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newdawnmagazine.com/articles/the-lost-airliner-accident-conspiracy-or-something-else
By Frank Joseph
2014年3月8日,航空史上最大的謎團發生了。馬來西亞航空370號,一艘載有共計兩百三十九名乘客與機組人員的客機離奇失蹤,這引發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強度最高、耗資最昂貴的海空搜救行動。來自二十個國家共超過一萬多名人員,操作六十艘水面和水下船隻,再加上五十架飛機,在四萬六千平方英里的廣袤海域上輪番搜索,這場行動的耗資高達五千六百萬美元。經過整整三年的搜索,卻還是沒有人能發現失蹤客機的身影。美國海洋機器人公司−海洋無限(Ocean Infinity)在2018年進行了第二次搜救,但仍然一無所獲。
三年後,一名當地的拾荒者偶然在位於非洲東海岸的留尼旺島發現了一塊據稱與這起事故有關的殘骸,這裡距離馬達加斯加有足足五百英里遠。這塊襟副翼(flaperon)——它是結合了襟翼和副翼功能的後緣部件——上面與MH370的編號吻合的數字只有一個,而照理說應該要有三個。即使如此,馬航公司還是立刻就宣布在留尼旺島發現的碎片證明了這艘客機是墜入大海,問題是這是一個非常可疑的證據。即便它確實是屬於MH370,它也只是那架失蹤的波音777-200ER客機身上超過三百萬個部件之一而已。
為什麼沒有更多殘骸被尋獲?要知道它們絕大部分是具有浮力的。笨重的引擎一般是唯一有可能會下沉的部件。飛機本身不會像石頭那樣直接沉入水中,這是因為它們從本質上就像是中空的空管——不是均勻的固體物體,而是由無數的部件拼湊而成,它們在與水面發生撞擊時通常就會分解成散落的碎片。就以MH370來說,哪怕它以時速一百六十一英里的速度直衝水面,也應該會留下一大片的浮渣。
1996年7月17日,環球航空800號客機在紐約州東莫里切斯附近發生爆炸並墜入大西洋,後來調查人員尋獲的殘骸幾乎足以完整重建這架墜毀的波音747-100。如果MH370是墜入印度洋,那麼一架同等尺寸、擁有大量部件的飛機沒道理不會留下可觀的殘骸,ˋ按理說它們很快就會被一萬多名專業搜救人員發現。
更不用說,有數百顆軍事和商業衛星高掛在天上,它們至少該有一、兩個拍攝到墜機時的畫面,畢竟這些衛星每天都在持續監控地球上的每一寸土地,甚至能從高達一千兩百英里的高空將汽車牌拍得清清楚楚。這是從太空時代就已經有的技術,一點也不新奇。這樣的技術在MH370失蹤前就已被投入實用多年,假如客機真的墜入海裡,這整個過程都應該要被實時檢測並記錄下來才對。
地球的湖泊和海洋同樣處在全天候的水聽器監控之下,正如美國海軍的聲學感測器所證明得那樣,它們曾在去年6月18日探測到了尺寸小得多的泰坦號在北大西洋發生內爆,當時這艘重達11.5噸的潛水艇正在不斷失控下沉。相同的感測器沒理由發現不了一架重達383噸的波音777客機撞擊印度洋時所造成的巨大聲響。目前至少有四座大型電子監聽站是全天候運作,它們可以捕捉全球任何海域的聲音,隨時監測是否有任何不明雜訊。
簡而言之,如果二十個國家合作持續了三年的搜索都無法找到這架客機,甚至連人造衛星和遍佈世界各地的水聽器也沒用,這只能意味著它其實根本沒有墜毀在地面或水面上。不過MH370年的神秘之處還不只在於它的失蹤。仔細翻閱過它的乘客名單後,不禁會使我們對官方的說法產生懷疑,官方至今仍始終堅稱這起事件雖然還無法完全解釋,但它肯定只是一場意外。
不尋常的乘客
趙啟偉(Zhao Qiwei)是一名三十七歲的中國男子,他本來正準備返鄉回到北京,也就是MH370的預定目的地。馬來西亞警方後來發現,他的護照是假的,它是用專業手法仿造了真正的趙啟偉本人的護照。趙啟偉目前生活在遙遠的斐濟,且他從未出過國。
還有其他幾位來自中東的乘客也使用了假身份。兩名伊朗人使用義大利人(路易吉・馬拉迪〔Luigi Maraldi〕,三十七歲)和奧地利人(克里斯蒂安・科澤爾〔Christian Kozel〕,三十歲)的失竊護照登上了這架客機。還有另外兩名同樣來自伊朗的旅客——十八歲的普里・努爾・穆罕默德(Pouri Nour Mohammad)和二十九歲的德拉瓦爾・賽義德・穆罕默德雷扎(Delavar Seyed Mohammadreza)也使用了偷來的護照。誠然使用假護照的行為在東南亞並不少見,但五名持假護照者——其中有四人來自伊朗——同時搭乘同一架航班,這不管怎麼說都很奇怪。
更奇怪的是,有另外二十名乘客恰好都為同一家公司−飛思卡爾半導體工作。這些人全都搭乘同一架飛機理論上是違反公司的安全規定的。按照慣例,科研公司一般只會允許最多三名科學家共乘一架飛機,以防止萬一意外發生,導致已經投入大量資金的研究項目血本無歸。
飛思卡爾半導體公司是一家總部位於德州的科技巨頭,它在應用電子工程領域處於尖端地位,該公司“(研發的)具有身分辨識功能的芯片可以被植入現金、護照甚至是人體,”《智慧樞紐新聞》(Intellihub News)創辦人兼主編謝坡德・安貝拉斯(Sheppard Ambellas)表示。“這種芯片可以取代零售商品中的條碼,並且還能被植入人體、動物、子彈、信用卡及其它物品來進行身份辨識。這些在馬來西亞生產的微芯片的體積為0.5x0.5毫米——相當於一個小數點大小——其採用了無線射頻辨識(RFID)技術。”(註1)
其它重要的用途還包括探勘和開採新的石油礦藏。這些技術進步都要歸功於半導體,這是一種導電性介於絕緣體與大部分金屬之間的固體物質。用半導體,其材料主要是矽,製作的裝置是大多數電子產品中所不可或缺的零件。飛思卡爾半導體公司正是該領域的佼佼者。
除了該公司的二十名莫名其妙地共乘一架飛機並集體罹難的電腦科學家之外,在那架飛機上還有另外十四名電機工程師和其它相關的專業人士。梁旭陽(Liang Xuyang)是華為公司的工程師,這是一家中國的跨國電信公司,它能夠設計、研發、生產與銷售各種電信設備、消費性電子產品和智慧型設備。田俊偉(Tian Junwei)是另一位華為的電氣工程師。然後其他乘客則包括了印度最大的企業集團之一−馬恆達(Mahindra and Mahindra)的退休電氣工程師維諾德・科萊卡(Vinod Kolekar)、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伊士曼化學公司(Eastman Chemical Company)的員工張梅(Chang Mei)、馬來西亞航空工程師塞拉瑪特・穆赫德(Selamat Mohdkhairulamri)、中興通訊的員工李彥霖(Lin Yanlin)、女王大學電機與電腦工程系畢業生諾爾・法齊拉・馬特・拉希姆(Nor Fadzillah Mat Rahim)和他的妻子阿茲拉伊・伊澤特・穆罕默德(Azrai Izet Mohammad),後者同樣是一名電氣工程師。
還有四名乘客分別在不同的軟體和電信公司擔任要職。四十四歲的甘濤(Gan Tao)是迪克・錢尼臭名昭彰的哈利伯頓公司(Halliburton Company)的員工。哈利伯頓是一家美國的跨國公司,也是全球第二大石油公司,它包辦了全世界絕大部分的水力壓裂工程。這樣的人搭乘飛往中國的商業航班究竟是為了什麼呢?同樣令人困惑的是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的官員張建武(Zhang Jianwu)也在飛機上面。他和前一位雖然職業相關卻又不完全相同的乘客怎麼會剛好搭乘同一架班機,結果又一去不復返?這些線索雖然耐人尋味,卻無助於我們弄清楚這一切的真相。直到最近,事情似乎出現了轉機。
吹哨人的錄像證據
在空難發生不久後,就有三份據稱紀錄了MH370最後時刻的簡短錄像開始在物理學家和電腦專家之間流傳。大多數人都認為它們只不過是精心炮製的造假影片,不過也有少數人對此有不同的看法。據說,這些時長僅一分鐘的片段錄像是在客機失事幾天後,由一名匿名的美國政府吹哨人秘密洩露的。
幾年後,一位擁有最高機密權限的政府科學家借助了幾位軟體專家的先進分析工具,對這些錄像——它們在專業圈子之外幾乎完全不為人知——進行了嚴格而仔細地研究。結果他們不僅證實了這些備受爭議的錄像的真實性,甚至還根據錄像的內容推敲出了MH370的下落。“所謂飛機墜毀在印度洋的說法,從頭到尾就是一個謊言,”這位新的吹哨人表示(註2)。
阿什頓・福布斯(Ashton Forbes)公開了這位吹哨人的爆料,並在他的Twitter上發佈了這些錄像,同時他還提出書面申請,呼籲美國國會為此召開聽證會。“我願意在國會作證,”他寫道:
“這些錄像毫無疑問是真實的,我可以仔細就其中每一個細節進行說明。我還想邀請一些物理學專家來驗證證據。這些錄像紀錄了MH370的真實遭遇...它們的日期也非常清楚。衛星錄像接收的時間是2014年3月12日,然後它們是在2014年5月19日被發佈的。
那麼,為什麼這些事情是直到現在才公開呢?很多人一定會有這個疑問。這是因為直到2023年後,我們才終於有了辦法去驗證這些錄像的真實性...否則的話,MH370的錄像看起來只會像是一場魔術秀而已。我們之所以能夠確定錄像拍攝時的位置,是因為我們的調查小組−MH370x中的衛星專家們透過衛星移動軌跡記錄,找出了當時是哪一顆衛星拍下了我們現在看到的3D立體錄像。
我們在衛星錄像中看見了六組座標,過去我們一直誤以為這些座標位於南印度洋,直到後來我們才意識到尼科巴群島(位於距離斯里蘭卡以東約八百英里的印度洋)是最有可能的位置,因為飛機在兩段錄像中都有往左轉向,同時座標也發生了變化,這意味著飛機正在朝向東南方飛行。
衛星和目擊者(凱瑟琳・蒂〔Katherine Tee〕,她與其他八位目擊者——都是漁民——一起看見了飛機下降時的橘色燈光,以及它冒出的濃煙),當時顯示的時間是2014年3月7日6:40-UTC(格林威治標準時間,相當於馬來西亞時間的凌晨2:40)...我們已經確實驗證了錄像中的每一個細節都是真實的。我們掌握了所有相關資料、時間、地點,還有目擊證人...
一架波音777墜入大海卻沒有留下任何碎片,這不管怎樣都說不通。目前尋獲的少量殘骸上面疑似有發生爆炸的痕跡,而且還有部分碎片有燒痕。有一架波音777的滅火裝置漂流到了馬爾代夫,上面有著清晰可見的編號,但至今仍未引起任何調查。
我們知道‘官方’的說法純粹是一個謊言,這一切很可能其實是一場間諜行動,為的就是要阻止飛機上的二十名飛思卡爾半導體科學家前往中國。我猜測他們可能知道什麼非常敏感的技術。
我們知道這架飛機沒有墜入大海,因為SOSUS系統(提供深水遠程探測能力的監聽系統)根本沒有偵測到聲波。這套系統曾經偵測到泰坦潛水艇的爆炸聲,但海軍卻將這件事隱匿了整整五天,而當時媒體都在忙著報導潛水艇內的氧氣還能供應多久。迪戈加西亞島(位於印度南方的馬爾代夫群島)和西澳洲的水聽器同樣沒有偵測到任何異狀(即MH370年墜入水中時造成的聲響)。
我還確認了錄像的洩露者是海軍的愛德華・林少校(Edward C. Lin)。只有他符合每一項條件。我們的政府曾試圖以叛國罪將他判處終身監禁,但他絕對不是間諜。愛德華・林是一位英雄。他在承認自己的行為違背了國家安全後,就接受了認罪協議,但他從未向我們的敵人透露這些資訊。他只是像做正確的事,讓全世界知道這項技術的真相以及MH370到底發生了什麼。他最終被判處九年監禁,並且根據認罪協議,他很可能將被禁止再談論這些錄像。現在我們可以為這位英雄,以及所有被欺騙或污衊的人伸張正義...
我知道它們看起來不像,但這些錄像是千真萬確的。它們不是CGI...已經有數百位VFX(視覺特效)專家逐幀分析了錄像,他們沒有發現任何破綻。如果這些錄像真的是‘騙局’,那麼要偽造它們的難度也是超出想象的...
我之所以呼籲國會召開聽證會,是因為我相信現在已有足夠的證據說服議員們相信,MH370事件的真相被我們自己的政府掩蓋了...”
林少校據說是在軍事衛星拍下這些錄像的四天後就將其洩露了,接著他又在6月5日上傳了第二版,第二版與第一版的內容幾乎完全相同,因為它本來就只是作為備份,不過視角略有不同。福布斯在致國會的信中寫到,其中一段錄像是“來自MQ-1C‘灰鷹’無人機,吹哨人為它增加了熱成像圖,另一段是SBIRS(天基紅外線系統)通過SIGINT(訊號情報)產生的3D‘戰場空間’圖像,它使用的是來自USA-229間諜衛星的數據,它的旁邊還有一顆目前已經成為太空垃圾的姐妹衛星。”(註3)
換句話說,這是從不同角度在同一時間對同一事件的記錄。“我們有三個證據來源可以證明這些錄像,”福布斯解釋說。“我認為,我們擁有比人類歷史上的任何庭審都還要堅實的證據,足以證明它們的真實性。”(註4)
錄像中圍繞飛機的三顆光球
在錄像中首先出現的是一架波音777正在一片晴朗的天空中向左轉,然後開始朝著下方數千英里的水面下墜。飛機的後方冒出了長長的濃煙。這些濃煙顯然不是凝結尾(contrails),因為凝結尾只會在兩萬五千至四萬英尺的高空形成。錄像中的飛機是在積雲中飛行,那裡的高度不會超過六千英尺。錄像的熱成像圖顯示,機腹的貨倉正在失火,而機腹中央底部有一處明顯的紅色熱點。
通過衛星記錄的時間戳記,可以確認這架飛機就是MH370,因為它出現在鏡頭中的時間點與這架波音777最後一次在檳城島外出現、然後在尼科巴群島附近消失所需的飛行時間吻合。在錄像開始播放幾秒後,一顆明亮的光球忽然開始接近這架飛機。片刻之後,又有第二顆光球從下方的海面迅速升起,衝破雲層,跟著它的同伴一起快速圍繞著MH370飛行。接著,第三顆光球也出現了,它繞著飛機飛了一圈。
三顆光球皆為圓形,直徑約3−4.5米,並呈現出深銀金屬色,熱成像圖顯示它們具有極高的溫度。根據阿什頓・福布斯的計算,它們的飛行速度“比飛機快了十倍”(註5)。考慮到波音777的巡航速度為每小時590.8英里,這就意味著這些光球的飛行速度高達每小時5908英里,也就是突破7馬赫。相比之下,當今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飛機是北美X-15,它的速度最高可以達到6.7馬赫,仍然比錄像中的光球慢了1388英里/小時。如果這是真的,就說明這些光球的駕駛員不會因為如此驚人的高速而被融化成奶油,代表它們具有超過任何已知材料的承受力。
然而,就在一轉眼間,這些光球忽然重新排列成了鎖定目標的隊形,然後開始逆向飛行——這已經違反了物理學。兩秒鐘後,雲層中出現了一道短暫而明亮的閃光。接著MH370和三顆光球都消失不見了。我們沒有看見任何碎片。也沒有殘骸掉落到下方的海面上。只有消失的飛機留下長長濃煙還飄浮在半空中。
衛星錄像讓我們得以嘗試重建這場悲劇的始末。2014年3月8日凌晨十二點四十一分,MH370從吉隆坡國際機場起飛。根據官方說法稱,它在兩個小時又一分鐘後與ATC失去了無線電聯繫,因為當時機長扎哈里・艾哈邁德・沙阿切斷了除最關鍵的電路之外的所有電源,以應對突然從貨倉中出現的火災。然後,然後他果斷往左轉,將飛機的方向調轉成西南方,好直奔距離最近的檳城島喬治城機場。
兩個小時後,當MH370抵達喬治城時,機上的火勢即使仍未完全撲滅,也應該已經被成功控制,但飛機因為已經受損而無法放下起落架。當機長重新啟動無線電通訊後,檳城國際機場拒絕了他的降落請求,因為他們認為客機還有太多燃油,在這種情況下緊急迫降過於危險——更何況貨艙的火勢尚未完全撲滅。由於不明的原因,MH370隨後又沿著西北航線飛越了印度洋(註6)。
在飛抵尼科巴群島附近之前,原本一度被控制的火勢又再次失控,這是鋰電池爆炸的典型特徵。隨後發生的機艙失壓解釋了錄像中的波音777為什麼會在僅有幾千英里的高度飛行。飛機冒出了大量的濃煙,但它仍能維持基本運作,並正在一邊盤旋、一邊墜向大海。機長扎哈里・沙阿顯然是想讓飛機迫降在水面上,這無論如何都是一個極為冒險的決定,尤其是在那種視線不佳的情況下。
就在進入不到五千英尺的高度時,突然有三顆光球前來攔截飛機。它們以編隊的形式在飛機周圍進行高速飛行,持續了二十九秒,接著飛機和光球就在一陣閃光中消失了。“我們推測飛機起火的原因可能是鋰電池爆炸,”阿什頓・福布斯在致國會的信中表示:“這導致整架飛機內都彌散著三氟溴甲烷瀰。”(註7)
MH370上面有至少四百八十七磅的鋰電池,它們是在飛機起飛的前一天才被匆忙組裝上去的。這些電池極易自燃,但它們也有可能是早就策劃好的破壞行動的一部分,這樣就可以將客機的失事偽裝成意外。比方說,這些易燃電池明顯違反了航空公司的規定,它們在被卡車運送往吉隆坡國際機場前,大概沒有先在工廠中進行過安檢。
這些易燃物被送達後,同樣沒有接受任何額外的機場安檢,就被匆匆運上客機。這些安全漏洞無疑讓有心人能夠有機可趁,將簡易的引燃裝置偷偷安裝進電池中,然後在飛機起飛後啟動裝置。所以確實存在暗中破壞MH370的手段與機會。問題是,誰會有作案動機呢?
MH370是否因為竊取了先進技術而被劫持?
答案或許就在於飛機上的那二十名飛思卡爾半導體公司的頂尖科學家。有這麼多人共乘同一架班機,再加上還有另外十四名從事相關工作、族裔背景也類似的乘客,這一切無不暗示他們或許是對自己的德州雇主心懷不滿,於是決定集體飛往中國,投奔與他們同為華人的新老闆。
“其中一名公司發言人也在聲明中承認了,”謝坡德・安貝拉斯說道:“MH370上的這些員工都是非常有天賦的人...他們的罹難很可能意味著中國失去了掌握突破性的軍事應用技術的機會,這些技術本來也許正準備要被私下洩露或出售給中國,它們顯然具有軍事和商業方面的應用潛力。”
他接著提到,MH370上面四名飛思卡爾半導體公司的員工“根據多方消息來源,他們共同持有一項具有極大軍事應用潛力的最新技術專利。這麼做肯定違反了規定,最後他們也確實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事實上,有報導稱王佩德(Peid Ong Wang)、陳志軍(Zhijun Chen)、程志宏(Zhihong Cheng)和李英(Li Ying)這幾名飛思卡爾的華裔員工各自持有美國專利號US008671381B1的20%股份。值得注意的是,最後剩餘的20%股份正是由飛思卡爾半導體公司持有,而該公司在MH370失事後就成為了唯一的專利持有人...飛思卡爾半導體主要是由貝萊德集團(Blackstone Group)控制,也就是說它背後的人是雅各布・羅斯柴爾德(Jacob Rothschild)...用更直接地話說,憑著他對飛思卡爾半導體的投資權益,雅各布・羅斯柴爾德現在成了這項專利的持有人…羅斯柴爾德家族掌控著馬來西亞中央銀行,而馬來西亞中央銀行又是馬來西亞政府和馬航背後的一大金主。”(註8)
阿什頓・福布斯同意MH370很可能是“間諜行動”的受害者,其目的就是要阻止飛機上的二十名飛思卡爾半導體科學家前往中國(註9)。不過他並不認同因為他們是專利持有人,所以他們的美國雇主才決定除掉他們的結論——這是從陰謀論的角度來揣測這場空難發生的可能原因。
他還認為,在MH370的最後時刻出現在它周圍的三顆光球並不是UFO或“UAP”(不明空中現象),這是美國軍方最近正式賦予這類不明物體的稱呼。
“我們在這些錄像中看到的一切都可以用科學解釋,”他說。“出現在錄像中的不是‘外星人’。這是我們的科技...幕後黑手是美國政府…錄像中的光球無視重力,彷彿被某種‘重力引擎’拖曳著…它們可能是被人工智慧,也就是電腦程式操控的。”(註10)他推測導致MH370消失的閃光可能是某種人為的“能量波”,它沒有殺死乘客們,而是將他們連同機組人員一起“遠端傳送”到了另一個地方,無論它可能是哪裡(註11)。
地球上的超級強國——最有可能是美國,但也可能是俄羅斯,甚至是中國——的物理學家們竟然開發出了如此先進的技術,而且還在過去九年裡一直對此秘而不宣,這也許會讓有些讀者感到難以置信。或許我們應該承認,既然在我們的銀河系裡據估有六十億個類地行星,那麼人類就很可能不會是唯一發展出文明的物種(註12)。有些天文學家認為,即便在這些“類地行星”上有已經掌握太空旅行技術的生物,他們彼此之間也會因為光年這個無法逾越的距離而永遠隔絕。這樣的想法當然是基於一個前提,即超越光速是不可能的。
當我們將這些對宇宙的思考放回人類的歷史背景中,就在距今不到五百年前,中美洲的帝國正處在極盛時期,那時的五百萬阿茲特克人做夢也不會想到在地球上的另一端居然存在足以與他們相媲美的文明。所以後來他們根本無法承受這樣的文化衝擊,一群陌生的外國人掌握著超乎想像的先進科技,讓他們能夠輕易橫越看似無法通行的大海,來到墨西哥的東岸。然而,與其說是西班牙征服者通過船堅砲利戰勝了蒙特祖瑪皇帝的那支曾經所向披靡的軍隊,倒不如說這位皇帝和他的子民們是敗給了他們自己狹隘的世界觀,他們無法接受還有其它更先進的文明存在。這對我們而言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教訓。
對於本文提出的這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證據,我們不妨借用亞瑟・柯南・道爾爵士的真知灼見:“當你排除了所有不可能的選項後,最後剩下的選項,不管它有多麼不可思議,都一定是真相。”(註13)
____________________
(兩段錄像參見:http://twitter.com/JustXAshton/status/1715882849448943786)
Footnotes
1. Ambellas, Sheppard, twitter.com/intellihubnews?lang=en
2. “Orbs Fly Around Plane,” bitchute.com/video/qoqF5LJrw8ca/
3. Forbes, Ashton, “My Letter to Congress,” twitter.com/JustXAshton/status/1715882849448943786
4. Magalionhat, bitchute.com/video/92hNKfp1T4eN/
5. “Orbs Fly Around Plane,” op.cit.
6. Perhaps the Iranian passenger Pouri Nour Mohammad and his fellow passport thieves could not, for unknown reasons, allow themselves to return to Malaysia. They therefore commandeered Flight 370, as it was about to land at Pena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forcing Captain Zaharie Ahmad Shah to fly to India’s Car Nicobar Air Force Base, where they hoped for sanctuary as asylum seekers.
7. Forbes, op. cit.
8. Ambellas, op.cit. See also “Air Malaysia missing,” May 3, 2014, aulro.com/afvb/flight/193048-air-malaysia-missing-43.html
9. “Orbs Fly Around Plane,” op.cit.
10. Forbes, op. cit.
11. Ibid.
12. bbvaopenmind.com/en/science/physics/how-many-earth-like-planets-are-in-the-universe-video-infographic/ 13. Doyle, Arthur Conan, “The Sign of Four,” Lippincott’s Monthly Magazine, 1890.
MH370我有在關心~一般這種不正常空難,高比例是統治階級在辦事~這幾個月波音事故連連~ 希望是單純故障意外~不是被拿去當砲灰(雖然2種家屬有錢拿) ~ 這篇翻譯真的好~
回覆刪除波音應該是真的內部管理爛到沒救了
刪除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40619/2760840.htm
https://hao.cnyes.com/post/94472
MH370空難還有一個非常奇怪的後續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90318intmh370conspiracy
三件殘骸被宣告是「100%確認」來自MH370客機,這就確定飛機是被醉雞的~可能是盒子失蹤或殘骸有飛彈/炸藥痕跡~ 主事者不想要有人去撈~ 就是有點爛尾~反情報都是搞得神神秘秘~假鬼假怪~ 說穿都是一個套路~ 這文章應該還有警告意味~ 通知想搞事的不要吃飽太閒~ 一般人就直接讓你人間消失~ 是的~ 媒體平台是他們的LINE~
刪除波音管理爛是巨型企業的通病,到波音~$Ony~這種跨國巨獸規模都是80%資源在控制20%的生產力~管理都是爛到匪夷所思~ 聽過$Ony海外單位裁撤後居然還是每個月正常發薪水入帳~神奇ㄅ ~波音出事全世界關注~ 直接跟人命掛勾的產業都比較吃虧~
遠端遙控
回覆刪除有概念歐~ 給個讚!!!
刪除