特斯拉的發明則包括螢光燈、交流電發電系統以及無線通訊,因此特斯拉往往是以發明家的身份名留青史。


事實上,特斯拉也是一位物理學家,他在大學裡研讀過分析幾何、實驗物理還有高等數學(註1)。19世紀90年代初他曾先後在哥倫比亞大學、芝加哥世界博覽會和巴黎與倫敦的皇家學會召開講座,另外皇家學會是在艾薩克・牛頓與開爾文勳爵的理念指導下成立的。特斯拉論證並討論了原子結構是如何類似於太陽系,還有它的波狀以及後來被稱為光子的粒子狀形式又是怎麼回事。參加過他的講座並和他有所交流的人包括許多諾貝爾獎得主,如威廉・倫琴、約瑟夫・湯普森、約翰・斯特拉特、歐尼斯特・拉塞福、羅伯特・密立根,還有其他科學家譬如埃爾默・施佩里、威廉・庫克魯斯、歐里佛・洛茲、海因里希・赫茲和赫爾曼・馮・亥姆霍茲。


據我所知,幾乎沒有幾本標準的物理學史會提到特斯拉,儘管他的想法明明完全可以獲得諾貝爾獎,尤其是它們被拉塞福和玻爾(他們以太陽系來形容原子中圍繞原子核旋轉的電子)進一步發展的時候,還有愛因斯坦發現的光電效應其實就相當於特斯拉對光的波與粒子形式的描述。


然而,特斯拉念茲在茲的另一個想法卻被現代物理學拋棄了,這就是歷史上一直極為流行的以太(ether)。正是這點導致了特斯拉與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1955)的世界觀產生了一些關鍵分歧。特斯拉在很多方面都不同意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早在世紀之交時特斯拉就相信自己成功攔截了來自太陽的宇宙射線,而且這些射線的速度“遠遠超出光速”。在他生命的最後十幾年,他甚至宣稱可以利用這些宇宙射線來產生電能。特斯拉還認為放射能就是物質主體吸收能量的證據,就如同它也可以排放能量般。


另一方面,這位發明家亦在那時聲稱他的沃登克里弗(Wardenclyffe)無線發射塔也可以超過光速。他把這種效果比作是月亮的影子蔓延過地球。


關於快子(tachyonic,理論上快過光速)宇宙射線和放射能的前兩種假設很難三言兩句說清楚。不過對於第三種假設,亦即他聲稱自己能以超過光速的速度傳輸能量的說法卻可以從各種角度來好好討論。由於地球的周長大約是兩萬五千英里,然後光是以大概每秒十八萬六千英里的速度傳播,所以光要繞過地球一圈大抵上需要七分之一秒。但是地球本身的大小是否也與達致超出光速的可能有關呢?舉例來說,北極與南極是否存在著瞬間性的相互作用?如果是這樣,那麼相對論就在某種意義上被動搖了,因為照道理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移動”得比光速更快,但是地球的電磁運動卻反駁了該理論。


如果把這個想法更進一步,把太陽或銀河系都視為一個以某種方式與自己互動的作用統一體時,光速在這個時候仍然不可動搖嗎?(當然,銀河系有數十萬光年之長)事實上當我們看著銀河系的照片的時候,我們實際上看到的是綿延數十萬光年的成群實體。這些系統具有正旋穩定性(orthorotational stability)和/或存在於格式塔(gestalt,即總體)中的角動量,這都可以很輕易地超過光速,在這個意義上來說它便違背了相對論(註2)。


關於相對論可以被違反的具體證據也能在喬治・伽莫夫(George Gamow)的里程碑著作《震驚物理學的三十年》(Thirty Years That Shook Physics)中找到。伽莫夫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他告訴我們在20世紀20年代中期古德斯米特(Goudsmit)和烏倫貝克(Uhlenbeck)就已經發現電子的自旋,而且速度還是光速的ㄧ點三七倍。古德斯米特清楚地證明這一發現沒有違反任何量子力學的內容,反而是與愛因斯坦主張的沒有東西可以快過光速的觀點不符。保羅・狄拉克(Paul Adrian Dirac)也研究過這個問題。跟隨著赫爾曼・閔考斯基(Herman Minkowski)的腳步,後者利用一個假想的數字i(-1的平方根)來比作時空方程中的時間坐標,然後狄拉克也給電子的自旋賦予了相同的數字i。他通過這種方式將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相結合,並據此贏得諾貝爾獎(1966, pp. 120-121)。這自然是好的一面,可是美中不足的是基本粒子的旋轉速度仍然比光速更快,當然這個問題最終得到了和旅鴿(passenger pigeon)一樣的下場,根本沒有物理學家願意去談它。這意味著20-21世紀的物理學儘管在高歌猛進,卻徹底無視了古德斯米特和烏倫貝克的重要發現。研究的結果表明基本粒子的性質決定了它們的作用尺度,由於它們可以用快過光速的速度旋轉,所以很有可能它們其實就是從以太這個能夠將能量轉換為物質形式的被認為已經過時的物理空間吸收這股能量。


以太的結構


“在一個與太陽差不多大的物體上,除了沿著其表面進行之外不可能把這種干擾(例如無線傳播)傳輸得要多遠有多遠。不難發覺我影射的就是根據相對論理應要存在的空間彎曲,可是我卻完全無法想像那樣的東西。我認為空間無法彎曲,原因很簡單,因為它根本沒有性質可言,這就好比是在說上帝具有什麼性質一樣。但是祂所有的一切性質其實都是我們自己發明出來的。我們只有在討論填滿一個空間的物質時才能說出那都是些什麼性質,說某些大型物體的存在可以導致空間被彎曲,就相當於說某物可以在一片什麼都沒有中做些什麼。我個人對這種觀點不予苟同。”

——尼古拉・特斯拉(註3)


在特斯拉的模型裡,力場可以扭曲大型物體周圍的光線,這些想法與特斯拉從未發表過的關於重力的原始理論有關,不過還是可以從特斯拉發表於1930-40年的文章來找到蛛絲馬跡。它們也和ㄧ些近來的物理學、重力以及磁學方面的理論吻合,這些都挑戰了愛因斯坦所說的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比光速更快。勒納(E. Lerner)在1985年的《科學文摘》(Science Digest)發表過一篇題為〈磁旋風〉(Magnetic Whirlwinds)的文章,他在其中寫道:“磁力就與重力一樣根本。”引用了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等離子物理學家斐拉特(A. Peratt)的研究與理論,勒納指出:


“天文學家使用...射線望遠鏡...觀察到了高居在銀河系的平面之上的氣體電弧細絲。這些扭曲的螺旋似乎是被一種磁場綁在一起...延伸了五百光年...這種磁力漩渦(可能)在宇宙中扮演著重大的角色...與重力同等重要。”(註4)


特斯拉與愛因斯坦的另一個關鍵分歧涉及邁克生和莫雷在1887年的詭異發現,當時他們試圖用兩組朝向彼此但相隔數英里的鏡子來檢測以太。其中一組瞄準著地球運動的方向,另一組則瞄準地球運動的直角。按照假設,如果以太確實存在,那麼一旦脈衝發出,兩組鏡子收到的回返時間就應該不盡相同,可是結果並沒有發現任何差異。


愛因斯坦基本上同意這個結果,他還指出根據它的性質,以太根本就不可能被發現。然而,愛因斯坦還大膽地提高了賭注宣稱如果真的能夠檢測到以太,那麼他的相對論就會被推翻(註5)。愛因斯坦更進一步斷言,假如光可以像粒子一樣傳播那麼便完全不需要介質(以太)的介入。儘管當時大部份的偉大科學家,如馬克士威、法拉第、開爾文、菲茨傑拉德和勞倫茲都接收了這種明顯的結論,亦即太空中必須存在扮演介質的以太,可是所有這一切都被掩蓋了。這導致如今出現了普遍公認的理論,那就是以太絕對不存在,這才過了一個世紀而已!就連愛因斯坦都需要花費十五年的時間才終於修正這個明顯的誤解,可是傷害卻已經造成。


1920年,在萊頓大學主講“以太與相對論”(Ether and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的愛因斯坦卻直接了當地聲稱以太必須存在,因為光也有波狀的特性,所以這下將需要有傳導的介質。他甚至致信給洛倫茲解釋這一問題(註6)。可是等到這時,傷害早已深深烙印。這場講座幾乎沒有受到關注,連羅納德・克拉克(Roland Clark)出版於1971年的愛因斯坦傳記都沒有提到這件事,所以20-21世紀的物理學發展真的完全是對以太理論不屑一顧。


根據邁克生-莫雷實驗,光朝向地球運動的方向與運動的直角的速度都相同,愛因斯坦於是得出結論認為光速是恆定的(基於狹義相對論)。他在1905年更揚言19世紀物理學提出的以太沒有存在的必要,雖然他真正的意思是它無法被發現。這在當時是一個相當激進的觀點,不過也很快得到接受,縱使它暗示在星星之間根本沒有任何東西。這個觀念在後來很快就變成了金科玉律,因為它幫助解決了許多困境,例如現在再也不需要花費力氣去尋找以太,畢竟它壓根不存在。“愛因斯坦並沒有反駁以太的存在...他只是說(根據狹義相對論)無論它存在與否,光總是以相同的速度移動。”(註7)


從大眾科學作家的角度來看,“對於不存在的以太的執念仍然持續著,直到愛因斯坦在1916年以彎曲的時空在廣義相對論中取代了舊以太。只是這個新的‘以太’已不再是三維的歐幾里德空間中的介質,而直接是四維的非歐幾里德(彎曲)時空。”(註8)正是這種想法讓特斯拉完全無法認同,他就是因此才在20世紀30年代對愛因斯坦大加批評。


儘管如此,他們仍在某些方面互有共識,這與德國物理學家恩斯特・馬赫(Ernest Mach)的假設有關。受一神論與佛教教義,還有主張所有物質都會通過重力互相吸引的牛頓影響的馬赫假定任何有質量的物體,例如地球,都會持續受到來自所有星星的某種類型的重力影響。換句話說,宇宙間的所有影響其實都牽動著彼此。愛因斯坦曾寫信告訴馬赫,這種想法對他提出相對論有很大的幫助(註9)。


我尚未找到特斯拉對於馬赫原理的直接引用,但在他寫於1915年的一篇顯然是依據於他1893年的著作文章中,他也陳述了相同的立場。


“沒有任何擁有生命的東西——從征服元素的人類到最敏捷的生物——可以不在這個世上遭受輪流的搖擺。只要從力產生出動作,無論它有多麼無窮小都會打亂宇宙平衡並造成宇宙性的運動。”(註10)


在我看來,促使宇宙中的所有星星(這與愛因斯坦的彎曲時空有關聯)相互聯繫在一起的正是以太。此外,特斯拉對以太的看法也與神智學(Theosophists)一致:


“許久以前,(我)認識到所有可感知的事物都是源自於一種最初的物質,它纖細得超乎想像且填充著所有空間——那就是阿卡西(Akasa)或發光的以太——它被賦予生命的氣(Prana)或創造力作用著,使之以永無止盡地循環落入所有事物與現象的存在之中。

最初的物質被投入到速度驚人的無窮小旋風裡,然後開始發展成型;接著作用力漸漸減緩,運動停止然後物質消失,回歸成最初的物質。”(註12)


消除了“阿卡西”的靈性成分的特斯拉假設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從外部的源頭獲取能量。這很符合他自己設計的自動機器或遙控機器人,它們都是接收著電力以及他本人,也就是人類的命令。反對柏拉圖式的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觀念的特斯拉是一個亞里斯多德主義者,因而他也深信白板說(tabula rasa),所以特斯拉認為自己的所有想法其實都有其外在的源頭,雖然很矛盾的是他的一生明明是自我決意(self-determination)與意志的力量最為懇切的展現。在他的體系裡,每個不同等級的實體本身都不具有靈魂,而是一個個通過吸引或排斥產生運動的自導(self-directed)電子元件。


作為一名反心理學家,特斯拉也反對潛意識、原型以及弗洛伊德的本我等解釋人的主要動因的觀念。所以對他來說,做夢總是因為外在的因素,絕不會有半點內在的原因。然而不同於在他的主要宇宙力模型中否定心理元素的愛因斯坦,特斯拉對這個問題躍躍欲試,他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思考機器(thinking machine)的原型機,他的這台遙控船(telautomaton)或遙控機器人是一台無線操控船,曾在1898年的麥迪遜花園廣場被這位發明家向公眾公開展示。從本質上來講,特斯拉認為心智是一個兼具吸引或排斥的二元電氣系統的基礎,這個系統靠著外部刺激作用,而且完全兼容巴甫洛夫解釋認知過程的刺激-反應模型。


粉碎原子


特斯拉與愛因斯坦以及其他量子物理學家對基本粒子結構,還有粉碎原子可能會造成的後果的意見也不太相同。“我已在實驗中利用高壓真空管成功解體原子...操作的壓力從四百萬到一千八百萬伏特...但就原子能而言,我的實驗結果證明解體的過程並未伴隨現有理論預估的那種能量釋放。”(註14)


在特斯拉眼裡,相對論純粹就是“專斷地反對在過去甚至被奉為常識的偉大科學家的教誨的一連串錯誤與騙人想法。這個理論包含了太多錯漏與謬誤,它們被精心打扮上華麗的數學禮服,這些衣裳令人著迷、目眩並使得人們對其最根本的錯誤渾然不覺。這個理論就像一個披著紫袍的乞丐,反被無知的人們當成國王。它的傳人固然都很聰明,但他們是形上學家而不是科學家。”這段話寫於原子彈爆炸的數十年前,而且特斯拉還無視了從1919的日食得到的空間曲率數據,這證實了愛因斯坦說的空間會因為像是星體這種大型物體彎曲的觀點,特斯拉堅持力場的存在也能解釋相同的數學結果。因此,特斯拉明目張膽地下結論說:“相對論沒有任何一個命題可以得到證實。”(註15)


草率地下判斷說是特斯拉錯了然後愛因斯坦和其他量子物理學家是對的並不明智,這至少有兩個原因。(1)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都被認為還不夠完整,而且在某些意義上這兩個理論對於宇宙的結構更是互相排斥(註16)。(2)特斯拉是從並不完全相似於理論物理學家支持的角度來探討這些現象。例如,在科羅拉多州的斯普林斯市,特斯拉曾製造過超過四百萬伏特的電壓,而且他只用了一百萬伏特便從原子核中分離出電子。因此,特斯拉可以解體原子,但他的方式卻截然不同於愛因斯坦與量子物理學家的假設(特斯拉沒有破壞原子核),他的儀器也沒有引發原子爆炸。特斯拉完全誤解了愛因斯坦的E=mc2方程式會產生的結果以及有關質能等價定律的相應假設。遺憾的是,他始終沒能親眼看見的確有證據證明巨大的能量被瑣在原子核的微小空間內(註17)。


重力


對於空間彎曲(愛因斯坦)與力場(特斯拉)的論戰,我曾特別請教過普洛威頓斯學院的名譽教授埃德溫・戈拉(Edwin Gora)。戈拉曾經在沃納・海森堡和阿諾・索末菲(Arnold Sommerfeld)門下學習,他同意這兩種觀點可能其實都是描述同一件事的可行辦法。特斯拉和愛因斯坦都致力於描述空間的基本結構及其與恆定光速跟重力的關係。


我在網絡上找到了一篇由夏普金(M. Shapkin)發表但據說是特斯拉執筆的艱澀論文,夏普金/特斯拉在文中聲稱光之所以永遠維持每秒十八萬六千英里的速度傳播,就是因為它的介質以太將光子能量減緩至那個速率,如同空氣將聲音減緩至恆定的速率(註18)。按照這種觀點,以太是一種限制光的確切速度的特定介質。這是一個非常令人興奮的理論,因為它主張以光的形式表現出來的能量最終將會止步於快子領域,而那就是一個超光速的領域。


這個以太理論也受惠自特斯拉還有其他很多現代作家,例如派斯(Prince)和吉普森(Gibson)、埃德・哈奇(Ed Hatch)、文斯拉夫・布吉克(Vencislav Bujic)、羅恩・希思(Ron Heath)、沃倫・約克(Warren York)和大衛・威爾考克斯(David Wilcox),我在我的書《超越光速》(Transcending the Speed of Light)也對一直在吸收以太的物質作出了詳盡的討論。


如果我們看看物質的結構,我們就會發現它是由原子構成,然後原子基本上就是由繞著質子與中子的電子組成。可是根據定義,中子是被夾在質子和電子中間。所以物質的基本結構實際上只有兩種粒子,分別是電子與質子,然後再算上把這些原子結合成名為光子的分子的膠水。這些粒子一直在旋轉,但是什麼使它們旋轉呢?以太理論相信基本粒子其實一直都是靠吸收以太來維持自旋。當它們這麼做時,它們又會以電磁場的形式將吸收的能量散發出去,這就是重力與電磁力彼此間的關係。


就以地球為例來說,經典物理學把重力視為恆星與行星間的某種近乎於魔法的吸引力,可是以太理論卻抱持著完全不一樣的看法。當我跳起來最後又會落到地上的原因並不是這種神秘的重力,而是因為地球正在不斷吸收大量的以太來維持所有基本粒子的旋轉。我們都身處在這個河口,這個觀點既解釋了重力是什麼也能夠釐清特斯拉的一個看似古怪的說法,即他宣稱太陽一直在吸收比它輻射出去的還多的能量。隨著你想得越深入,這個乍看很瘋狂的想法就會變得越來越有道理。太陽需要非常多的以太能量來維持它的完整性。


大一統


現在我們說回愛因斯坦,就我們從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所寫的新傳記裡可以知道,他對馬赫原理也並非是那麼堅定。愛因斯坦的確看見了重力與加速度的關係,但他仍未準備好真的接受以太,因為此舉就意味著他真的要把相對論給賭掉了。不要忘記,他曾說過如果以太有朝一日被發現,那麼他的理論就麻煩大了。


根據上面列出的包括派斯和吉普森等作家都支持的以太觀點,其實要發現以太一點也不難。如果現在你正駕駛著汽車並且突然開始加速,那麼你就會很明顯地感受到G力。這就是增加對以太的吸收後造成的結果,這才是G力的意義所在。以太流入物質形成重力,物質亦通過以太迅速流動,這就是說加速度與G力都是同樣的道理。


愛因斯坦在1916年開始意識到這一點,正如路易・德布羅意(Louis de Broglie)的波動力學也在之後開始流行起來。此前的物理學家都將電子和質子當做粒子研究,但德布羅意卻特別注重它們的波形式。將電子視為波而不是粒子會更有助於理解量子跳躍,亦即電子突如其來從一個軌道跳到另一個軌道的過程。從德布羅意的波狀觀點來看,當電子簡單地移動焦點時,就會發生量子跳躍。一但德布羅意開始獲得認可,包括光子在內的基本粒子將會更多地被當作波來看待,這種觀點也更加符合以太作為傳輸光,譬如從太陽到地球的介質之必要性。


起初愛因斯坦仍相當沉迷於他的粒子觀和馬赫原理,該原理表明宇宙中的所有物質皆相互依存。因此,對於旋轉的物體,愛因斯坦在1916年1月9日寫信告訴年輕數學家卡爾・史瓦西(Karl Schwarzchild)說:“慣性只是質量之間的相互作用,而不是涉及空間的影響,與可觀察到的質量無關。”艾薩克森說史瓦西並不同意他的觀點。過了四年後,愛因斯坦在1920年重新考慮起以太諸如作為光的介質等的存在必要性。他放棄了馬赫原理,並且認為一個旋轉的物體並不是從宇宙間的其它物質身上獲得慣性與相依關係(依照馬赫原理本該是如此),而僅僅是出於“它自身的旋轉狀態,(因為)空間充滿了物理質性。”(註19)


由於德布羅意強調的粒子波理論蒸蒸日上,愛因斯坦也跟著改變了觀點。彷彿回到從前,他現在來到萊頓大學講授以太(如前所述)。愛因斯坦從來不曾認同重力是基本粒子對以太的吸收,而且這一過程還會產生出電磁,因為這麼做就形同是放棄相對論。愛因斯坦同樣也從未成功將重力整合入他的大一統理論,他在後半生一直在努力想要解決這個問題。


一旦意識到電子是以超過光速的速度旋轉,一種全新的範式就會因此誕生。這種新的想法認為基本粒子一直在吸收以太,並且重力就是因此造就的結果。隨著以太被吸收,接下來會發生兩件事:(1)這個過程讓基本粒子能維持旋轉(2)與此同時,以太能量可能更是源自於一些物理學家所謂的零點能(zero point energy)領域,這是一個極為龐大且不曾被探究過的能量庫,具有被轉化成電磁能的潛力。這就是大一統理論,是愛因斯坦夢想將重力與電磁力相結合的答案。


特斯拉比愛因斯坦更瞭解以太理論,但毫無疑問他並沒有真正弄懂愛因斯坦的著名E=mc2方程式的運作。他以為那只是數學上的胡謅。但如果他能再多活幾年看見原子彈爆炸,那麼特斯拉就得被迫重新審視一度被他丟棄的東西,反之如果愛因斯坦也能重新評估特斯拉的以太理論,那麼他可能就有機會實現統合起重力與電磁力的宏偉夢想,以太理論可以充分解釋這個過程。


有非常多的物理學思想家都相信某種形式的以太存在,同時應該也有某些力足以超過光速。一旦以太理論能被重新拾起,粒子自旋、零點能、物質與空間的基本結構、光速的恆定性以及重力和電磁力之間的聯繫這些問題便會一一湧現出嶄新的洞見。


____________________

Footnotes

1. Marc Seifer, Wizard: The Life & Times of Nikola Tesla, New York: Birch Lane, 1996, pp. 18-19.

2. One need not resort to Bell’s theorem of non-locality, or instantaneous transference of information, or the new worm hole theories, each which suggest extra dimensions, to follow the argument as far as I have taken it.

3.Nikola Tesla, Pioneer radio engineer gives views on power. In J. Ratzlaff (Ed.), Tesla Said. Millbrae, CA: Tesla Book Company, 1984, pp. 240-242.

4. E. Lerner, ‘Magnetic whirlwinds’, Science Digest, 6/1985, p. 26.

5. Roland Clark, Einstein: The Life & Times, NY: World Publishing, 1971, p. 78.

6. Walter Isaacson, Einstein: His Life & Universe,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07, p. 318.

7. Edwin Gora, Physics Department, Providence College, private correspondence, 1991.

8. Ibid.

9. Einstein had really postulated two theories. The 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 postulated in 1905, dealing with uniform motions, and the general theory, which dealt with motions speeding up and slowing down. Mach’s principle is linked to the general theory.

10. Nikola Tesla, (1915), in Lectures, Patents, Articles, Belgrade: Nikola Tesla Museum, 1956, p. A-172.

11. Or one hierarchical dimension of it. Further, each point in space (in a galaxy) codes for every other point, as each contain the intersecting light from every star in the system. This idea is associated with holographic principles and the “enfolded order” where the whole is distributed throughout each part, as expounded by such theoreticians as David Bohm.

12. Nikola Tesla, 7/6/1930; J. Ratzlaff, (Ed.), Solutions to Tesla’s Secrets, Milbrae, CA: Tesla Book Company, 1981, p. 91.

13. Einstein, however, did not negate the conscious component from his philosophy. “I want to know how God created the world,” Einstein said. “I want to know his thoughts; the rest are details” [from E. Mallove, ‘Einstein’s Intoxication with God and the Cosmos’, Washington Post, 12/22/1985].

14. Nikola Tesla, ‘Radio power will revolutionize the world’, Modern Mechanix & Invention, 7/1934, pp. 40-42; 117-119.

15. Nikola Tesla, ‘Tesla, 79, promises to transmit force’, New York Times, 7/11/1935, 23:8; in Nikola Tesla, 1981, pp. 128-130.

16. “A principle of physics that Einstein held even more dear than determinism was the principle of local causality – that distant events cannot instantaneously influence local objects without mediation. What the EPR [Einstein, Podolsky, Rosen] argument did… was to show that quantum theory violated causality. This finding startled most physicists, because they held the principle of local causality sacred. This mean that either quantum physics was incomplete or non-local events [i.e., instantaneous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occurred.” The Cosmic Code, by Heinz Pagels, Bantam Books, NY, 1982, p. 139. Einstein’s Theory of Relativity is also incomplete, as physicists have not, as yet, obtained a Grand Unification Theory based upon it. See, for instance ‘Einstein’s Dream’, by Gary Taubes, Discover, 12/1983, p. 48, whereby an 11 dimensional graviton (gravity particle) has been postulated as the ultimate particle to explain supergravity, quarks, electrons, etc.

17. It would take approximately 55 million volts to vaporise carbon, but only 4.37 million volts to change carbon into helium, the latter case within the parameters Tesla was capable of achieving [calculations performed by E. Gora]. A pound of carbon, on the other hand, if converted into nuclear energy, could provide enough electricity to run the country for an entire month [from Coleman, 1958, p. 54].

18. Mikhail Shapkin, “Unknown Manuscript of Nicola Tesla.” Farshores.org/wmtesla.htm.

19. Marc Seifer, Transcending the Speed of Light, p. 96; Isaacson, p. 125.

本文摘錄並修改自馬克・賽費爾(Marc J. Seifer)的《超越光速:意識、量子物理學和第五維度》(Transcending The Speed Of Light: Consciousness, Quantum Physics & the Fifth Dimensio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